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节物候角度解析“少阳病欲解时”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仲景非常重视天地间寒热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对六经各病证的描述,皆是以天地间阴气阳气的变化,来推演人体阴阳变化后出现的各种病证。《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病变,总体上三阳病趋向于热,病位向外、向上;三阴病趋向于寒,病位向内、向下。以少阳病为例,不论一天中的寅时,还是一年中的寅时,阳气已经由内而萌生。对少阳病而言,既非表证,又非里证,少阳病是阳气少,而郁困于半表半里之间,进退不得,其本身阳气力量不足以透发。此时借助天地间阳气欲发的力量,顺势升发,对症下药,正好解少阳病阳气郁而不能发之急。可见张仲景治疗疾病,
其他文献
“形形色色”这个成语高度概括了世间万物的外观是由形状和色彩组成,而色彩依附于具体有形的事物存在,所以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总是基于对有色具象事物的感知经验,这就造成了汉语中许多“物色词”的产生。  物色词是包含“物”与“色”两种语义成分的色彩词,且重在以“物”描“色”,指向一类色彩。这类词在我国文学著作中很常见,以《红楼梦》为例,列举单在描写服饰时所出现的这种构词方式的物色词:  豆绿、石青、银红、葱
dichloro-methoxybenzenes 的合成和动力学在 353383 K 的一个温度范围从 1,2,4-trichlorobenzene 和钠甲氧化物被学习。反应物,溶剂和反应温度的臼齿的比率的效果被调查。反
为了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它课程的优势,着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课堂教学效益,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摸索出一种“分组实验式”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一、“分组实验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具体操作  1.划分“实验组”  如果假定班额为60人,其中至少有16到20名基础中上的学生。这时,每6人分为一组,可组成10个“实验组”,在每组中至少安排1到2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经常困惑这样一种现象:语文老师一直勤恳工作,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改革,但是我们的成效一直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高,鉴赏能力比较薄弱,文学素养不容乐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那些语文成绩能稳居前列的学生大都是“满腹经纶”,有着丰富的阅读量和较为全面的文学素养,所以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学生语文成绩好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大都是学生自己积淀的结果。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