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榆次区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来源 :现代农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d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8年榆次区玉米种植面积上升到2.46万hm^2,占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5%,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84.5%,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农源提供了主要原料,开发了秸秆、畜禽粪便可再生能源利用,增强了玉米生产发展的后劲。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已进入畜牧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本文从畜牧生产信息监测与预警及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体系在各行业逐渐推广,但其成本普遍较高。在装配式变电站中针对性地从决策、设计、管理、技术及政策等方面对施工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
根据地方煤炭行业现状,提出地方煤矿应结合下组煤的开发,进行宏观的科学规划、整合重组,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认为地方煤矿应"以人为本",遵循"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建设
中国水稻种植分布广、气候跨度大,水稻生长环境差异较大。ORYZA(v3)模型被广泛用于水稻生长模拟,但不同环境下该模型参数敏感性的时空特征尚不清楚。该研究选取了位于中国16
针对动物缺氧实验中气体浓度控制这一时变非线性的过程,将BP神经网络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也存在着网络收敛速度慢、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