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水墨破界及问题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qing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现代美术思潮激发下的“现代水墨”、 “抽象水墨”运动,到90年代的“实验水墨”运动,再到2000年以来的“新工笔”、“新水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在近40年时间里始终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自觉、自洽的问题,面临着积极融人全球化的问题.今天,延续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创作者,往往是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思想状态,且欠缺探索精神,很容易坠入固有的视觉和语言形式的陷阱;经历过“现代水墨”、“实验水墨”概念洗礼的艺术家,以水墨为名,意在推出将中国画学精神与西方当代艺术观念融合、并置的“当代水墨”,其国际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更为年轻一代的创作者在“新工笔”、 “新水墨”的概念下另辟蹊径,不再过于纠结水墨语言的文化身份属性问题,而是专注于描绘和表现画面的图像性和观念意识,尽管他们已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后来者也很容易在不觉间陷入这些新的视觉形式的困境.
其他文献
岑参边塞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包括立功边塞的报国豪情、浓重的思乡思亲之情和送别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岑参两出边塞为时间线,梳理其边塞诗中三种主要情感的具体体现,认为其情感成因是受传统边塞诗歌情感、时代因素及个人经历的影响.岑参边塞诗情感在边塞诗发展进程中的价值与意义包括:拓展了传统边塞诗歌情感内涵,情感表达既有现实性又具有浪漫色彩;开拓了唐及之后边塞诗的情感书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