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患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PNAC)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PNA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5例)和预后不良组(5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静脉营养时间、相关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量化丙氨酸转氨酶(ALT)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PNA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LT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体质量、胎龄、年龄、喂养方式、静脉营养持续时间、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尿培养、AST/PLT比值(APRI)及主要治疗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组总胆红素(TBil)、A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TBil(μmol/L):120.00±48.63比175.26±29.14,ALT(U/L):73.25±44.29比145.30±74.33,NEU(×109/L):2.55±1.29比5.08±4.10,MONO(×109/L):1.23±0.87比2.13±0.60,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是影响PNAC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ALT每升高1 U/L,预后不良发生的概率就升高3.6%〔优势比(OR)=1.04,95%可信区间(95%CI)为1.00~1.07,P=0.0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预后不良发生率与ALT呈正相关(r=0.49,P=0.03)。ROC曲线分析显示,ALT对PNAC患儿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 0.83,95%CI为0.00~1.00,P=0.03〕;当截断值为121.50 U/L时,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3%,提示ALT可作为临床预测PNAC患儿预后不良的主要指标。

结论

ALT为影响PNAC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尚不能评价PNAC患儿的预后。

其他文献
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癌多家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模式,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就目前困扰临床的多个问题进行了梳理,期望能为今后的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顺利进行提供建设性建议。
肿瘤疾病的热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且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等有协同作用,近年来已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和生物治疗后的一种抗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热疗主要通过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和热诱导的放射增敏效应来发挥提高放化疗效果的作用,故现在热疗正逐渐应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本文主要对肿瘤热疗在联合传统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新材料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导致了全世界大约30%的肝硬化和53%的肝癌,目前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通过治疗性疫苗的方式实现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有效治疗,一直以来是医学界的迫切目标。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众多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但大多数疫苗的临床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最近,一个纳米颗粒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εPA-44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εPA-44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早期预测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人脓毒症患者81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和诊断脓毒症24、48及72 h的外周血常规指标,并计算NLR。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
目的调查我国呼吸治疗师(RTs)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临床实践情况,总结RTs参与重大传染疾病救治的经验和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RTs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RTs基本工作情况、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具体工作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40名RTs分布于全国8个省和直辖市的22家新冠肺炎定点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等2020年1月至6月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单纯西医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退热率、胸部C
目的基于AAPM-TG218号报告对河南省肿瘤医院的调强计划进行分类剂量验证,以了解剂量验证的现况,建立剂量验证的流程和确定限值。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不同肿瘤、加速器、计划系统和验证设备的组合进行验证比较,确定各项组合的容差限值和干预限值。测量要求按照报告进行,各项测量选取80例患者,测量流程按报告要求及临床经验建立的流程进行。结果本研究调强计划剂量验证临床干预限值基本能达到报告所建议范围,而容差
终末期肝病指各种慢性肝脏损伤所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原位肝移植是最主要的最终治疗方案,但目前肝移植仍受许多因素限制。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系祖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抗凋亡、抗炎、免疫抑制等功能。干细胞移植疗法作为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普遍受到关注。现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终末期肝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对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科收治的138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虽然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衰),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需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最终依据患者病情并结合家属意愿是否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分为机械通气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常规吸氧组(行鼻导管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