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课程科研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每个高校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利用科研过程中面临的现场工程问题,形成经典教学案例,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科学问题的思考。该文基于科研—教学一体化思想,提出了面向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岩石力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改革对策,指出经典案例选取和探讨式教学是岩石力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井壁稳定、井漏和储层损害等复杂工程问题可作为经典案例选取的对象。
  [关键词]科研—教学一体化;岩石力学;案例教学;复杂工程问题;探讨式教学
  [基金项目]2018年度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改项目“提高学生解决石油工程复杂岩石力学问题能力的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2018年度西南石油大学教改项目“探讨式‘保护储层技术’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X2018KZ071);2018年度西南石油大学教改项目“科研成果深度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X2018JGZDI002)
  [作者简介]许成元(1988—),男,河北沧州人,工学博士,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工作液漏失控制、颗粒物质力学与颗粒流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佘继平(1986—),男,四川通江人,工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张 浩(1976—),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工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石油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165-02 [收稿日期] 2020-04-09
  一、引言
  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科研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以产出科研成果为标志的学者,二是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为特征的师者[1]。但目前高校普遍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如何处理好这两个身份之间的关系,是每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2]。科研—教学一体化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利用科研过程中面临的现场工程问题,形成经典教学案例,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又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科学问题的思考[3]。基于科研—教学一体化的思想,提出了面向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岩石力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改革对策。
  二、岩石力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对策
  岩石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基础课程。随着油气工业面向对象越来越复杂(由浅层、中深层逐渐走向深层,从常规油气资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地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已成为安全高效开发油气资源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成为井眼轨迹优化、钻井方式优选、钻井井壁稳定技术、完井方式及完井管柱优化、储层压裂改造等工程技术建立的基础及复杂油气藏开发方案编制的重要依据,其应用贯穿油气田开发的全部过程。同时,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岩石力学知识是其学习后继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气藏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由于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复杂性,作为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课堂教学时数要求,本课程教学将紧密结合后继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油气工业岩石力学的特殊性,以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讲授重点,以直井井眼稳定性等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的典型应用为依托,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岩石力学理论、原理、方法及基本参数等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石油工程岩石力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课程目标:系统地掌握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涉及的重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具备石油工程专业所需的岩石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深部地层不同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的评价和分析,并应用岩石力学强度准则、井周应力分析等理论识别、评价深部地应力、井壁稳定等岩石力学相关的复杂石油工程问题;能够应用岩石力学专业知识、原理对石油工程复杂问题开展专业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理论计算。经典案例选取和探讨式教学是岩石力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需要重要关注的两个方面。
  根据科研过程中面对的实际工程问题,岩石力学课程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经典案例。
  (一)经典案例选取
  1.井壁失稳问题。约90%的井壁失稳发生在深部硬脆性泥页岩地层,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掉块、井塌等井下复杂情况,导致卡钻、掩埋钻具、井径扩大等,是影响高效钻井的重要因素。深部泥页岩地层具有高地应力、强水敏、裂隙发育及地层压力系统复杂等特征。2006—2009年,塔里木盆地某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因为井筒复杂引起的钻井复杂情况占75%,其中因泥页岩井壁失稳而发生的掉块、卡钻事故频率达到38%,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井壁失稳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石油工程岩石力学问题,是岩石剪切破坏在井壁地层的体现。通过井壁失稳工程案例,既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岩石强度、破坏准则、地应力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又能提高学生对坍塌压力、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等工程概念的理解。
  2.井漏问题。井漏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井漏的危害包括:增加非生产时间,延长建井周期,严重影响勘探开发进程;消耗大量堵漏和钻井液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引发卡钻和井喷等严重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罗家2井喷、漏同层,漏失13000m3钻井液并与邻井发生窜流,导致井下井喷和地表地层破裂,距井口4.5km内出现多处气/液窜出地面,并出现滑坡迹象。井漏在中國各油气产区普遍存在,尤其是川渝页岩气、塔里木库车山前、准噶尔南缘及海外中东中亚等主力增储上产区域,裂缝性地层发育,恶性漏失频发,国内外技术均难以解决。井漏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岩石力学问题,井漏按成因类型可分为诱导破裂型漏失、裂缝扩展延伸型漏失和大中裂缝型漏失,其中诱导破裂型漏失是岩石张性破坏在井壁地层的体现。根据井漏问题工程案例,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岩石强度、破坏准则、应力强度因子、地应力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又能加深学生对破裂压力、钻井液密度、地层压力等工程概念的理解。   3.储层损害问题。储层保护是保障油气资源被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不同钻井作业条件下,会涉及不同的损害方式。氮气钻开条件下:应力敏感损害、岩爆损害、油相圈闭损害,干湿交替(钻遇水层、压井、转换完井液)致液相圈闭损害,压井及完井液转换漏失损害,酸敏损害、液相圈闭损害。水基液钻开条件下:水相圈闭损害、流体敏感性损害,完井液漏失損害,压裂水相圈闭损害。油基液钻开条件下:油相圈闭损害,油基完井液漏失损害,压裂水相圈闭损害。通过储层损害问题的经典案例,可加强学生对粘土矿物、岩石水理性、蠕变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二)采用探讨式教学模式
  改进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探讨工程案例,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经典案例提高学生兴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岩石力学问题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要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之一。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涉及学科广、理论性强,目前该课程面临教学课时减少与教学内容增多的矛盾;教学课件陈旧,缺乏生动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工程案例剖析是掌握理论知识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引入科研实践中的经典岩石力学案例,增强本科生跨学科解决石油工程问题的能力。采用探讨式教学方式,通过探讨工程案例教学效果,进而在案例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上不断完善。
  三、结语
  本文从经典案例选取和探讨式教学两个方面入手,简述了如何在岩石力学这门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魏涛.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也可以反哺科研[J].科技风,2020, (10):31-32.
  [2]刘倩,董爱琴,戴润英,等.构建理论、实践与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80-181.
  [3]罗平亚,赵敏,张开洪,等.“保护油气层技术”继续工程教育[J].石油教育,1996,50(7):5-7 39.
  Case Teaching Reform of Rock Mechanics Cours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XU Cheng-yuan1, SHE Ji-ping2, ZHANG Hao2
  (1. School of Oil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China;2.College of Ener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Abstract: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university teacher must face. Use the field engineering problems faced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to form classic teaching cases, improving the vividnes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deepening the thinking of basic scienc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case teaching reform of Rock Mechanics course for petroleum engineering students. It points out that classic case selection and exploratory teaching are two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focused on in case teaching reform.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such as wellbore stability, lost circulation, and reservoir damage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be selected as classic cases.
  Key words: research-teaching integration; Rock Mechanics; case teaching;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exploratory teaching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辩证统一,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社会价值。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教育界普遍关注、重点实践的问题。但对于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探讨,由于教
[摘 要]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构建服务于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师承制”人才培养模式,并以“现代师承制”为基点,探索并解决“校外专家型师傅 校内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双导师”师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传统中医药技术与技艺的现代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现代师承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2019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策略。方法:对56名高职院校涉外护理学生实施浸没式、过渡式、维持式双语教学,并对课前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渗透式是高效实用的双语教学模式。要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采取兼顾两头的措施,还要提高师资水平并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关键词:教育;护理;双语教学;渗透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
[摘 要]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新时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以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为例,探讨在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中育人元素的挖掘与运用,旨在提高“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并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实
摘要:本文从“石油仪器技术”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工程技术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了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具体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基于互动合作环节的课内外活动设计。通过对本课程的深入分析和具体设计,得到了具有一般性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为同类型课程的构建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技术类;通识教育;交叉学科;石油仪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多样化和时间模块化的整体发展趋势促使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微课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因其短小精悍、生动多样等特点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睐,也有利于知识学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本文以材料科学基础“晶体位错”微课设计和应用为例,讨论微课在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 大学专业基础课;微课;材料科学基础;晶体位错  [基金项目
[摘 要]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思路和能力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符合社会所需、突出学校办学宗旨三方面制定了研究型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培养目标,并制定详细的目标细则,以培养兼具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研究型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目标  [基金项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B-2017Y
[摘 要] 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的代表作《草房子》讲述了主人公桑桑成长过程中的契机与考验。作品中桑桑在异性触动下不断完善自我,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成人爱情故事的影响下体会成人世界的无奈和不得已;在经历了死亡考验后拥有了乐观的心态懂得了对生命的珍惜,最终走出了童年的稚嫩与天真,逐步走向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跨越。  [关键词] 曹文轩;《草房子》;主人公;成长  [基金项目] 2
[摘 要] 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围绕“双一流”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依托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构建交叉学科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建立交叉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构建多维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以及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机制,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
[摘 要] 为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从学生视角出发,自下而上探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可度,采用分组调查,征询学生对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及建议。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一般,现有课程体系在设置内容、难度、时序及体系架构四个方面需要调整。从课程体系框架重构、课程体系内容更新及课程体系拓扑图创建三个方面,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