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委会建设与学校教育发展齐头并进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校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学校公共关系”,这需要家委会切实发挥沟通桥梁作用。
  2016年4月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的通知》正式施行,要求学校(幼儿园)提高对建立家长委员会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规范家长委员会的组建与运作,加强家长委员会的条件保障。而此前,家长委员会建设已被纳入广东省教育“创强争先”工作指标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建设与管理家委会被列为教育行政干部和校(园)长、教师的培训内容之中。为此,本刊采编部采访到三所省内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这些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有着不俗成绩,其家委会等组织建设也较为完善。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贤友相伴
  自1983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以来,乐贤坊小学在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乐贤文化”(乐,指和谐发展、快乐成长;贤,指崇德尚能、自主创新)背景之下,将“贤德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致力于培养贤师、贤生、贤家长的“三贤”工程。其中,该校以儒家五常为基准,确立了“贤家长”的培养标准(仁,指关注社会、关爱孩子;义,指民主平等、宽严有度;礼,指亲融眷爱、知书达礼;智,指互学共进、教子有方;信,指信守承诺、以身作则),为强化家校合作做出了诸多探索和贡献。
  据德育校长陈珂介绍,乐贤坊小学家谊会组织架构健全完善,多年的家校情谊使家长们成为了学校的朋友。家谊会的良好建设促进了班级的良性管理,进而有效带动整个年级,以及整个学校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便利家校之间、班级之间、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乐贤坊小学制定了《乐贤坊小学家谊会章程》,明确“家谊会”是一个主动支持、自愿参与、帮助学校的家长组织,与学校站在同一战线。在此章程指引之下,构建起校级家谊会、年级家谊会、班级家谊会的层级管理机构,其成员通过自荐或老师、家长推荐来选举产生,学校统一颁发聘书。各班也制定章程,设置主席、副主席、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财务委员等职务,建立QQ群与微信群,并对家谊会活动的开展有所规定。该校每学期召开主席会议两次,以汇报学校工作、了解家长心声、研讨学校发展、交流家谊会经验。为了肯定家谊会的工作成果,对“优秀家谊会”进行评选与表彰,并邀请“贤家长”和“优秀家谊会”代表在期末家长会上介绍育儿心得和相关工作经验。
  乐贤坊小学号召家谊会关心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对于一些牵涉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主动地进行民主决策。例如,食堂饮食调价问题就完全交由家谊会征询、调查、统计、决定,经全体家长的投票,由家谊会作出定夺。通过这一参与,家长们对食堂运作、食材来源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十分理解和肯定学校的做法,师生们的饮食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乐贤坊小学还坚持开展“请家长进校园”系列活动。例如,已经连续十年开展“家长做客座教师”活动;每学期聘请家长在国旗下讲话,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升国旗仪式;定期开展“重当一天小学生”活动,由家谊会选派家长代表,让他们走进课堂,与学生们一起作息,体验在校的学习生活,从而理解孩子、理解教师,使家校合作更为直接、有效;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参与学生午休管理工作;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各班家谊会广泛利用家长们的社会资源,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亲子活动、参观活动、公益活动、拓展活动、体验活动等,并将经验汇编成册,定期学习;成立乐贤家长义工团,让家长们通过跳蚤书市、义卖、校运会、艺术节等活动支持学校工作;组建了“亲子慰问团”“亲子780(齐帮你)社团”,让亲子家庭在节假日组团到社会福利院、贫困山区进行慰问。据该校五(1)班的沈铭洋妈妈(家谊会主席)介绍,只有坚持“三心二意一不做”(“三心”,指“诚心、爱心、用心”;“二意”,指开展的活动要“有创意、不介意”;“一不做”,指“不添堵”)的工作原则,才有可能使家谊会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知书达礼、教子有方”的贤父贤母,是乐贤坊小学对家长的目标与要求。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大讲堂”活动,家长们可以自报培训课题,学校分年级、分时段地进行培训;每学期,学校德育处在《广州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教材》中挑选家长们感兴趣的课题来学习,并交由各班家谊会印发,让每位家长的手中都有学习教材;每月一期的《乐贤家校快线》已走过十年风雨,成为全校师生及家长们的共同读物;通过《“贤家长”教育活动评价手册》,评选学年度“贤家长”,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
  据悉,乐贤坊小学于2015年9月接受中央文明办家庭文明建设调研组的实地考察,其“家谊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和多元效果获得了高度评价,值得推广。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亲如一家
  对于雍景园小学来说,组织学生外出游学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其求知的步伐已经迈向北京、重庆、武汉、香港、台湾等地。据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尹晓阳介绍,组织大规模、长时间的学生外出,考虑到各种突发因素,绝非学校及其教师能够承担的,必须有赖于家长团队的鼎力支持与精心筹划。
  以最近一次的台湾游学活动为例,它开展于六年级学生毕业前夕,在征得家长认可、校方同意和上级行政领导支持后,尹老师与班亲会开始了一系列筹备工作。例如,为了做好安全出行工作,他们向台办争取到每两名学生(共31名)配一名家长的配比签证(适当放宽了成人与儿童配比申请的要求),还特意咨询班上当律师的家长,拟定了《台湾之行家长授权书》;每个小组征集两名家长担当义工,负责照顾孩子与行程记录;利用出行前的周末时间,召集家长义工带领学生参观中山市博物馆,以提前演练;游学结束后,在家长们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对出行的所见所闻进行分组汇报。
  能够将一次游学活动圆满的进行下来,离不开雍景园小学的家校合作机制支撑,与建校十三年来所坚持的“家校深度合作”探索密不可分。在这里,来自不同年级、不同职业的家长代表组成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为学校管理工作出谋划策。而年级有级亲会,班级有班亲会,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顺畅。这种纵向的、清晰的家委会组织,构建起家校合作的坚实骨骼。
  在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方面,该校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各具特色的共育平台。“快乐篮球队”就是在级亲会支持下,由家长担任球队教练而诞生的,并且风雨不改地坚持了十多年;成立了广东省第一支全国闻名的亲子义工服务团队,不仅推动着整个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家校活动,还将爱和温暖播撒到社会各处;每学期,各年级都开展“中山四时丰物”“成长的足迹”“三溪村古村落的探究”等综合实践探索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策划,更有家长结成同盟,部分家长还提出了“小孩毕业,家长不毕业”的友谊宣言。
  综上可见,在“家校深度合作”的探索道路上,萦绕在雍景园小学及其学生家长之间的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一种文化的雏形。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呼吸与共
  家委会是学校民主管理不可或缺的组织,积极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可以直接推动班级建设更上一层楼。
  据德育处周拥军主任介绍,以他担任班主任的班集体为例,在建立之初就由家长自发报名并选最先报名的十一位家长来组成家委会。之所以决定挑选最先报名的十一位家长,一是根据家长人数的比例,二是便于表决时形成单数,少数服从多数。在家委会的统筹之下,他们开展了“以我的人生引领你的成长”为主题的家长百家论坛,家长与学生分享自身经历,有助于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与奋斗目标。家委会也常常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家长协助晚自习管理、校外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家长会的组织协调等,毕竟班主任的个人力量有限。因此,平常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有什么设想、计划,各位班主任都会向家委会征集意见。当然,并不是家委会通过的任何事情都能得到其他家长的支持,有不同看法时,班主任组织家长们就相关问题在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充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家委会负责引领舆论,并形成决议。
  (作者系《学校品牌管理》采编部记者)
其他文献
2015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于2016年2月在德国莱比锡揭晓,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选送的《订单——方圆故事》荣获金奖。这是时隔12年之后,中国作品再次问鼎“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订单——方圆故事》以一家书店的订单为主线,由吕重华写作、西安设计师李瑾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讲述陕西西安一家有着33年历史的民营书店——方圆工艺美术社的发展故事。  链接  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
期刊
生逢唐朝盛世的韩愈,自幼丧亲,由兄嫂抚养成人。年少时苦读,博览群书。一生四任国子学官,历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作为国家最高的教育管理者,在其任内,大力整顿国学、严格选拔学官,并且坚持每天会讲。在其担任四门博士的一年时间里,细心教授学生知识、传授学生学业,并广收平民子弟入学,在他的努力之下,唐朝开始有了从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现象。虽贬官潮州,但在潮州仍然有意识地自觉推行一系列教育措施,使得当时
期刊
回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走上校长岗位的女性,看看她们的品牌基因。  中国古代社会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女性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相夫教子,对女性的夸赞多为“贤妻良母”“持家有道”之类,女性的工作也多为耕田种地、织布缫丝。近代以来,受到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才逐渐有所改变。民国期间,许多优秀女性走进了从前难以进入的工作领域,包括教育领域,让我们一起回首第一批走上校长岗位的民国女校长们的历史浮沉。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需要教师转变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一批能够理解并适应这一要求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新课改中的先行者。他们不断创新尝试,以更好、更独特、更适合学生的模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凤茹,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二十多年来,她始终扎根教育第一线,潜心研究教材、勇于创新。特别是开展高效课堂以来,她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并率先实践,建立了适
期刊
于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其惨状无需多言,想必大家也非常了解。在这些不良现象令人痛心疾首的同时,学校教育首当其冲地遭遇了社会诘问。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为此建言献策,以期尽早抑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但多数聚焦在法制建设上。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其本身也是受害者,有如此极端行为多是长期积累戾气,未能得到有效疏导而成。那么,学校教育应该如何祛除校园戾气?本刊决定从校园环境建
期刊
课改名校长是如何读经典著作,并结合工作进行思考的?  有优秀的教师,才有优质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帕夫雷什中学之所以优秀,就在于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让教师们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引导他们沿着实践、读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前进,最终用共同的教育理念把全体教师团结成一个坚强的奋斗集体。如今我们的教师群体中出现了更多的80后、90
期刊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关注教师的家庭幸福,是使其成为幸福教师的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我们所说的教师幸福,也就是追求的职业幸福感,其实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作为一名教师,已经是满足了生理、安全两个层次需求了的。而社交需求,则成为了后面几个层次的基础。在这个层面,家庭的幸福,又是这一层
期刊
第五届全国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6年3月30日—4月1日,第五届全国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省宜宾市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全国教师培训机构发展联盟、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主办,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深圳市师资汇通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学校品牌管理》协办。  来自全国28省市5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学习、研讨、交流、分享!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授的主题报告“
期刊
推动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找准教师需求,“对症下药”。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沃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初中学校,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年轻教师居多,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5.9岁。为了解学校教师当前的专业成长状况,探求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策略,笔者在接手学校工作后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72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分析结果见下图)。通过调研,我们发
期刊
办好一所普通高中不易,办好一所县域普通高中尤为艰难。这是因为县域普通高中的校长,往往纠结于“分数”与“树人”之间,既感无力,又觉无奈。怎样寻求一条适合的突破路径?我和同事们在六年自主办学的探索实践中,致力于破解县域普通高中“分数”与“树人”的难题,在坚持让教育回归本源、不断挣脱应试倾向牵拉的过程中,把“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内化于一切教育环节中,确保“让每一个走进昌邑一中的学子都能梦想成真”的核心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