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创客运动席卷全球的影响下,创客教育不断发展,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即以创新、实践、体验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就目前地理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集创新与实践为一体的创客教育越来越成为地理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种趋势。而创客教育与地理教学二者究竟如何融合,其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将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 创客教育的概述
实际上,目前所谓的“创客教育”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第一种是将“创客教育”看作“创客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从事创客的人才,利用互联网或者信息技术等方式过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修改、完善,进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创客的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创客空间、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提供丰富的专业设备来实现。另一种是将“创客教育”看作“创客式教育”,这就需要将创客运动提倡的“开放创新、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的教育理念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
这两种“创客教育”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有区别,但最后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两者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二者间是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的关系,在各学科进行创客式的教育可以更为广泛地普及创客运动为培养专门的创客人才打下基础,而创客人才陆续实现的良好成绩和成就又可以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对创客教育的关注,为各学科的创客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二、 创客教育在自然地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 宇宙中的地球
对于宇宙、太空,学生虽然陌生但也充满好奇。学生需要掌握的也只是对天体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自主选择宇宙中的任一天体,通过查找资料制作成海报,最后在全年级展示、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即实现了自我创新、创造也可以共享到其他同学的成果,教学效果会比教师单纯的课堂讲授要好得多。
学习太阳系的结构时,学生通过制作太阳系行星的模型可以直观感受到行星的体积和表面形态等,从而进行比较和分类,更好的理解太阳系结构。在学生完成模型制作后,可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提问:
(1)按顺序排列行星,并进行分类;
(2)观察模型,谈谈冥王星被降级矮行星的理由。
(二)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教材在编排时是逐个要素单独讲解的,这就给学生导致了错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往往不够。在中图版必修一的教材里有一个课题的学习设计,是要求学生画出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琏,其目的也是为了强化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将教材的这个课题进行一下变形,采用学生喜爱的剧本创作的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创客教育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形式,以几个地理要素为主人公创作剧本,故事中要体现某自然要素变化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学生在剧本的创作、表演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自我创新的机会,为传统的教学课堂增添新意。
三、 创客教育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 人口
人口增长这部分内容在中图版教材里用了很多图来辅助教学,但学生却常常会因为图标过多而将知识弄混弄乱,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图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课堂里融入创客教育,让学生根据课本上芬兰人口变动的材料来绘制芬兰人口四个阶段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曲线图,再根据曲线图来判断其人口增长对应的阶段并写出阶段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画过了图以后再碰到同样的曲线图就能比较轻松地来解读,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知识。
在学习人口迁移的知识时,给学生一个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创客活动的机会——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完成调查报告。学生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可对其提出以下要求:
(1)收集至少三代家族成员的名单,制定调查计划;
(2)调查家族成员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迁移原因、受教育程度及生活水平;
(3)以一代人为单位,绘制家族人口迁移路线图。
(二) 交通
新课标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这节内容开展教学的活动建议是: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这个活动也非常适合应用在创客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中,在让学生模拟设计前,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和掌握基础知识。
案例引导:
如果让你为某地区进行交通线路设计,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青藏铁路为例)
(1)影响交通运输线有哪些共同性的区位因素?
(2)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
四、 结论
本文从创客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地理教育,把创客教育思想融入地理教学的设计中,探究创客教育与地理教学间有机融合的模式。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意义: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形式,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一贯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发生一种结构与性质的变化;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地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另一方面是实践意义:此研究可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尝试将创客教育引入地理课堂,从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充分挖掘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满足地理学习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A].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5.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A].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
[3]黄荣.教育传播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莹,廣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石岩中学。
i-language:AR-SA’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 创客教育的概述
实际上,目前所谓的“创客教育”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第一种是将“创客教育”看作“创客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从事创客的人才,利用互联网或者信息技术等方式过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修改、完善,进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创客的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创客空间、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提供丰富的专业设备来实现。另一种是将“创客教育”看作“创客式教育”,这就需要将创客运动提倡的“开放创新、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的教育理念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
这两种“创客教育”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有区别,但最后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两者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二者间是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的关系,在各学科进行创客式的教育可以更为广泛地普及创客运动为培养专门的创客人才打下基础,而创客人才陆续实现的良好成绩和成就又可以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对创客教育的关注,为各学科的创客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二、 创客教育在自然地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 宇宙中的地球
对于宇宙、太空,学生虽然陌生但也充满好奇。学生需要掌握的也只是对天体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自主选择宇宙中的任一天体,通过查找资料制作成海报,最后在全年级展示、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即实现了自我创新、创造也可以共享到其他同学的成果,教学效果会比教师单纯的课堂讲授要好得多。
学习太阳系的结构时,学生通过制作太阳系行星的模型可以直观感受到行星的体积和表面形态等,从而进行比较和分类,更好的理解太阳系结构。在学生完成模型制作后,可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提问:
(1)按顺序排列行星,并进行分类;
(2)观察模型,谈谈冥王星被降级矮行星的理由。
(二)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教材在编排时是逐个要素单独讲解的,这就给学生导致了错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往往不够。在中图版必修一的教材里有一个课题的学习设计,是要求学生画出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琏,其目的也是为了强化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将教材的这个课题进行一下变形,采用学生喜爱的剧本创作的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创客教育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形式,以几个地理要素为主人公创作剧本,故事中要体现某自然要素变化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学生在剧本的创作、表演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自我创新的机会,为传统的教学课堂增添新意。
三、 创客教育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 人口
人口增长这部分内容在中图版教材里用了很多图来辅助教学,但学生却常常会因为图标过多而将知识弄混弄乱,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图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课堂里融入创客教育,让学生根据课本上芬兰人口变动的材料来绘制芬兰人口四个阶段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曲线图,再根据曲线图来判断其人口增长对应的阶段并写出阶段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画过了图以后再碰到同样的曲线图就能比较轻松地来解读,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知识。
在学习人口迁移的知识时,给学生一个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创客活动的机会——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完成调查报告。学生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可对其提出以下要求:
(1)收集至少三代家族成员的名单,制定调查计划;
(2)调查家族成员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迁移原因、受教育程度及生活水平;
(3)以一代人为单位,绘制家族人口迁移路线图。
(二) 交通
新课标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这节内容开展教学的活动建议是: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这个活动也非常适合应用在创客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中,在让学生模拟设计前,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和掌握基础知识。
案例引导:
如果让你为某地区进行交通线路设计,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青藏铁路为例)
(1)影响交通运输线有哪些共同性的区位因素?
(2)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
四、 结论
本文从创客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地理教育,把创客教育思想融入地理教学的设计中,探究创客教育与地理教学间有机融合的模式。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意义: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形式,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一贯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发生一种结构与性质的变化;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地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另一方面是实践意义:此研究可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尝试将创客教育引入地理课堂,从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充分挖掘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满足地理学习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A].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5.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A].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
[3]黄荣.教育传播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莹,廣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石岩中学。
i-language:A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