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损伤后小鼠T细胞功能亚群及其IL-4和IFN-γ的变化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辐射损伤后小鼠T细胞功能亚群、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变化.方法 C57BL/6j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辐射损伤模型组.采用60Co γ线照射诱导辐射损伤模型.吸收剂量分别为0.7、1.4、2.8及5.6 Gy.应用细胞表面标志和细胞内因子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急性照射损伤和损伤恢复期小鼠脾CD3+、CD4+、CD8+T细胞功能亚群,以及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变化.结果 ①辐射损伤后CD3+、CD4+及CD8+有明显的减低,其改变幅度与受照剂量有关.②照射后1 d,IFN-γ降低幅度明显高于IL-4,受照剂量大于2.8 Gy组,IL-4/IFN-γ比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③辐射对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损伤在照射后25 d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假照射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别.结论 电离辐射可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因子IL-4和IFN-γ发生改变,并诱发受照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使细胞因子IL-4和IFN-γ发生失衡,再次证实辐射损伤后小鼠脾Th1/Th2模式向Th2免疫反应漂移的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HepG2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磷酸化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Westem blot技术检测持续低剂量率(8.28cGy/h)照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采用集落形成法观察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30 min后,ATM即已发生磷酸化,持续照射6 h时,ATM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最
期刊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A549肺癌细胞株中P57kip2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探讨x射线对p57kip2和TGF-β1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常规方法培养肺癌细胞株A549,实验分5组,照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x射线(2、4、8和12 Gy)照射,于不同时间(6、12、24、36和48 h)提取蛋白,采用Westem blot检测p57kip2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
目的 研究非对称射野情况下使用动态楔形板时手工计算处方剂量的校正.方法 利用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和23EX加速器的数据计算射野分别为6 cm×6 cm、8 cm×8 cm、10 cm×10 cm、12 cm×12 cm、14 cm×14 cm、16 cm×16 cm、18 cm×18 cm、20 cm×20 cm的处方剂量.计算时保持射野不变,非楔方向为对称,改变楔形方向的准直
目的 探讨快速旋转调强(RapidArc)计划和固定野调强计划(IMRT)的优劣.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病例,在Eclipse 8.6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其进行单弧、双弧及三弧RapidArc和固定野凋强放疗计划设计,依次分别用Arc 1、Arc 2、Arc 3和IMRT表示.比较4者的计划制作及治疗时间、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10例病例的Arc 1、Arc 2、Arc 3和IMRT计划设
目的 研究肿节风浸膏对羟自由基(OH·)的作用,并探讨其在豚鼠腮腺急性放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应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浓度肿节风浸膏溶液对H2O2/Fe2+体系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雄性豚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药物组和药物+照射组,药物组和药物+照射组给予肿节风浸膏溶液,非药物组给予0.9%生理盐水,照射组和药物+照射组予γ射线局部照射头颈部,单次给量15
放化疗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但其时机顺序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放射抗拒与化疗耐药及两者如何相互影响的问题,是临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