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何欣赏暴力美学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je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橄榄球运动正陷入一场巨大的伤病危机。今年3月,年仅24岁的旧金山淘金者队新秀线卫克里斯·波兰德宣布退役,原因是担心这项运动危及健康。到目前为止,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已为帮助退役球员治疗可致神经衰弱的伤病支付了10亿美元。
  每隔三四十年,NFL就会爆发一次重大伤病危机。1905年,大约20名球员在比赛中丧生。1930年,因太多球员受伤,美国橄榄球教练协会决定每年对球员的伤病情况进行一次调查。1968年,66名球员在球场上死亡或瘫痪,促使相关机构出台官方护具标准,发明了今天仍在被使用的硬壳塑料头盔。在过去5年间,许多学术人士指出,就算佩戴头盔,橄榄球运动员也很有可能患慢性创伤性脑病及其他心理疾病。
  在伤病的巨大阴影下,有人开始对橄榄球运动及其暴力方式产生信仰危机。但事实是美国人对橄榄球运动的信仰虽然偶尔动摇,却从未崩溃。
  美国人对橄榄球运动的信仰之源可追溯至19世纪的肌肉基督教徒运动。肌肉基督教徒们相信竞技比赛可以让人展现力量,认为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体育运动,年轻男子能够养成积极的性格特征。在当时,肌肉基督教徒们担心美国男子变“娘”,因而格外欣赏那些球员之间身体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最著名的橄榄球文化支持者。1905年,橄榄球运动遭遇重大伤病危机后,罗斯福提出“拯救橄榄球”的口号,并得到美国肌肉基督教信徒拥护。
  1893年,罗斯福在发表于《哈泼周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项运动属于我们这个充满活力与阳刚之气的民族,虽然它有轻微风险。如果因为有风险存在就想废除这项运动,那将是愚蠢、怯懦,毫无男子气概的行为。”罗斯福和其他倡导者都相信,只要加以合理限制,这项运动的暴力元素是健康而有益的。1986年,美国参议员亨利·洛奇甚至写道:“橄榄球球员之间的身体碰撞和伤病是我们民族征服世界所付出代价的一部分。”
  他们对橄榄球运动的信心与对球员受伤之漠视相生相伴。西奥多·罗斯福称,1905年大批橄榄球球员死亡原因在于相关机构管理失责,对规则的理解与遵守程度不够。1933年,美国橄榄球教练协会将球员受伤事件归咎于“领导不力”。1968年的伤病危机催生了防护性更好的头盔,而今天,这项运动的管理机构推出Heads Up Football项目,旨在教球员更合理的抢断姿势,让橄榄球运动变得“更好更安全”。
  但上述解决方案无法避免球员们在高速运动中相撞。任何管理机构、护具或技术,都不可能确保橄榄球员在比赛时免受创伤。
  自研究者发现橄榄球运动可能导致球员患慢性创伤性脑病以来,许多退役职业球员对NFL提起诉讼并索赔。考虑到职业橄榄球赛事年收入规模达到90亿美元,对NFL来说,些许赔偿算不上什么。NFL联盟更担心这项发现会影响美国母亲们对橄榄球运动安全性的信心。
  法理病理学家本内特·奥马鲁是最早发现橄榄球运动与慢性创伤性脑病之间关系的医生之一。在纪录片《习惯性否定的联盟》中,奥马鲁回忆了一位NFL联盟医生与他的对话。那位医生说:“本内特,你知道你的研究会造成什么影响吗?如果我们国家10%的母亲将橄榄球视为一项危险运动,那么这项运动就死了。”
  为了符合当初发明并推广橄榄球运动的肌肉基督教徒们的价值观,这项运动就得永远是危险的。这意味着那些身体与大脑遭受创伤的橄榄球员都将被遗忘。谁还记得前俄亥俄州立大学线锋科斯塔·卡拉乔治?他发短信告诉母亲说,脑震荡症状让他感到“尴尬”,随后自杀。谁又记得年仅25岁就自杀身亡的前高中橄榄球运动员约瑟夫·切拉奇?生前他备受慢性创伤性脑病折磨,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过去5年里,戴夫·杜森、雷·伊斯特灵和保罗·奥利弗等多名前NFL球员也先后自杀。
  美国人对橄榄球运动的信仰根深蒂固。在他们眼里,暴力并非橄榄球令人不幸的副产品,而是其流行至今,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只要橄榄球的信徒们继续认为这项残酷运动能够锻炼出伟大的美国男性,那么与过去一个半世纪相仿,未来将有更多球员因它失去生命和灵魂。
  译/黄一舟
其他文献
7月24日,郜林扔鞋砸球迷事件有了处罚结果,郜林被停赛5场,罚款25000元,辽宁队主场盘锦赛区被通报批评。随即,广州恒大俱乐部便认为处罚不公,表示将向中国足协提起复议上诉。这件事情从一发生,恒大方面便站在了郜林的立场上,严厉谴责辽宁队主场骂人行为,并利用媒体发声表示对郜林的支持,表现出一种“是男人都会这么做”的舆论。实际上,辽宁队主场谩骂声四起确实不对。足球本是健康的运动,却总充斥着污言秽语,这
恒大本赛季变数颇多,连续更换教练,满营的伤兵,加上争冠对手的强力引援,都使卫冕难度空前的大。可偏偏在赛季关键阶段,球队摊上大事了。中超第二十轮,7月18日的宏远主场,郜林无奈成了部分辽宁球迷“问候家人”的对象,直到比赛结束,忍无可忍的郜林向不依不饶追到球队大巴辱骂自己家人的球迷扔鞋。谈及足坛上球员与球迷的直面冲突,就不得不提曾经的曼联“国王”坎通纳,这货当时对恶语相向的球迷一脚怒踹,差点断送了自己
中超联赛第二十轮,辽宁宏运主场对阵广州恒大。这本来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什么看点的比赛:根据交战双方的竞技水平和过往的战绩来看,即使只有一个外援(这外援还是新来的)可以上场,恒大拿下辽足也只是时间问题。比赛也正是这样发展的,前20分钟,拜家里的渣网速以及倾盆大雨所赐,我几乎昏昏睡去。如果不是满场针对郜林的骂声清晰传来,我想我睡着也只是时间问题。在中超联赛,球迷在现场骂球员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鲜的是
不会有悬念。当中国跳水队又一次走上世锦赛赛场时,谁都知道他们会拿回最多的金牌。甚至不给外人留下一枚,也不会有人觉得惊讶。  就在前不久,国际游泳名人堂举行了最新一届的入堂仪式,新增的两位中国成员都来自跳水:名宿梁伯熙和奥运冠军劳丽诗。  对于前者,年轻人知道他的恐怕不多。回望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第一代跳水名将中,梁伯熙是位列前三的人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上但凡参赛就拿奖牌。1963年新兴力量
“在球员正式签约前,你不能因为他作出口头协议就期待过高。”这是詹姆斯对于小乔丹毁约事件的评价,或许也验证了NBA乃至整个职业体坛通行的一条规则,在白纸黑字签订书面合同之前,对任何口头承诺都不能太当真。从法律角度来看,口头承诺固然是订立合同的一种形式,但还是因其欠缺严谨而存在着很多制约。从实践情况来看,一般金额较低、内容较为简单的合同关系,可以依照口头形式订立。但如果金额较高或者内容比较复杂,那就很
他说他再也不想留洋了,回归的时候,张稀哲语气里充满着失落和疲惫。这一段的经历,从憧憬期待到咫尺天涯的遥不可及,再到梦想破碎之后接受现实,绝不是166天时间概念上的距离。回到北京国安,张稀哲和母俱乐部重新签订工作合同,据说就是在俱乐部食堂完成的,简单低调至极。俱乐部领导会用“孩子回来了”这种语气,听似温暖地轻松带过,然而,失落蔓延在各个层面上,不仅是张稀哲。这是发生在错误时间和错误对象的一次错误转会
听说有人提出一个名词——“不完全职业体育”,意思是有时候符合职业体育原则,有时候不符合。从常识而言,这让人很难理解,比如有人时而歇斯底里,时而温文尔雅,这可能该叫间歇性精神病,而不是叫间歇性正常人。但真正的职业体育之刻板,有时候也令人瞠目。2010年2月亚足联正式发函至阿德莱德联队,告知其主教练维德玛必须拿到澳大利亚足协和亚足联A级证书,方有资格注册成为亚冠联赛俱乐部主教练。阿德莱德2008年就打
社会的事情要社会来管,大众的事情要大众参与。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中,不大需要分清国家、政府和社会,甚至把这些当成同义词也无所谓。改革以后逐渐明白,“社会”这个概念包含和强调自立规章、自我约束的自治成分。譬如,体育协会的性质是民间社团,俱乐部是组织体育活动的社会机构,其中本不存在与“民”对应的官方、官员之说。体育生活化,管理社会化,是国家进步、事业发达的体现,也是中国体育过往几十年孜孜追求的美好愿景
林丹:刚刚斩获个人第十九个世界冠军的“超级丹”,你好,见信如面。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我先跟你分享一段我非常喜欢的文字。法国作家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是这样开头的:“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那时的面貌比起来,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段文字真的美妙,将一个男子的爱描写到了极致。我想把这段文字送给你。虽然
改变,道阻且长姬宇阳《东方体育日报》记者中超上海德比战的执法引发外界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宁的执法堪称楷模,建议中超据此统一执法尺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裁的执法简单粗暴,导致比赛很快失去悬念。紧接着的一轮联赛,恒大和上港的榜首大战,裁判执法尺度果然很难向马宁靠拢,郑智一次完全可以给红牌的铲球动作被姑息。包括周中的足协杯比赛,也出现一些明显误判。简而言之,中超裁判队伍的培养与球员的培养一样,是一项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