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8例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引导下结合微小切口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2±4)分,术后(87±6)分(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13)°,术后(125±9)°(P<0.05).关节镜引导下结合微小切口治疗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机 构】
:
638000,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638000,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638000,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638000,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638000,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8例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引导下结合微小切口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2±4)分,术后(87±6)分(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13)°,术后(125±9)°(P<0.05).关节镜引导下结合微小切口治疗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其他文献
对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示年龄大于65岁的占57.4%(78例);病因属于肾前性者69例(50.7%),肾性49例(36.0%),肾后性18例(13.3%);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急性肾损伤者57例,占总数的41.9%.治疗后有81.6%患者的.肾功能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
回顾性分析50例闭合性腹部创伤中胃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穿孔20例,胃撕裂伤30例,胃穿孔患者受伤时均为饱食胃状态,胃撕裂伤患者正相反;49例存在合并伤,肝胰损伤是胃撕裂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15/30与10/30),而脾损伤是胃穿孔患者的常见合并症(11/20).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胃修补术.治愈48例,病死2例,病死率4%.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手术中应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合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协同作用,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双向转诊标准。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①合并严重的临床情况或靶器官的损害;②患者年龄〈30岁且血压水平达3级;③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④妊娠和哺乳期;⑤可能有“白大衣高血压”的存在,
姚崇华:今天主要跟大家谈一下高血压的治疗及合理用药.首先举个例子,一位男性,42岁,私企高管,工作很繁忙,压力非常大,因高血压4年血压控制不好而就诊。
患儿男,出生6h.因阵呼吸暂停3次、右侧肢体抽搐2 h于2007年2月11日入院.系第1胎第1产,胎龄39"周,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分娩,出生时无窒息,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10分.患儿于生后1h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呼吸暂停,颜面青紫,经刺激足底,拍背约30 s缓解.给予吸氧观察,于生后1.5h和3 h再次出现呼吸暂停,颜面青紫,给予吸氧、清理呼吸道颜面转红润.于生后4h出现惊厥,表现为右侧
为了做到合理用药,必须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临床决策的客观依据是诊治指南、医药知识、临床信息、设备条件和人文背景。影响决策的主观因素包括临床思维、临床经验和患者意愿。
目前社区的医疗水平如何?能不能承担好政府给予的任务?从对北京市社区超声专业的培训与考核情况看,不容乐观. 超声检查因其简便、实用、有效、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胆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子宫肌瘤等具有诊断价值.目前,超声检查也是体检项目,在各大医院内完成.若把这项检查放在社区卫生机构,一方面可以使超声检查的受益者数量明
一般来说,终生吸烟者较相应的不吸烟者约早死10年。至少1/4的额外死亡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所致。吸烟者中大约10%~15%会发生COPD,但如何识别大多数的高危者尚缺乏最佳策略。Geijer及其同事对居住在荷兰一座小城的男性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对128例住院的婴幼儿喘息患者和82例同期健康婴幼儿,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进行白细胞介素-4受体基因150V和Q576R检测.患儿与正常儿童150与V50、Q576与R576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存在差异,150/150基因型与喘息的易感性相关(P=0.015,OR=0.439,95%CI=0.223~0.826),150/150和Q576/R576的组合与喘息发病的易感性有关.说
心室辅助装置目前仍然是心力衰竭(心衰)终末期患者治疗的最后希望。这种装置有临时和永久性两种。研究表明它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总体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一项对美国医疗中心数据进行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在2000-2006年间使用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中,约有不到半数存活时间超过一年。对于心衰患者首选机械装置辅助治疗,其存活率(51.6%)要好于心脏外科手术后被迫应用的治疗效果(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