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一向都是“四大要素”,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能力的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根据我们这一年来的研究,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结合教材,把握整体目标;结合教辅资料,把握功能原理。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英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也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法 课题研究
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能力的基础,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今年来我们在注重交际教学的同时,加强了英语阅读教学。
一、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通过我们调查得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除了受本人的认知水平,智力因素,生理发展,心理素质等一般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以下因素制约:
1.语感能力差。因受母语影响,很多学生的语感能力差,而语感是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表征,因此我们要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打好基础和培养他们的各种言语技能。
2.人文因素。受生活区域影响,学生的认识范围小,对英语国家的历史习俗、生活风貌缺少了解,有时难以买到合适的读物,这些都阻碍了他们知识的开拓。
3.师资因素。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结合教材,把握整体目标。搞好英语阅读教学
1.根据教材内容,确立阅读目标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对话和课文,题材多种多样,内容广泛,难度从初一到初三逐渐增大,因此不同题材,不同难易程度的对话和课文的阅读理解的目标不同。我们要求英语教师深钻教材,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阅读能力,确立学生可望达到的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
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阅读技巧。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为了达到阅读目的,我们借鉴了sQRLR(纵览、提问、朗读、背诵、复习)教学系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了一个模式,即;粗读一判断正误一听读一指出朗读错误一细读一回答特殊疑问句一朗读一复述课文一操练短语习语一背诵。反复使用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师朗读对话、课文时都刺激了思维,加深了对对话、课文的理解,根据对话、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动作、数量、颜色、方式、原因等具体内容回答问题,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复述课文时,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从表面上看,从粗读到精读,学生对教材内容读了五遍,而实际理解记忆课文内容十遍。这种模式同样体现了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围绕目标,科学拟题
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试题应与教材的内容为依据,循序渐进,层层设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其思考,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结合教辅资料。把握功能原理,搞好阅读教改实验
结合教材,加强阅读教学,尽管增强了阅读教学意识,但还是仅仅围绕课本进行,克服不了学生见得少,不会灵活运用学过的乃至背熟的材料的毛病。
1.循序渐进,先实验,再推广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好实验点,逐步探索总结,在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渐推广,我们定了一个年级共710人参加了该项实验,参加了实验工作的配套制度,如教研会专题、研究会、学生座谈会,每半学期举行3—4项研究课,建立了经常性听课指导,并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增强了教师信心,真正在实际教学中,把阅读教学置于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
2.循序渐进,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技能又要有技巧。只有从方法入手,才能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尝到阅读甜头,产生阅读兴趣,才能使阅读教学顺利进行。在课题调研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阅读技巧:
①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能把所读过的内容一直记在脑子里?
②你是逐字逐句地读,还是跳过那些对文章内容不重要的词,以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③你是过多地使用字典,还是尽量利用文章中的上下文以及单词的前后缀知识,去猜测生词的意思?
④你是把文章翻译成中文去理解,还是尽量用英语理解?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了指导阅读的做法是循序渐进。指导阅读是方法;①根除学生不正确的阅读方式;②从理论上讲清阅读的基本要领;③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把握所读材料的关键词句、重点段落,侧重于弄懂主题和中心,指导学生尽可能的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生词词义,并有意在时间、地点、人物、动作、数量、大小、颜色、方式、原因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④训练阅读速度,根据实验班的阅读速度及理解正确率要高于对比班的15%-20%要求,为了训练阅读速度,每篇材料我们均限制了时间;⑤认真检测阅读效果,好多教辅中都有很好的阅读理解题,为了保持阅读效果,我们都认真进行了检测,也使学生的阅读没有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应摆脱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翻译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着力以课文为中心,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情景,既能理解字面意思,又能理解深层含义的综合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法 课题研究
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能力的基础,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今年来我们在注重交际教学的同时,加强了英语阅读教学。
一、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经历、世界知识等等。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不同层次,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理解,有效的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关键词或语意群。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绪以及其他种种非理性因素构成了学生的认知图式,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通过我们调查得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除了受本人的认知水平,智力因素,生理发展,心理素质等一般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以下因素制约:
1.语感能力差。因受母语影响,很多学生的语感能力差,而语感是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表征,因此我们要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打好基础和培养他们的各种言语技能。
2.人文因素。受生活区域影响,学生的认识范围小,对英语国家的历史习俗、生活风貌缺少了解,有时难以买到合适的读物,这些都阻碍了他们知识的开拓。
3.师资因素。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结合教材,把握整体目标。搞好英语阅读教学
1.根据教材内容,确立阅读目标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对话和课文,题材多种多样,内容广泛,难度从初一到初三逐渐增大,因此不同题材,不同难易程度的对话和课文的阅读理解的目标不同。我们要求英语教师深钻教材,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阅读能力,确立学生可望达到的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
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阅读技巧。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为了达到阅读目的,我们借鉴了sQRLR(纵览、提问、朗读、背诵、复习)教学系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了一个模式,即;粗读一判断正误一听读一指出朗读错误一细读一回答特殊疑问句一朗读一复述课文一操练短语习语一背诵。反复使用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师朗读对话、课文时都刺激了思维,加深了对对话、课文的理解,根据对话、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动作、数量、颜色、方式、原因等具体内容回答问题,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复述课文时,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从表面上看,从粗读到精读,学生对教材内容读了五遍,而实际理解记忆课文内容十遍。这种模式同样体现了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围绕目标,科学拟题
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试题应与教材的内容为依据,循序渐进,层层设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其思考,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结合教辅资料。把握功能原理,搞好阅读教改实验
结合教材,加强阅读教学,尽管增强了阅读教学意识,但还是仅仅围绕课本进行,克服不了学生见得少,不会灵活运用学过的乃至背熟的材料的毛病。
1.循序渐进,先实验,再推广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好实验点,逐步探索总结,在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渐推广,我们定了一个年级共710人参加了该项实验,参加了实验工作的配套制度,如教研会专题、研究会、学生座谈会,每半学期举行3—4项研究课,建立了经常性听课指导,并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增强了教师信心,真正在实际教学中,把阅读教学置于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
2.循序渐进,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技能又要有技巧。只有从方法入手,才能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尝到阅读甜头,产生阅读兴趣,才能使阅读教学顺利进行。在课题调研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阅读技巧:
①阅读过程中,你是否能把所读过的内容一直记在脑子里?
②你是逐字逐句地读,还是跳过那些对文章内容不重要的词,以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③你是过多地使用字典,还是尽量利用文章中的上下文以及单词的前后缀知识,去猜测生词的意思?
④你是把文章翻译成中文去理解,还是尽量用英语理解?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了指导阅读的做法是循序渐进。指导阅读是方法;①根除学生不正确的阅读方式;②从理论上讲清阅读的基本要领;③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把握所读材料的关键词句、重点段落,侧重于弄懂主题和中心,指导学生尽可能的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生词词义,并有意在时间、地点、人物、动作、数量、大小、颜色、方式、原因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④训练阅读速度,根据实验班的阅读速度及理解正确率要高于对比班的15%-20%要求,为了训练阅读速度,每篇材料我们均限制了时间;⑤认真检测阅读效果,好多教辅中都有很好的阅读理解题,为了保持阅读效果,我们都认真进行了检测,也使学生的阅读没有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应摆脱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翻译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着力以课文为中心,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情景,既能理解字面意思,又能理解深层含义的综合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