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缝合法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改良缝合法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膜周型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缝合法51例(传统缝合组),采取改良缝合法59例(改良缝合组)。记录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术后1、6、12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发生。改良缝合组体外循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缝合组[(41.2 ± 9.6)min比(52.1 ± 10.6)min、(182.2 ± 42.9)ml比(255.3 ± 56.7)ml、(73.2 ± 18.7)ml比(102.3 ± 23.5)ml、(12.8 ± 2.5)d比(16.1 ± 3.6)d和13.6% (8/59)比29.4%(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改良缝合组术后1、6和12个月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和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明显优于传统缝合组[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113.8 ± 21.4)cm/s比(126.5 ± 22.6)cm/s、(104.6 ± 18.2)cm/s比(112.3 ± 18.5)cm/s、(102.3 ± 15.8)cm/s比(113.8 ± 16.5)cm/s;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141.9 ± 24.6)cm/s比(136.0 ± 25.7)cm/s、(148.3 ± 18.7)cm/s比(142.3 ± 20.3)cm/s、(148.8 ± 18.1)cm/s比(141.6 ± 18.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改良缝合法治疗膜周型VSD具有操作时间短、术中输血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及残余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