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皑皑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如果没有奶奶的存在,我是必定要怀疑父亲是不是我的生身父亲、母亲是不是我的生身母亲。好在,奶奶不会是假的,自然她唯一的儿子、我的父亲也不会是假的了。但是,即便这样,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路边捡来的孩子依然占据了我不多的童年记忆。
  带着这个困惑了许久的问题,我从很早就开始了“偷窥”父亲的行径。
  父亲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大约从他读高中开始,他喜欢记日账的习惯则是他成家后开始的。我第一次偷看到父亲的日记那年六岁,那时候家里订有《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对了,还有《知音》《海外文摘》和《故事会》,当然,还有报纸,从上到下的各种日报。父亲看报很快,一沓报纸很快就可扫完。他的阅读习惯很好,看书也很快。但凡订回来的杂志他也都会看,看完就借给人家,而且不需要归还。我对文字充满好奇,大约是从偷看他的日记和偷看一封写给他的标着“内详”字样的信开始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很帅。帅得像某电影明星。他的眼睛深邃,双眼皮有好几层,鼻梁很高,右边脸上还有很深的酒窝。在父亲的日记里,写得最多的是他的母亲,还有关于他生命里的除了我奶奶和我母亲之外的另一个女人。当然,我在厚厚的几本日记里,也看到了他写的话,更多的是抱怨生活和我的母亲,以及希望我长大了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他希望我是一个才女,一个独立的、不唠叨的、可以在思想上伴随丈夫走很远,生活上又可以对自己照顾得很好的女人。
  在父亲看来,有这样一个贤淑的完美中国女性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哪怕不是眷侣,也是他的梦。可是,我好像没有一件事情能不让他失望。在看父亲的信的时候,我常如芒刺在背。
  父亲在我们三人的名字上花了很多的心思。我的诗云就不说了,姐姐的名字叫婧,这个字在字典里是女子有才品的意思。弟弟的名字叫鑫,父亲说弟弟五行缺金。其实我认为父亲是希望两个女儿有诗情有才品就够了,儿子是必须有钱的。从他给我们取的名字上看,他对我们寄托了无限希望。事实上,他对我们的学习并不关心,虽然他当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乡村小学校长。
  我依然能回忆起父亲供职的学校,宽阔的绿树成荫,学校后面有一个很大的杉树林和两个很大的池塘。夏天我们在那玩水,在池边树林里荡秋千,捉知了,睡午觉,周围的树林传来此起彼伏的蝉鸣。
  我四岁的时候被父亲带到这个小学,这让我过早地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我至今想起来,都不免心生几分悲凉。在今天,四岁应该顶多是幼儿园中班的及格年龄。而我自己到学校报到那天人还没有桌子高,被安排坐中间位置的第一排,屁股下面被老师专门垫了很厚的书。父亲给老师丢下的一句话是:“只要上课不闹,不需要额外管她。”
  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是家里没有人带我。二则他本身就是校长,可以让我不到上学的年龄就入学,直接上小学一年级。第三个原因,大约是让我自生自灭吧。我是这样猜想的。
  有一回,学校組织植树活动,分发给每个学生一棵树苗。我把那棵水杉从学校拖回来,放在家门口的河堤边。母亲一边帮我栽,一边跟我说:“待你二十岁,我便将这棵水杉树锯了,给你做梳妆台。”
  老家的房子是一座三层小楼,门前一条长长的河,后院有一片竹林和一口很大的井。我时常安慰自己,他们爱我就很好,可是他们若真不爱我,又怎么样呢?倘若我就是那个捡来的孩子呢?
  我时常跑向那棵水杉树,将写满愿望的小字条埋在它下边的土里。
  2
  父亲经常在家里提及的就是他的同学A现在在武汉做某某领导,同学B在某某国企做负责人,同学C又在哪哪哪开了家公司……他每每说起这些,一脸的骄傲却也有无尽的恓惶。这些挂在父亲嘴边看上去无比熟悉的人物,却从来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他兢兢业业工作十年,有很多奖杯、奖牌和证书,都在家里随意摆放,但有几个红色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证,是我们不能碰的,它们放在书桌最醒目的位置。好不容易要熬到升迁,却因为超生了一个我而受阻。
  母亲后来跟我说,她很多次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去娘家,故意往很颠簸的地方骑,她以为这样就有可能流产。但是没有。我的生命力和我日后的性格一样的倔强和顽强。母亲也尝试着把裤子上的皮带勒得紧一些,再紧一些,她以为这个方法可能流产,但是也没有。她所做的一切折腾自己身体的事情,仅仅因为凭女人的直觉:肚子里的我是一个女儿。
  我和我的母亲的关系就像斗牛见到了红布。
  我出生那天是1985年11月11日。湖北的隆冬。我出生的时候大雪已经下了一尺多高。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没有传呼,甚至农村连电话也没有。当邻居踩着积雪去学校告诉父亲,我母亲又生了的时候,他慌乱中丢下手中的课本就准备往家赶。人家又告诉他,是个千金,他大失所望,又极其淡定地折回去上完两节课。
  在我上学前,因为我的超生怕影响父亲的前途,母亲三次将我送人,先是将我送给了她的闺蜜,母亲的闺蜜家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她家离我家大约两千米的距离。因为太近,我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
  第二次是送给我的大姨妈,姨妈家的两个表姐和一个表哥都大我近十岁。在那样一个家庭里很是受宠。有一回,我在姨父的自行车后座坐着,将脚塞进了正在骑行的自行车轮里,躺在床上几天不能下地走路,打了几天点滴,脚上裹了厚厚的纱布,折腾了姨父全家一个多月,后来姨父也将我送了回来。
  第三次送出去的人家,是爸爸的表哥,姑奶奶家的这个表叔没有孩子。我记忆中那个年轻的表姑嫂漂亮,喜欢笑,给我买了裙子。这次送的人家,相对来说很远。奶奶大约是牵挂我,偷偷地过来看我,我瞄到了奶奶的身影,冲上去抱着奶奶哭得死去活来。这场景我现在想起,仍觉得是太感人了,我不仅感动了自己,当时也一定感动了要抱养我的人家。
  我这次重新回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暂时失去了家庭成员的地位。也许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我就是一个寄养在家里的亲戚,因为我弟弟这个时候已经到来了。当然,熟知内情的人也不会去点破我家已经超生了的现实,毕竟父亲是一个小学校长,并且在村人眼里仕途隐隐看好。   梦想的幻灭可以滋养希望。他回来后,去驾校考了驾驶证,学会了电脑的基本运用,和母亲关了生资店开起了旅社和酒楼,过上跟大多数人一样的再普通不过的小日子了。
  8
  奶奶也抽烟。
  奶奶常年抽的香烟是两毛钱一包的“游泳”,蓝色的包装上有一个孤独的游泳者。她抽烟的姿势异常的美。我常常安静地坐在小凳子上,呆呆地看她抽烟。我说:“奶奶,你抽烟的样子实在是酷毙了,你倘若会写小说,一定是一个气质绝好的女神。”她说:“如果我会写字,一定要把我的故事写下来给你们看。”是的,在她的记忆里肯定有许多关于我的爷爷,关于我早早去世的伯伯和叔叔的故事,他们在那样一个饥饿又缺医少药的年代相继离开了她。
  奶奶房间一直放着一瓶十二块钱一瓶的古龙香水。这个习惯她保持了几十年,奶奶用的第一瓶古龙香水是我二姑妈读初中的时候带回来的。奶奶曾经按老家婚俗,帮我准备了八床棉絮。她在电话里跟我说,自己托人去农民家买最好的秋花,看着弹花师傅弹好,背回来的。这是一个七十六岁的老太太顶着太阳,一步一步步行在镇上去做的事情,而那时候的她因为常年咳嗽,体力已经很差,直到后来连点滴都已经很难打进去,并且经常漏针。血管里的血往往又在拔了针之后一个劲地回流,棉签放在手上止都止不住。她的瞌睡开始多起来,呼吸没有节奏,很吃力地吸,很吃力地呼出来。吸气的时候,整个人都沉在躺椅,呼气的时候腮帮都鼓起来。胸随着呼吸上下起伏。她睡得很浅,大约还是惦记了太多的东西。牵挂我父亲今天出去打麻将是不是又会输钱,牵挂我母亲一个人在照看旅社的生意是否忙得过来,又牵挂姑妈她们是什么时候回来,还要看看我在哪里,甚至牵挂是不是在烧水,是不是没有关煤气……她一生牵挂的事情太多,多到她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奶奶开始吃大量的安定片和吗啡,这两种药都是非处方药,很难买到,父亲托他同学带回来的。奶奶的药量不停在加,不识字的她都吃了,我愤怒地去质问父亲。我五十多岁的父亲一脸绝望。他说除了安定片和吗啡,奶奶的痛苦目前已经没有药可以有效果了。说完,他扭头,留下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老房子前。
  奶奶正在楼下走动。我站在楼上阳台上叫她,她应了声。我便下楼去找她,她大约也是要上来看我。我们在二楼楼梯的转角处撞见。这是夜里的凌晨两点,我们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太大的惊吓。
  我后来和奶奶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我一个人回老家估计楼梯都不敢下了。”
  一个人的肺的休息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而这个时间正是奶奶咳嗽最严重的时候。有一回,她说:“云伢,我最近咳嗽得气都喘不过来,如果哪天早上醒来你见不到我,你不要太难过啊,人总是要走的。”她这样说的时候,我无比恐慌和难受,好像这一天就是明天。这一天早晚是要来,可是要在我的脑里去预演这个场景实在是一件太让人难受的事情。我无数次站在水杉树下祷告,甚至希望用我十年的生命换取她五年的陪伴。我又装得很轻松很淡然地跟她说:“哈哈,您想得可真多,医生刚才和我说了,您只是咳嗽太久,所以恢复得比人家慢一点。加上最近天氣干燥不利于喉咙的恢复。”说完,我又偷偷转过脸去抹泪。
  她精神稍好一点的时候,我就和她说,您就是平时运动太少了。如果运动多,健身够,心肺都比人家强,哪里会这样走一段路都喘成这样咧。没有一点常识的我,居然每天盯着她运动十五分钟,而不知这反而是让她身体更弱的方式。我无知地做一些和她身体相违背的事情而不自知。奶奶有一次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说这话的时候,她七十四岁,离她的八十大寿还有五年,她开始和我叨唠八十大寿,和我说起邻居家的宴席。奶奶一直想要一件红色的棉袄。
  我想七十三都过了,那一定就是八十四了。至少八十四。我和奶奶说:我要给你办最隆重的九十大寿。
  深秋的午后,奶奶躺在摇椅上和我讲她的过去。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皱纹就像水杉树的树皮。她说:“我讨厌镜子,现在的镜子是如何把人照得这样难看呢?”
  奶奶的鼻梁很高,父亲的眼睛像极了她,双了好几层,奶奶不仅有一双大眼睛还有一对酒窝。即使老了,身材萎缩,依然有158厘米的身高。
  自打她和我说如果哪一天早上醒来,见不到她的时候,我就习惯半夜醒来偷偷去她的房间看,害怕她的突然离开。
  那个春节还没过完,父亲就急不可待地准备向温州出发了。初五一过,父亲就给他远在温州的朋友打电话。朋友却不着急,说再等等吧。
  父亲既兴奋又焦躁不安,即使在每天整夜整晚的麻将中也会时不时地拿起手机来看几眼,生怕漏掉一个短话或者短信。好消息是在正月眼看将要过去的时候到来的。我们全家都不怀疑,假设那个征召他去温州的电话出了正月门还没有到来的话,父亲能着急到疯掉。
  走之前,母亲把家里所有的钱全部拿了出来,除了留下旅社和酒楼的一点流动资金。这次再次去温州,父亲明显底气十足。
  一天,奶奶躺在躺椅上晒太阳,突然对我说:“云伢,你去帮我把镜子拿过来。”
  我起身去找,她又说:“算了,不想看,不想看,不想看,再也不想看了。这张老脸也是看不下去了。”那时的奶奶,内心,只有时间。而这些时间已经全用来做倒计时。
  奶奶的梦特别多。她说她梦见一个要饭的老妇人,她给对方吃的,可是妇人吃饱了又过来抢她的钱。奶奶是一个计划用钱的人,她的钱总是用手帕包了又包。梦里,她硬生生地捏着自己的钱,直到惊醒。
  常年的操劳,她把自己活成了一片树叶的模样,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我留在她身边陪了四个月。她和我讲她小时候,讲她年轻的时候,也用她的角度去讲述我的母亲。她和我说,我的母亲是一个很能干的人。
  她和我说起她的弟弟(我舅爹)前段时间,不小心掉了钱包,“如果换成以前,也就给个千儿八百的他花花了。”又强调,“可是现在我也无能为力了啊。”
  我就说道:“没事的奶奶,我给。”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14日的《朗读者》播出后,9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火了。  他是马来西亚归侨,1940年回国参加抗日活动。他是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的名字总和“奇迹”相连,被无数病人称为“当代神医”。他说:“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吴孟超从医75年,将超过16000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今年96岁高龄的吴孟超,创造
说起来,我真的已经16岁了呢! 2000年正月初一出生,到现在,再也没办法用“我虚岁才16岁”这个蹩脚又可笑的理由安慰自己了。  就像邻居家五六岁的小朋友笑着跟我打招呼:“阿姨好!”我瞬间感觉到心碎……很多杂志上都写过,不论年龄大小,所有女士都忌讳自己已“老”的事实。没想到从前对此不屑一顾的我,如今竟也斤斤计较起来,简直是“罪过”啊。  以前大家问我“你长大想做什么”“你有什么理想”“你希望上哪所
一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幼年的我,心中总有一个朦胧的概念:我是北京人,和周围这群土里土气的小孩儿是不一样的。凭着这“高贵的出身”,我平时连上厕所仿佛都带了几分傲气。只要一有闲暇,我总会缠着妈妈,让她教我北京话和北京童谣。那标志性的儿化音在我看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一次又一次地哼着对我来说无比艰难的儿化音乐不可支,觉得自己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城市。  我想,如果哪天我能真
远山叠嶂,云雾缭绕。四周树木环抱,鸟鸣回响。林尽处有一排矮矮的平房,无匾无名,却自有一阵茶香。  他人总笑称这茶庄的名字是“世外桃源”,而这里的主人云姨却摆手说:“什么茶庄,只是个维持生计的小作坊。”然而,我却从未见过云姨为这“小作坊”的生计担心。  云姨似乎从不在意茶庄的产量和销量。每次来到她的茶坊,都能看到她慢悠悠地摊凉、筛选、拌和。偶爾还见她在晴好的天气跑到山头上作画,或者拉着老师傅下棋。而
二舅说,小孩儿拿东西不算偷。偷是人最古老的一种本性。在我们人类还是孩童的遥远年代,大地上长满瓜果。那些瓜果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我们处在孩童时期的祖先,看见果子就伸手采,遇到西瓜就弯腰摘。千万年里他们就是这样在生活。  只是到后来,大地被一块块地瓜分了。大地上的瓜果成了一些人的,另一些人没有权利采摘,采摘别人的瓜果被说成了偷。偷成了一件耻辱的事。有个成语叫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
第一帖  ——“风吹睫毛,心有悲伤”  空气站在睫毛上。  我知道是风表达它的存在,风还携带它的同伴,比如飘絮和尘埃。  目光恍惚,远方模糊。  我的心中充满了爱,远方和近处,我一生坚定不移。风是泪水的借口,心中的悲伤不是我心的选择。我的心跳动有致,心律正常。人间美好时,激动。人间有遗憾它会不由自主地急促,心的质地属于原始,技术无法改装,一些诱惑虽然力量强大,但我的心守着本分。  它观察着别的心,
陆游是我的“男神”。说起陆游,有些人对他的评价不太高,觉得他论豪放洒脱不如李白,论关注民生不如杜甫,論精忠报国不如岳飞。况且《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番话更是让他降了格调。林黛玉问香菱喜欢什么诗,香菱说“只爱陆放翁的诗”,说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趣,黛玉听罢,极不赞成,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我认为这“浅近”二字实
闲时,爱下下象棋。  棋有“门道”,摸进去了,便妙趣横生。那个中滋味倒不是谁输谁赢,而是享受一种游戏规则中的“变”趣,享受运筹帷幄、化危为机、化险为夷抑或一着不慎、转胜为败所带来的战栗与惊叹,享受一种人生的间接练达,在体味顿悟中洞悉世情,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的观照与启迪。  开弈布局乃重中之重。高手下棋,不动声色,调兵遣将,攻城略地,纵横捭阖,风生水起,一切似乎尽在掌控之中。静观棋路,莫不为其抢占战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的梦想。那么,何谓现代化呢?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今天,作为一名身处现代化进程中的高中生,如何看待当下社会的日新月异?如何审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继承?又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安身立命、不负期待呢?  1842年,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下“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发出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 游客与导游纠纷引发群体事件  2018年8月10日,张家界市处置了一起因游客与导游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据悉,8月7日,深圳游客崔某一家4人通过携程网订购了张家界8月9日的一日游行程。8月9日晚,崔某因对旅行社导游服务、收费等不满意,与负责处理的刘某发生纠纷,对其进行辱骂,并要求导游学狗叫道歉。刘某之后晒出双方的聊天记录,引发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愤慨,200多人聚集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