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培养模式的旅游高等教育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与旅游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如何通过改革旅游专业培养模式,满足行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是旅游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培养模式;旅游专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11-01
  中国旅游专业教育最早是由1978年南京旅游學校的成立开始,旅游教育的发展是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发展格局。旅游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迎来了旅游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旅游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通过改革旅游专业培养模式,满足行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是旅游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旅游专业培养模式概述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确定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学计划、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评估方式等实施培养教育的过程。这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培养目标;
  2.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一整套教学管理和评估制度;
  4.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整个培养教育过程;
  用公式可以表示,即: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
  旅游高等教育的基点在于本科层次教育。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需要教师进行整个教学模式设计,包括旅游专业学科建设、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旅游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旅游管理的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培养出符合旅游行业发展要求、引领旅游行业发展实践的高级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问题。
  二、旅游专业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间的错位
  1.旅游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要求提升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从而对旅游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从宏观上来看,目前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旅游人才总量不足及旅游结构失衡问题已制约旅游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乐观,将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专业在校生人数107.34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57.62万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上年增加2.85%,人数为49.72万人;2012年旅游专业毕业生总数32.51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9.92%,比上年略有增加,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上年毕业人数也略有增加,旅游专业学生人数随年递增但仍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缺口较大。2012年全国旅游高等院校研究生在校生数为576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00%,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71.91%,旅游外语专业占9.13%,其他专业占18.97%。本科生在校生数为21.4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24%,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62.59%,旅游外语专业占5.93%,其他专业占31.48%。专科生在校生数为35.5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1.77%,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50.82%,旅游外语专业占10.19%,其他专业占39.00%。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旅游行业突出特点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升级
  旅游行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等突出特点,尤其需要高层次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与之相匹配。随着我国产业融合趋势大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将大力推动旅游新业态的涌现,如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等,特别是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推动我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科技在旅游业的运用,旅游信息化及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旅游业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等,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旅游专业培养模式转变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广大院校通过转变教育发展导向运用服务质量概念。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由于缺乏明确的维度难以确定。概括地说,高校教育质量是指投入在一个教育系统中的过程和产出,满足利益相关者期望的服务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专业人才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人才要掌握自息技术;专业人才必须满足自身职业发展要求。通过这三个方面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培养模式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任何一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是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确定选择的专业课程并进行评价。从专业课程、专业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的改革都离开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需要解决如何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的问题。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姜缩的问题及出路一一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
  [2]王敏.场域视角下的旅游高等教育[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11)
  [3]李庆,李莉,秦志英,李鹏军.基于就业竞争力梯级打造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孙凤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旅游纵览,2012,(11).
其他文献
运用美学、教育学、生理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弗洛伊德及荣格的潜意识理论,分析了心理动因、潜意识、文化等客观因素在绘画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心理结构和绘画状
分析了江苏省食品安全的形势.认为江苏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虽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但其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体系中存在着六大问题,要完善江苏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类由此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激烈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影响了人类的社会
摘 要: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院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色从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团队一体化,实践基地多元化、教学方法项目化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作坊”教学模式,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关键词:工作坊;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一、工作坊定义  工作坊(workshop)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数量增多以及高校规模的扩张,使得高校在学生管理上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而博客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使高等教育改革得到推动,同时亦促成了其信息化教育的建设,为高校管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关键词:博客;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53-01  一、前言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她,曾连续十年担当了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奖、化学奖和医学奖授奖证书的设计和制作,如今,她使欧洲传统而古老的羊皮封面制作工艺焕发出现代的光芒.
以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发行A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15个分别代表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以及节税效果的财务指标中选取了6个能够对资本结构决策
装潢艺术设计系是我院历史较长的设计专业之一,在学院领导下,全系教师积极工作,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等各方面取了一定的成绩,于1996年12月被批准为建设省级重点
你见过这张漂亮的椅子吧!那么熟口熟面,不少设计类书籍、杂志和报章上,都留有它的踪影.如此高的"出镜率",与它的设计者有莫大关联.这张经典的<红蓝椅>(The Red and Blue c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