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确定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对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污泥EPS变化规律及其与污泥表面特性的相关性,分析了AGS和接种污泥EPS组分和相
【机 构】
: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确定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对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污泥EPS变化规律及其与污泥表面特性的相关性,分析了AGS和接种污泥EPS组分和相关官能团的差异并确定了EPS分布情况.结果 表明,在好氧污泥颗粒化期间,EPS中PN含量由13.98 mg·g-1增加到41.86 mg·g-1,多糖(PS)含量维持在15.88~26.74 mg·g-1,PN与PS的比值(PN/PS)由0.88增加到1.57.PN含量与污泥Zeta电位和污泥表面疏水性(RH)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所对应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0和0.934.与接种污泥相比,AGS的EPS中代表酪氨酸和色氨酸类蛋白质的荧光强度增强,并且出现芳香族蛋白和富里酸类物质以及含有N-H官能团的蛋白质.因此,在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EPS中PN种类和含量均有所增加,污泥Zeta电位降低,RH升高,对微生物相互聚集形成AGS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为解决非均相类芬顿法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催化剂聚铁硅盐掺杂羟基氧化铁(PFSC-FeOOH).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
针对大多数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剂光生载流子容易复合、光催化活性受限制的问题,制备了Cu元素掺杂BiVO4可见光催化剂,对BiVO4结构进行修饰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
针对反硝化过程中N2O大量释放这一问题,研究了不同NO2--N占比对反硝化脱氮过程及N2O释放的影响.在保证初始氮素浓度总和为100 mg·L-1的条件下,改变NO2--N所占比例进行批次实
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混合碳源,采用调控耗氧有机污染物浓度(以COD计)、表面上升气速和污泥沉降时间的方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变化和污染物去除效
为实现酚醛废水的高效低成本处理,开发了“微生物辅助铁炭微电解-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耦合微生物电解池(ABR-MECs)-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应用该工艺对酚醛树脂生产
采用羟基磷酸钙(HAP)结晶法回收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富磷上清液中的磷,探究了3种典型重金属离子(Cu2+、Cd2+、Zn2+)对HAP结晶体系的单独及联合影响,并结合Visual MINTEQ (V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