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李光杏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

来源 :山西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敦煌李光杏是甘肃省敦煌市的特色果品,因其味甜多汁,香气独特,品质上乘而闻名。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异地比较,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敦煌李光杏结果的影响,总结出了李光杏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对敦煌李光杏的科学栽培和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敦煌李光杏;丰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2002103中图分类号:S662.2文献标识码:A
  敦煌李光杏,顾名思义,像李子一样光亮无毛的杏子,是甘肃省敦煌市的特产。上世纪20年代,由敦煌市杨家桥乡河水村曾氏从新疆和田一带引入敦煌,是由新疆白杏变异产生的嵌合体品种,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培养,在敦煌形成的一个特殊品种,具有耐寒、抗旱的特性。经过多年的驯化栽培,敦煌李光杏能够在高海拔地区和高温干旱的区域生长结果。目前已引种到海拔2 300 m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另外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瓜州县、玉门市、肃州区、金塔县、民勤县等甘肃河西地区等都有栽培,同时又向西发展到新疆的哈密市,性状表现稳定。该品种味甜多汁,果个匀称,因富有独特甜香气,品质极上乘,外形美观,味道鲜美可口而闻名。
  1环境概况
  敦煌市地處西北内陆,四周为戈壁沙漠环绕,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型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平均海拔1 300 m,年平均气温9.3 ℃ ,最高温度44.1 ℃,最低温度-31 ℃(1991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7.7 ℃,夏季最大温差20 ℃,年均无霜期145 d,日照时数3 248 h,日照率73%,相对湿度冬季低于20%,春节低于30%;常年多东风和西风,其中3-9月以偏东风为主[1]。
  2品质特点
  敦煌李光杏果实外形规正,近似圆形,最大果重45 g,平均38.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达25%,平均在20%以上,可食率90%以上,黏核,甜仁。果大赛李,果皮金黄色,色泽油光鲜亮,光滑无毛;皮薄、肉多、核小而圆,味美汁多,香气四溢。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果肉可鲜食,也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等;杏仁可用作糕点、零食、糖果的原料。
  3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李光杏经过多年的栽培,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品系,整体性状差异较大,所以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完全花比率高、自花结实能力强、花期较晚、抗霜冻、早果丰产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所以在繁育成品苗木时,首先要从品质优良的母树采集接穗,例如在敦煌市月牙泉镇的合水村、月牙泉村采集接穗较好。
  3.2栽植密度
  敦煌李光杏为高大乔木,为了便于管理,使用矮化密植栽培,用新疆野山杏做砧木,密度为3 m×4 m为宜,南北行向,树冠控制在3.5 m最为合适。
  3.3整形与修剪
  即在距离地面80 cm处开始留第1层主枝,数量为3个;间隔80 cm留第2层主枝,数量为2个;再间隔80 cm留第3层主枝,数量为2个,与第2层主枝呈“十”字形对应交叉,以利于光照,然后落头控制干高,全树共留7个主枝,在主枝上培养侧枝和丛状结果枝。为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化,实现幼树早结果,对1年生枝条实行疏剪,即疏除过密枝条,其它枝条长放拉枝,大多数长度不超过80 cm的1年生枝条,在其上部30 cm的位置都能形成花芽,从而达到早结果的目的。
  3.4配置授粉树
  由于敦煌李光杏自花结实率较低,在敦煌本地为18%,肃北为24%,玉门市为22.5%,所以敦煌李光杏不能单一栽植,需配置1~2个品种的授粉树。授粉树与主栽品种配置比例应为1︰4为宜,如五月黄、大黄杏、金太阳、凯特杏等。
  3.5施肥管理
  3.5.1秋施基肥基肥一般于9-10月份结合扩穴深翻尽早施入。幼树期用3~4年时间全园要深翻1遍。深翻时尽量减少伤根,特别是骨干根。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应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肥料的种类灵活掌握。一般以树干直径为参照,每1 cm直径施有机肥3 kg为宜,施肥位置应在距离主干80 cm以外,沿主枝以放射状施肥法进行。
  3.5.2适时追肥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尿素15 kg/667m2+二胺类复合肥200 kg/667 m2,穴施或沟施。6月上旬为新梢旺盛生长期、花芽分化期,也是杏树的需肥临界期。对结果树追施尿素50~80 kg/667 m2,环状撒施或沟施,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正常生长。7月份果实采收后追施三胺类复合肥,结果树追施三胺类复合肥50 kg/667 m2。
  2.5.3根外追肥为及时补充树体的营养消耗,需对杏树进行根外追肥。 3月下旬开花前,当最低气温达到5 ℃以上时,用15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1%的尿素液进行树冠喷雾,以便补充营养,增强树体抗寒性,促使开花整齐。 初花期喷0.3%的硼酸钠+0.3%尿素液,促进雌蕊发育,从而达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谢花后喷0.3%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减轻第1次生理落果。 果实成熟前半月喷施150倍氨基酸水溶肥+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含糖量。
  3.6幼树环剥
  环剥适期在5月下旬。主干直径在5 cm以下的幼树以环割为主,主干直径在5 cm以上的可以实施环剥技术,主干环剥口宽为干径粗度的1/20,剥口用25%多菌灵100倍液涂抹伤口消毒,并用塑料薄膜包扎,能有效减少流胶和促进伤口愈合。为防止环剥口过宽而影响愈合,可采用错位环剥法,即在主干一侧环剥半圈,然后上移20 cm在相反的一面再剥半圈,这样,即使环剥口过宽,也不至于无法愈合而导致树体死亡。剥后1周开始喷0.3%的尿素溶液2次,每周1次;再喷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每次喷施间隔1周,幼树通过环剥能有效提高翌年的成花量和坐果率。
  3.7控制灌水
  北方寒冷地区栽培敦煌李光杏一定要控制灌水,尤其在黏土地栽培的5年以内的幼树尤为重要。如果灌水过多,会导致幼树徒长,难以形成花芽,并在春季抽条死亡。所以,每年灌水最多5~6次,秋季于9-10月上旬结合施肥灌足秋水即可,到第2年春季再灌水。纯沙地需要灌冬水,否则,容易发生冬旱,导致幼树缺水死亡。成龄树灌水过多会导致花芽分化不良,开花后落花落果严重。
  3.8防霜措施
  由于敦煌李光杏开花早,在敦煌地区每年3月下旬开始开花,花期易受晚霜危害,致使坐果率低。加之河西干旱地区晚霜来临较晚,春季扬沙和浮尘天气较多,对敦煌李光杏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也是造成敦煌李光杏不能稳产的主要原因。
  树干涂白可有效降低树体温度,延迟开花,盛花期前灌大水也可推迟花期3~5 d。
  花期霜冻来临前可喷350倍防冻坐果灵或
  花期喷水,水结成冰时,会放出热量,增加果园温度。轻微霜冻可采用熏烟法措施防止霜冻[2]。当预报有霜冻天气时,于夜间2时,点燃发烟堆,使杏园温度不至于下降到0 ℃以下。
  4小结
  敦煌李光杏是一个优质的地方特有品种,对土壤环境要求不严,目前在我国生长的最高海拔区域为2 300 m,但通过异地比较,花芽的形成和自花结实率,高海拔地区的成花质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这与夏季花芽形成期的高温伤害有关。低海拔地区夏季35 ℃以上的酷热高温持续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花芽的分化过程,高温持续时间长会导致花器分化受阻,败育花多。另一方面,晚霜和沙尘天气也是严重制约敦煌李光杏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敦煌李光杏的栽培最好选择春季晚霜结束相对较早,无严重扬沙的地域栽培较好。
  参考文献
  [1]敦煌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83.
  [2]刘江,许秀娟.气象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8.
其他文献
遵化是京东板栗的主产区之一.目前,遵化板栗栽培面积2.1万hm2,年产量2.2万t。近年来,很多板栗园落果现象普遍发生,严重的造成绝收,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人和栗树生产的发展。现将板栗落果原因及综合解决措施总结如下:  1. 板栗落果原因  1.1 授粉受精不良 板栗花期较长,雄花开放8-10d。雌花开放,长的可达1个月,树体的营养状况、土壤干旱、花期阴雨天、树体的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都会影响授粉受精
期刊
摘要:红梨是一种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水果,栽培优良性状突出,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2015年以来,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效公司红梨栽培规模达200hm2,栽培品种达20多个,采用规模化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机械建园,地膜覆盖;除草机除草,肥水一体化管理;综合精细花果管理,规模化栽培树形,科学整形修剪;配合高功效药肥综合防控病虫害,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  关键词:红梨;
期刊
梨木虱属于梨树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一旦发生就会通过食芽、叶对梨树造成危害,一旦分泌粘液滋生黑霉的话,就会直接污染果实、叶片以及枝条,最终促使叶片形成穿透性病斑,严重降低梨树种植人员经济效益。要想对梨木虱进行有效的防治,首先一定要很好地把握梨木虱发生规律,所以笔者也基于此进行了如下分析:  1. 梨木虱发生规律  梨木虱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在河北省迁安市一年之内会发生3-5代
期刊
桃果实缝合线处发软塌陷变色每年或多或少都有发生。掰开桃果肉,肯定裂核。硬核期受气候、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每年发生的情况也不太一样,中、晚熟品种发生机率大,早熟品种少或没有。  1. 原因分析  1.1 气候 桃果发育进入硬核期,阴雨天较多时,气温、地温双下降,光照差,造成光合作用下降,制造有机营养少。向果实输送的蛋白质就少。地温低,造成根系发育滞后。生长不良,吸收水肥能力自然降低,供给树上部
期刊
近年来,猕猴桃生产持续火热,投资猕猴桃产业的资本很多。但“高热”之下出现很多技术失误,导致投资效益低下,产出迟而少,影响产业健康发展。据笔者观察总结,提出一些失误类型,并提出陋见,以抛砖引玉。引起探讨,减少损失。  1. 根系及施肥问题  1.1 根系过深 许多园子建园时深挖施足基肥,无疑是对的。但栽植时着急,不等虚土沉实即行栽植,栽植后浇定根水。使得栽植穴先行下沉,周围土次第滑人栽植穴,导致根系
期刊
摘要:槐米是国槐的花蕾,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同时也是重要的食品保健和化工原料。双季槐是一年可生产两季槐米的高产型优良类型。本文介绍了双季槐优良品种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季槐;品种;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1005405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A  国槐的花蕾——槐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其富含芦丁,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分,还具有
期刊
摘要: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分布范围较广,给梨树生产带来较大危害,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此,开展筛选新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用30%噻虫嗪悬浮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进行田间防治梨木虱,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噻虫嗪;梨木虱;药效;试验  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2000303中图分类号:S436.612.2文献标识码:A  梨木虱(Psylla chinensi
期刊
摘要:以温度、光照、降水三个关键气象要素为主,采用清徐县2013年至2015年近3年气象资料,根据葡萄各生育阶段对气候资源的需求特点,结合龙眼葡萄物候期与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发挥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优势,并就如何减缓气候对葡萄生产的不利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清徐龙眼葡萄; 气象条件;葡萄生长发育期;气候资源  文章编号:1005345X(2017)02001403中图分类号:S66
期刊
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前后,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级)的中心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8月11日晚山东登陆,台风影响之地带来大风和降雨。据中国天气网监测显示,从10日20时到11日16时,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山东西部地区。20个h的时间,山东临朐、昌乐、青州、广饶、临淄、淄川、博山等站点均已打破了单日降水极值记录,其中青州、广饶、临淄等地突破200mm。台风来了果园咋办呢?建议从以下
期刊
摘要:面对陕西洛川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化肥施用量过大等问题,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旨在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苹果;有机肥;化肥;应用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1004802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  从全国苹果产区来看,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苹果园纯氮用量已经由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