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本来应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艺术享受的,但当它成为一门“课” 后,很多老师的课频频出现 “走调”现象,如何上出学生喜欢的音乐课?这是终日萦绕我脑际的问题。我认为在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我们要放宽眼界,立足学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积极地整合、裁剪具体的课程资源,换言之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同时要重视常态课的研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表现,从中发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行为规律,打造一个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经过16年一线教学的历练,我思考、消化、提炼,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得到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有助于审视我们音乐教学,促使音乐教学进一步优化。
  感悟一:音乐要回归本质强化审美魅力
  讲到艺术的东西, 不管是语言还是音乐都离不开“美”。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要想使音乐课堂有魅力,必须在声音上狠下工夫。我们觉得,音乐课堂首先要感受到音乐的“美”,为追求美而学。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通过音响说话的语言,有它独特的句法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规律。要想让人听得懂,我们教师先要清楚,增强敏锐丰富的音乐感觉。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要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要随时在表演的感觉中,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动口、动手、动脑、动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他们听,让他们说,让他们演。
  我们的课堂是一个特定的舞台,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自主、自信,激发和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艺术讲究形象生动、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情有致,一定要以其本身独特的“美”的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现列举我的课堂实录;“又到了我们的音乐时光。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真诚地交流音乐。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音乐,也很喜欢音乐课。我知道有些同学因为感受不到音乐的味道,所以不太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是因为你没有听出味道来,没有走进音乐,大家注意是进步的‘进’,不是远近的‘近’。走到音乐里面去了,你就一定会喜欢音乐。”我用心地和学生在交流着。“今天我们来欣赏由我们班钱婧同学提供的《天路》,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这首歌。听后请你告诉我你的感受,请大家用心听。”一曲终了,大家有所触动。于是我让他们谈感受。有同学说:“青藏高原真美!”有同学说:“共产党对百姓真好,把温暖送到了西藏。”有同学说:“天路就是人间天堂里最美的路。”我顺势导情:“同学们听的真用心,讲的真好。我也很感动,感动于藏族歌手韩红真挚的演唱,感动于西藏翻天覆地的发展,感动于祖国的强大和美丽!”为了进一步在情感上启发和引导学生,唱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啊”时我深情地说:“那可是一凿一凿‘凿’出来的路啊!”当音乐唱到青稞酒和酥油茶会更加香甜时,我说:“酒还是那杯酒,茶还是那口茶,但是生活水平高了,心情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了。”接下来的歌曲哼唱和学词环节学生因为有了情感的寄托,声音也比以前好听多了,仿佛歌曲唱的就是他们的心声。
  感悟二:教育要关注学生托出学生主体
  这里用“托”而不是突或者凸,是我感觉在情感上要真正爱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由衷地陪着、推着孩子跋涉在学习的道路上。以前由于课堂上缺少人文,脱离生活、淡漠情感,加之教学中单调的模式、机械的过程、陈旧的手段、苍白的语言确实导致了不少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乐趣。事实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水平的限制,但教师凭经验教,学生就会被动地学,不会独立思考。音乐课一定要强调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才起指导作用。我们音乐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总希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一定音乐水平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优点,但是过多的包办代替,讲得多,容易养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了托出学生主体,教学过程要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为主线;所以我们要善于设计问题,多提一些开放的看似简单零碎,实质有多种价值取向的大问题小问题。问题其实就是过程和方法。 在“双基”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学生聆听、分析、感受、体验、表演、创编、讨论、评价,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热爱音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蕴含于那些随机的、潜移默化的、不露声色的问题里,所以我们要通过问题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交流、自信表现。
  感悟三:课堂要呈现多元生成新的目标
   现在的教学目标有两类,一类是预设的,一类是课堂生成的。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当中,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上面这节普普通通的平常课,若以严格的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无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自我感觉非常好,至少我和学生一起触摸到了心跳和感动,我们感到了音乐强大的魅力,收获了新的目标。有时过量的问答,看似活跃的热闹会显得课堂不够庄重,把学生欣赏的时间给挤占了,把课搞得破碎了,把教学过程搞得头绪纷繁了,而本课中我的教学语言不该讲的坚决不讲,该讲的则用心讲好。这些教学语言都是有感而发的,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然流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正如《中国音乐教育》主编吴斌老师所说,要重视音乐本质。跟游泳中学会游泳同理,在声音中学会声音是上好音乐课的可行渠道。在保证课堂安静的前提下,我适度加大音乐的音量,使音乐声声入耳,掀起情感波澜,达到育人的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倘若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学生厌烦,厌学就不难理解了。在情感目标方面,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自己要全身心热爱音乐、投入音乐,感动学生先感动自己,用我们的赤子之心引领学生触摸音乐,达成教学新目标。新课程没有规定模式,没有操作规范,我们可以任意探究,大胆实践,积极反思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成长,紧盯个体发展,给他们打造一个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相信我们音乐老师会在其间思想慢慢成熟,心胸渐渐开阔,技艺更臻完美,智慧不断生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享受音乐课堂的快乐惬意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符合初中篮球教学实际的课程教学计划,是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第一要务。在具体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中筛选出有利于实现篮球教学目标的部分并加以改造和创新,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健身性,简单易行,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一些误区和错误认识
期刊
一般看来,《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深入研究发现,《国语》所辑录的原本,是上古各国辑录名人言论用以教育贵族子弟的教科书,其性质相当于《论语》《短语》《管子》《世说新语》。《国语》的英文译名为《Discourses on the States》,而并未翻译为“History”,亦可作为证明。《国语.楚语上》记述,庄王派士亹做太子箴的老师,士亹就向申叔时请教,叔时告诉他说:“教之《春秋》,而
期刊
《数字化图像的设计和加工》一课,在需要分析图像的类型这一环节时,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按照通常的教学方法直接将需要的知识点讲授给同学门,而是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分类,而教师不加干预,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分类情况:有的学生就图像的内容进行分类,分为有人物的,有风景的等;有的学生发现图像占用的空间有大有小,那么他就这个标准去分类;还有的在放大图片的时候,发现有的图像放大变模糊,有的在放大时候不模糊,
期刊
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钢琴热。要求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其途径应该是广阔的,教师只要自己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难把创新教育渗透在钢琴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把握音色,提高儿童创新的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与语言的天然媒介都是听觉——声音,声音是为解释乐曲服务的。声音的可塑性是看不到、摸
期刊
新学期伊始,为了了解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的音乐学习状况,我对初一年级新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进行过调查。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认为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而喜欢当今流行的诸如周杰伦、任贤齐、羽.泉组合、 孙燕姿、王菲等歌星演唱的歌曲。就你想上的音乐课这一内容,很多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学生绝大多数唱流行歌曲……这些现象,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流
期刊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概述  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古老、最基本的元素,是数学大厦深处的两块基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的问题利用形来观察,揭示其几何意义;而形的问题也常借助数去思考,分析其代数含义,如此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
期刊
江苏作为高考的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不断改革,精益求精,取得了前瞻性的进展。就英语阅读而言,历观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有以下几个特点及趋势。  一、趋势分析  1、较大的阅读量:阅读词汇量逐年增大,最近几年高考大纲对考生生词的掌握量逐步加大,因为较大的阅读量对考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速度是一种有效的检测。  2、题材与体裁的多样化:题材包括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社会新闻、文化教育、人物传记、招聘广告、历史事
期刊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的教学要求:整体感知三种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三种图形,在常见的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他们的名称。  让学生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表象,教材安排的教学过程是:选择积木画图形——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出示标准的图形并交代名称——在常用的物体上找出图形的实例。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依赖于表象的支撑,操作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课堂从有效向高效的变革,原先的课堂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教育需求。本文将以导数为例,希望能在突破课堂的教学上有收益。  下面结合新教材高中数学选修1-1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节“瞬时变化率-导数”,谈谈新的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瞬时变化率-导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