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命运掰手腕的父子俩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名脑瘫患者,谁会想到,他会成为职业拳击运动员,获得全国拳击协会争霸赛69公斤级别冠军。而这一切的背后,源自父亲不离不弃、无私的爱,他们一次次向命运出拳,不仅战胜了病魔,还改变了命运。他叫汪强,他的父亲叫汪宝珠。
  汪宝珠曾在天津武警特务连当拳击教练。退役后结婚,有了儿子汪强。汪强是早产儿,出生不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苦难一路相随,3岁的汪强一直离不开父母的怀抱。送到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脑瘫、智迟。
  想到儿子将来是残疾人,七尺男儿汪宝珠落泪了。邻居劝他们,趁孩子还小,可以再生一个。汪宝珠婉言谢绝。他没有想过放弃儿子,也不会放弃,他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儿子健康地成长,将来能够自食其力。
  汪宝珠决定跟命运掰手腕。他要让儿子将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虽然难度很大,但他要尝试一下。他找到一名医学专家,专家坦言,脑瘫儿的康复状况不是医生决定的,而要靠父母。专家治病救人几十年,他见过脑瘫儿康复的病例,无不是父母悉心照料的结果。所以,才给出这样的建议。
  汪宝珠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自学按摩,每天上午给儿子按摩4个小时,天天如此,从未中断过。这一坚持就是3年。6岁那年,汪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路了。在妻子的辅导下,汪强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考试得了100分。看到儿子的进步,夫妻俩很欣慰,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虽然每天的事情很多,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汪宝珠总会忙里偷闲练拳击,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他突发奇想:让儿子练拳击,可以强身健体;如果有天赋,将来向拳击运动员的方向培养。
  汪强对拳击非常感兴趣,他每天都会训练。汪宝珠成为他的陪练,儿子出拳,他左躲右闪。随着时间的推移,汪强的拳法娴熟,很有力度。汪宝珠躲闪不及,被打倒在地,躺半天才挣扎起来。虽然汪宝珠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他没有让儿子手下留情,当成真正的比赛,必须打赢。自从练习拳击后,汪强走路一点都不晃了,智力基本恢复正常。
  为了让汪强参加拳击比赛,汪宝珠加大训练量。面对陪练的汪宝珠,儿子会下意识地减少出拳的力度。汪宝珠很严厉,叫他狠狠地打。他知道,比赛场上的残酷性,对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要打赢比赛,必须拼尽全力。有一次,汪宝珠右眼挨了一拳。这一拳导致他当场昏迷,失去意识。旁边的妻子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很快来到,将他送到医院抢救。汪宝珠苏醒后,他的右眼看不见了,永远失去了光明。
  康复后的汪宝珠又站在儿子的对面,做他的陪练。要参加比赛了,汪宝珠不能松懈,比儿子还紧张。如果汪强打赢比赛,对汪宝珠来说是多么重要,儿子将来就可以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啊!虽然眼睛受伤了,汪宝珠仍然没有让儿子手下留情,两人是真的对打。虽然汪宝珠是拳击教练,毕竟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不是儿子的对手,多次被打翻在地。
  汪强报名参加全国拳击协会争霸赛69公斤级别比赛,场上的他,出拳迅速,身体敏捷,没有人相信他是一名残疾职业拳手。当汪强在一个又一个回合的比赛中,打倒对方,成为冠军时,沒有人相信捧起冠军奖杯的大男孩,以前是走路摇晃、智迟的人。
  汪宝珠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培养儿子,不离不弃,在“2020中华慈孝人物”评选中,汪宝珠成功获选。汪宝珠用无私的爱树立了一个父亲的好榜样。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然而,在诱惑遍布的社会,青少年的成长着实令人担忧。其实,少年成长只需三计。  一计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眉骨之下即为明眸,它不仅是用来赏尽良辰美景,看遍赏心乐事的,还是用来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的。一代名医李时珍,不汲汲于名利,不念念于科举,不蝇营于官场,而跋山涉水,遍访名医,终于成就了中国药物学领域的一颗明珠——《本草纲目》。是高远的眼光,让李时珍有了
不要放弃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等待虽难,后悔更甚  夏雨初霁,于校园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颗露水滚落,就着千万道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虽是一间寂寞空屋,但不花团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1988年,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出版后,引起轟动。就在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时,某文学杂志接连6期发表十多篇文章,对《康熙大帝》及二月河的创作倾向进行了集中的批判。随后,又有几名教授批评二月河长期进行帝王题材的小说创作,是“讴歌封建帝王的奴才”。面对尖锐的批评,二月河未作任何申辩。  一天,二月河正在家中读书,一位朋友急匆匆地走进来,将手中的报纸扔到二月河面前,气愤地问他:“人家在指名道姓地骂你,你为何
我的童年总在沾溪与牛潭河中辗转,平常在沾溪读书,一放长假就跑到牛潭河奶奶那儿。读书的日子特别无聊,夏天的时候老想着跟三阳、佳子去哪儿游水,去哪儿爬树;冬天呢,就只惦记爷爷那鲜香的烤红薯,用钳子拨开红薯旁红彤彤的炭火,夹起一个肥大的“灰娃娃”,快速用手拿着掂两下,等不那么烫了,扒开外头灰不溜秋的皮一口咬下去,间或吮一下手指上红薯掉下来的油,那滋味,比吃山珍海味还要好得多。夏天是要吃田螺的,我们小孩子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是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他有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人生有低谷,心情从来没有低谷。  1966年,王小谟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赶去研究所机房管理计算机。面对人生低谷,王小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始终保持随遇而安、心有春风的心态。平日,他除了用心熟悉计算机外,还用计算机下下棋、唱唱歌,过得气定神闲。2年后,当他从机房里被“放出来”时,他已经是一个计算机专家了。
刚升上初一时,罗萍的非主流杀马特发型就被班主任盯上了,揪着她去理发店剪了个特难看的短发。从此,罗萍开始讨厌班主任,连带班主任教的数学也一并讨厌得不行。她开始在数学课上想尽一切办法不听课,故意跟班主任作对,从此数学成绩宛如滔滔江水化瀑布,一落千丈。初中毕业时,她的成绩太差,自然考不上高中,随即想打工。  那时候,她觉得出来打工赚钱比做无聊的数学题要舒服。没想到因她不满16周岁,好多地方不招收童工,她
已经长大的亲爱的你们:  17年前,我坐在高考考场上,小心翼翼斟酌着每个字眼,而你尚在襁褓之中;17年后,你们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那场关键考试。望这封信能在你们打开时间之瓶时,可以给予你们一点启迪。  我们有幸见证了奇迹。汶川大地震的余音尚未淡去,就迎来了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高科技投影和演员惊艳的舞姿一起融成叹为观止的中国画卷,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又过5载,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的授课内容,让
一个90后的,湖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凭借《生命滑梯》获得美国CORE77设计大奖,被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到目前为止,范石钟的设计作品已获得國际国内120多个奖项。面对大奖,他却说:“我不是有天赋,是有目标。”设计不是做出来的,是跑出来的  范石钟的设计作品《生命滑梯》,不仅获得美国CORE77设计大奖,还获得包括红点设计大奖、德国IF奖、意大利A设计奖、金点奖在内的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的意思是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也有人将它解释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所争议,一种理解说,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谁都没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认为孔子所说的有操作上的困难。另一种理解则认为不可做拘泥的理解。孔子所说绝不是教人先计量彼此的高下优劣再定交朋友的条件。这样的话,交朋友不就成了一种交易
毛不易从小酷爱音乐,但父母认为搞艺术的就业风险大,没让他走这条路。高考后,他选了热门的护士专业。  毕业后,毛不易到一所医院实习,过上了医院、宿舍、餐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像是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每天都以千篇一律的方式运转着,他渐渐迷失了自己,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何在?那时候,唱歌成了他宣泄情感、排解压力的唯一方式。  2016年年初,毛不易突然萌生了学习吉他的想法,于是买来吉他教程,并结合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