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劳动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在劳技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爱上学习,且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位任课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从兴趣入手,以劳动课堂为阵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劳动课堂 兴趣 教学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推动人们寻找知识,激励人们用心钻研,从而提高学习与工作质量,可见激发与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劳动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在学校众多的学科中,学生对每一门学科的态度都不一样,这取决于外在诱因和内在兴趣的差异。因此,劳技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任课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运用电化教学,呈现课堂的个性风格
  劳动课虽然是动手操作课,但需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因而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枯燥乏味,如果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劳动课堂,使教学媒体多元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参与感知,以激活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印章》一课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即老师边讲解边辅导,此法直观性很强,但由于学生的制作水平各不相同,老师断断续续地示范、讲解、辅导,刻得快的学生想开快车,刻得慢的学生因跟不上而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刻印章的过程制作成课件,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先播放一遍刻章制作的全过程,这样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去做,动作慢的、心里没底的学生,也可跟着老师的示范慢慢进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又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
  电化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是一种一般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高功效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作用。
  二、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
  一节成功的课从一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新课导入应该精心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在上《印章》一课时,导入部分是这样的,提问:谁能为大家介绍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以此引起学生对中国印的关注,播放一段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宣传片,主要目的一是希望学生对印章的基本情况有感性认识;二是引出一个与“中国印”有关的故事,2003年3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用中国人的方式认可了中国送审的会徽,在会徽样本上加盖了自己的中国印章“罗格之印”。切题:联想“罗格之印”,让世界惊叹中国印的魅力。作为中国人,你有自己的名字印吗?如果有,是自己刻制的吗?如果没有,想不想自己刻一枚印章?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在导入新课的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及奥运知识。例如:在教学《粉笔微雕》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在你们出去游玩时,当看到古朴典雅的建筑物时;当看到雕刻精美秀雅的家具和工艺品时,都由衷惊叹,你们在赞叹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它们是怎样雕刻的,采用什么方法雕刻的。我们先来看一些作品(展示作品,吸引学生兴趣),你们想不想用你们的双手刻出满意的作品呢?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开始要引人入胜,而且课堂小结要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欲望。
  在《印章》一课中:学生刻好以后,开展“真情30秒”活动,由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结束语:中国印让世界感动,父母情让儿女感动,回报世界我们用2008奥运会来证明,回报父母我们应该……这样的小结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三、重視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老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劳技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占有重要地位,劳技课一般要求老师在10~15分钟之内做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时间由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作业,所以,辅导在劳技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老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老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融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学生动手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老师的一句赞美之词、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简单的点头默许,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力量,这恰恰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力量所在。由于动手作业的时间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了使学生保持愉快状态,作业时可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给学生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音乐用于输导环节的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劳技有机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劳技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通过老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努力就能保持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就会逐渐形成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在愉快的感受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其他文献
初中学生即将达到刑事法定年龄的标准,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迫在眉睫。老师在施教中要多渠道地教育他们,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法律条文,知道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在获取法律知识的同时,做知法守法的好学生,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法制意识的好公民。  一、因材施教,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中学生还没到成熟期,是非观念、防范意识都很淡薄,遇事容易冲动,只求痛快,不计后果,所以中学有必要制定一些行为规范,约束
摘 要: 演示实验教学以其趣味性、发散性、实践性等特点,有效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样还存在不足。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阐述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演示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1.引言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演示实验教学以其丰富性、
现实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的表扬教育,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因为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充满信心和愉快,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但如果教师只是和颜悦色地加以表扬和肯定,未必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有时候,在交谈中加一些中肯的批评建议,反而会促使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诚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的批评教育就显得很必要和重要。批评之可贵
摘 要: 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它时刻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现在的教学活动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度制约,学生的差异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要求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施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  关键词: 差异性学生
摘 要: 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的基本条件。专业技能课程学案的设计,应该从职业课程的目标、特点、内容、学习方法及学生的学情等方面综合考虑。本文从教学资源开发与学案教学实践的角度,阐述了专业技能课程学案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学案 专业技能课程 教学资源  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的基本条件。学案的设计思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笔者趋向认同:学案是由教师编写的供学生使用的自主学
摘 要: 要想真正落实“减负”,就要先转变教师的观念,更多的不是硬性要求,而要从方法策略上进行有效指导。因此,要把“减负”上升到新的高度,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剖析,从关注学生精神层面全面认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新课改的试金石,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提倡有效教学,确保减负提质;激发学生兴趣,减轻学习负担;改变作业方式,提倡精心设计。  关键词: 教改需要 师德风范 有效
摘 要: 近几年,我国逐渐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集约化畜牧养殖的出现,社会大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这就对职业学校畜牧养殖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引起了广大职高畜牧专业教师的深思和探究。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适应现代集约化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使畜牧养殖专业得到高效发展,是教师必须探究与解决的课题。作者从职高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