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an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计算题类型,占据了整个中学阶段所要学习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学生学好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难点.其实,初中化学计算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掌握,关键在于处理好化学计算与培养能力的關系,注重题型的归纳总结,并掌握对应的解题方法,结合一定数量的练习,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实例对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及常用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题型分类: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解题要点:(1)准确书写化学式;(2)相对原子质量查找、使用要准确;(3)对于同一元素原子在不同原子团中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计算时,需要合并原子个数.例如,与50kg硝酸铵(NH4NO3)里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的碳酸氢铵(NH4HCO3)的质量是多少?本题为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也就是两种不同物质中共同的氮元素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硝酸铵(NH4NO3)在两个原子团中含有氮元素,要合并原子个数.设碳酸氢铵(NH4HCO3)的质量为x.根据两者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可列出如下等式:50kg×(2N/NH4NO3)×100%=x(N/NH4HCO3)×100%,解得:x=98.8kg.所以98.8kg碳酸氢铵与50kg硝酸铵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题型分类:简单计算、含杂质的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解题要点:(1)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3)“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牢记”.例如,元明粉的主要成分为Na2SO4,当质量分数不低于99.3%时,其质量等级可认定为特等品.为确定某批元明粉是否为特等品,质检人员将28.6g样品(杂质为可溶性氯化物)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20%的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46.6g.通过计算确定该批产品是否够得上特等品.本题需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得样品中所含Na2SO4的质量,与其原始质量相比,得出质量分数并最终确定样品等级.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BaCl2BaSO4↓ 2NaCl.设样品中所含Na2SO4的质量为x.已知Na2SO4与BaSO4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42和233,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为46.6g,可列出等式如下:142/x=233/46.6g,解得:x=24.4g.所以(24.4g/24.6g)×100%≈99.3%.所以该批产品可定为特等品.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题型分类:溶质、溶剂、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稀释、浓缩、混合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与体积、密度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解题要点:(1)牢记以下关系等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 溶解度))×100%、稀释(或浓缩)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稀释(或浓缩)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2)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应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为主,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参加反应的各溶液质量之和-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溶液代入化学方程式时应代入参加反应的溶质质量;(3)正确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正确判断溶质是不是完全溶解;(4)溶液体积混合一般不是简单相加,应利用“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先转化为质量问题,再进行计算.
  例如,10g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如图.(1)当加入73g稀盐酸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问:此时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当加入120g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本题为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应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为主.在计算时不能根据稀盐酸的质量来进行,因为其非纯净物,而是混合物,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所涉及的质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CaCl2 H2O CO2↑,生成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可溶性的氯化钙,生成的二氧化碳已经离开了溶液,不能算作溶液质量.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反应前碳酸钙质量加上稀盐酸质量减去生成气体质量.根据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可得出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当加入120g稀盐酸时,稀盐酸不能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的溶质除了生成的氯化钙外,还有未反应的氯化氢.
其他文献
刘莹,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女孩子,学习成绩差,除了考完试分析成绩时,她平时很少被老师注意到。她既没有表现出任何爱好和特长,也不参加班级的活动,好像一个被遗忘的人一样,没有朋友、拒绝交流,下课除了上厕所以外,几乎都在自己的座位上。这不禁让我感到好奇,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  我和其他同学聊天的时候了解到,刘莹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目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和科任老师聊天时,倒是美术老
电功和电功率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近几年来,中考已将考查的重点转移到联系生活实际上来,用所学的电功和电功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如获取电器铭牌上信息的能力,电器
数学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大到航天器材的研发,小到日常生活数量的计算,而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就是在高中阶段.对于高中数学知识来说,不能只靠单纯地死记硬背,其中隐藏着非常多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点透学生,教给学生简单易懂的学习技巧,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意义  1.高中数学知识范围.高中数学的知识范围很大,有些是小学
期刊
“老师,教室的仙人球开花了!”生活委员兴奋地跑来告诉我,我马上和他一起到教室查看。真的,养了快三年的仙人球开出了黄色的小花,同学们都在旁边兴奋地议论着。  每一届高一新生入校时,我都要在讲台上放一盆仙人球,起因是一名叫小敏的学生。  2007年,小敏在学校里很出名,她与同学不和,与老师吵架,甚至醉酒后在校园里闹事……“要不是因为是个姑娘,我早把她开除了,她就像一只刺猬……”前任班主任王老师如是说。
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对数学事物理解的方法、数学思想的应用方法、数学技能的操作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对于高中数学知识,很多学生认为非常复杂,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讲“直线参数方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习题1:
期刊
期刊
新课程提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我们所构造的教学体系能否让全体学生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思考与实践.  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教轻学.长期以来,受“知识本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完成教学中的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期刊
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关系的思想体系,它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社会学说组成,是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
作业能够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方法应用上存在的各种不足.好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反思.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的讲评策略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延展的深度和广度.  一、布置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检索、思考和应用的过程.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课堂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