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发布

来源 :绿色中国·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三期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第三期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显示,全国林地林木资源总价值25.05万亿元,其中林地资产9.54万亿元,林木资产15.52万亿元。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5.88万亿元。全国森林提供森林文化价值约为3.10万亿元。
  第三期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表明,一是林地林木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财富持续增加,为绿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2014-2018年),全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从21.63%提高到22.96%。清查期末林地林木资产总价值25.05万亿元,较第八次清查期末2013年总价值净增加3.76万亿元,增长17.66%。清查期末我国人均拥有森林财富1.79万元,较第八次清查期末2013年的人均森林财富增加了0.22万元,增长了14.01%。天然林资源逐步恢复,人工林资产快速增长,“两山”转化的根基更加稳固。中东部地区林地林木资产价值快速增加,地方绿色发展的生態资本更加扎实。西部地区林地林木资产实物量、价值量比重最大,蕴含着巨大的生态发展潜力。
  二是“绿水青山”的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扩大了“金山银山”体量,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生态条件。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提升了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水平。2018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达15.88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25.24%。
  三是开展中国森林文化价值评估尚属首创。构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森林的文化物理量和价值量的价值评估法,并以此对全国森林的文化价值首次开展了计量评估。研究成果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以应用于区域森林文化价值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测算。
  四是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为编制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借鉴了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环境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紧密结合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实际,采用我国首次提出的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森林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在国内外该领域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适用性,为建立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编制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对钢结构的设计应用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在对钢结构设计的优劣势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钢结构设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虽然没有双臂,但靠自己的双脚,我一样可以描绘五彩的人生。”罗凤枝1984年出生于太原市清徐县,由于先天没有双臂,她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后被好心人收养。  身体的缺陷和生活的艰难使罗凤枝从小就养成了自立自强不服输的性格。为了让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小凤枝天天刻苦训练,上小学时已经能用脚写字画画、做针线活,连包饺子、烹炸煎炒的活儿也不在话下。现在罗凤枝更是可
杨树是我国常见树种,不仅用途广泛,例如,防风固沙、原材料供应等,而且还可以将其作为景观树。只有质量优异、数量充足的苗木才能保障杨树实现广泛种植,从而发挥其作用。在杨
建筑美学是在建筑学与艺术美学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是研究建筑领域中关于美学的一门学科。建筑设计和美学相互融合的程度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变迁所留下的痕迹
抗旱造林技术需要因地制宜,其整地方式、造林方法、护林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与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析我国的抗旱造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合同管理相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课题,其作为工程进行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视域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具有诸多的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对水源、土壤、固碳、净化、固沙、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数据估算得出,我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