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使用逐渐增多,为了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多年来从事机械设备管理经验,针对现实中建筑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 维护与保养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已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建筑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质量是工程机械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内部零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工程机械应有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被破坏,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机械的工作效率都显著下降,甚至会造成某些总成和零部件的永久性伤害。本文就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系统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马虎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设备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原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的建筑产业格局,随着建筑行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国有、股份、外商、外企并存的产业新格局。老的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地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隐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3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当前,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散兵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执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1.4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修代养”现象。平时不注重保养设备,有故障时就修一修,再继续使用。
1.5某些现场设备管理者的经济意识薄弱,不按说明来维持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切实际,不能正确指导施工生产。
二、提高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方法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 要切实加强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工作岗位。各种机械都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三定”制度,把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等各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人,做到台台有人管,人人在专责,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加强其责任感,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单机核算帐目,进行成本分析,加强经济核算。 企业应加强设备的单机、机组核算,对每台设备应建立核算卡,对租金、燃油、电力消耗、维修费用登记造册,逐一核算,对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做到心中有数。 设备使用单位,应有人负责记录设备使用数据,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础资料收集,了解设备完成单位的产量、所需的动力、配件的消耗及其运杂费用的开支情况,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依据项目工程的特点,对机械使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以利于随时调整施工机械用量,减少费用开支。对项目租用的施工设备,随时考察其使用效果并做出评判,及时调整使用方案,以求达到项目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2.3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提高机械完好率。 应设置机械设备安全员,负贵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价,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机械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检查,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2.4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专业管理同全员管理相结合。 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的排除及报告基本知识,教育大家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检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且上岗人员应得国家考核颁布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
2.5确定合理的维护与保养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现场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现场维护与保养组织,合理的组织形式应按施工实际情况而定,当工程规模较大或较长时,可设置临时维护与保养班组,负责该工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当工程量较小或工期较短或工点分散时,可设置工程维护与保养机动车,组织流动班组进行巡回保养。三、结论 建筑工程中的设备管理也应尽快适应房地产产业结构的变化,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结合国家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加以消化和吸收,使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同国际接轨,以适应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管理人员应做到“设备合理使用、保养到位、维修可靠、核算真实、记录完整”,那么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一定会大大提高,从而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競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黎安明:浅谈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操作;智能建筑 与城市信息,2007.8
2、郑国伟等: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手册,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 维护与保养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已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建筑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质量是工程机械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工程机械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内部零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工程机械应有的静平衡和动平衡被破坏,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机械的工作效率都显著下降,甚至会造成某些总成和零部件的永久性伤害。本文就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系统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马虎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设备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原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的建筑产业格局,随着建筑行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国有、股份、外商、外企并存的产业新格局。老的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地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隐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3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当前,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散兵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执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1.4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修代养”现象。平时不注重保养设备,有故障时就修一修,再继续使用。
1.5某些现场设备管理者的经济意识薄弱,不按说明来维持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切实际,不能正确指导施工生产。
二、提高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方法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 要切实加强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工作岗位。各种机械都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三定”制度,把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等各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人,做到台台有人管,人人在专责,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加强其责任感,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单机核算帐目,进行成本分析,加强经济核算。 企业应加强设备的单机、机组核算,对每台设备应建立核算卡,对租金、燃油、电力消耗、维修费用登记造册,逐一核算,对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做到心中有数。 设备使用单位,应有人负责记录设备使用数据,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础资料收集,了解设备完成单位的产量、所需的动力、配件的消耗及其运杂费用的开支情况,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依据项目工程的特点,对机械使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以利于随时调整施工机械用量,减少费用开支。对项目租用的施工设备,随时考察其使用效果并做出评判,及时调整使用方案,以求达到项目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2.3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提高机械完好率。 应设置机械设备安全员,负贵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价,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机械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检查,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2.4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专业管理同全员管理相结合。 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的排除及报告基本知识,教育大家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检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且上岗人员应得国家考核颁布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
2.5确定合理的维护与保养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现场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现场维护与保养组织,合理的组织形式应按施工实际情况而定,当工程规模较大或较长时,可设置临时维护与保养班组,负责该工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当工程量较小或工期较短或工点分散时,可设置工程维护与保养机动车,组织流动班组进行巡回保养。三、结论 建筑工程中的设备管理也应尽快适应房地产产业结构的变化,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结合国家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加以消化和吸收,使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同国际接轨,以适应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管理人员应做到“设备合理使用、保养到位、维修可靠、核算真实、记录完整”,那么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一定会大大提高,从而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競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黎安明:浅谈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操作;智能建筑 与城市信息,2007.8
2、郑国伟等: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手册,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