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货物运输格局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省际铁路物流数据,从国家和省域尺度对2000—2018年中国铁路货物运输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各省铁路货物运输量为因变量,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铁路货物运输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中国铁路的货运能力和货运量均得到较大的提升,但铁路在货运市场中的地位经历小幅提升之后不断下降。②省际铁路货运量分布高度不均衡,极化态势显著。煤炭生产格局的调整以及煤炭产能的增加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北方省份在铁路货运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并提升煤运通道铁路的运输密度。此外,内陆省份的铁路货运得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从“海洋经济系统、海洋资源环境系统、海洋社会系统”三大系统对象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2+
文章以厦(门)漳(州)泉(州)都市圈为案例,通过分析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时序演变特征,认为厦漳泉都市圈东部沿海的资源环境压力显著高于西部山区,近25年资源环境经历了2000年前的起步耗损、2000—2010年的快速耗损、2010年后的趋缓耗损的阶段。识别出资源环境各要素对都市圈的胁迫关系,认为环境污染因子的影响最大,水土资源因子的影响次之,生态质量因子的影响最小,它们的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90、0.85、0.75。在资源环境不断施压的过程中,都市圈主要的响应与反应表现为与资源环境高度关联的产业部门产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文章利用湖南省怀化、邵阳、永州、益阳四市受访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农业生产效率损失计量模型,对受访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选择路径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发现:①农村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06%,高于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0.02%,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6;②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并非完全是负面的;③相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而言,农村老龄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更为显著,老龄化劳动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因此,需要考虑当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基
通过改进城市质量评价体系和距离函数构建引力模型,测算出湖北省各市综合发展质量和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从而构建全省经济联系网络,并以城市经济联系势能为因变量,路网密度为
以长株潭城市群中开发强度最大的长株潭核心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计量分析工具分析长株潭核心区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从自然环境、区位交通、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产业驱动、人口增长等六大维度,以及城市交互作用等方面研究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各地类变化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耕地减少324.96 km2、林地减少855.47 km2,建设用地增长1161.87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