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昌地区马铃薯黄萎病菌分离与鉴定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及昌吉多个马铃薯产区范围内的马铃薯黄萎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种类和分布.[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分离、纯化菌株,参照Koch's法则回接验证,对确认为马铃薯黄萎病菌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子鉴定.[结果]引起本地马铃薯黄萎病的病菌有两种: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old)和大丽轮枝菌(V.dahliae Kleb.),其中,大丽轮枝菌分布范围相对较广,是引起马铃薯黄萎病的主要病原.[结论]明确了乌昌地区马铃
其他文献
水煤浆气化工艺开发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工艺是在高温高压操作条件下,在炉内发生激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水煤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近年来
介绍了HAZOP方法、实施过程和HAZOP分析的作用。通过HAZOP技术对某企业双氧水装置的分析,系统识别了装置存在的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采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科研单位的加氢厂房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危险度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较为符合实际安全状况。
介绍了嵌入式HSE管理系统在企业运行管理中的融合应用,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介绍了一起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发生的原油管道泄漏事故,分析了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原油管道的维护管理提出建议。
从管道储运设施现场用火过程中的可燃气体浓度、着火源、危险物等要素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用火安全措施,从而有效提高石油管道储运设施现场用火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