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药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发现的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金标准”药物[1-2]。两性霉素B具有广泛的抗真菌谱,对念珠菌属、曲霉属都具有杀菌作用,抗真菌活性强,而且几乎没有耐药性[3]。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amphotericin B deoxycholate,AmB-DOC)是首个用于临床的两性霉素B普通制剂,临床应用已超过50年,也是应用最久的抗真菌药,但是其会产生不可逆的肾损伤、输液反应等严重的不良反应[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控制细菌感染及耐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金葡菌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合并2型糖尿病(TB-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的94例TB-T2DM患者及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94例肺结核不合并2型糖尿病(TB-NT
目的:比较显微镜与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91
恶性肿瘤包括实体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反复接受放化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创伤性操作等容易获得医院感染,细菌性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1]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杀菌活性特点。方法以0.5~32倍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头孢他啶分别联合4 mg/L阿维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
目的探究肝损伤患者中利奈唑胺谷浓度(Cmin)的分布特征及影响浓度变化的因素,并对疗效及其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进行分析。方法根据Child-Pugh-Turcotte评分等级将使用利奈唑胺标
耐药细菌的不断出现和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生物膜是导致耐药的一种重要机制,并且多数细菌感染与之相关。生物膜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机制,使生物膜内的细菌对抗生素和消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和其他少见疾病的发生[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