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道路交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必须为社会公众随时随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种方式的交通出行服务。近年来,各类交通信息机电系统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支撑体系,成为道路管理、交通监测与应急指挥处置、社会公众出行服务、通行费收缴等业务所依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由于高速公路不间断运营、道路运输安全要求高,且一旦出现大规模拥堵、事故等情况,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热点,而信息设备种类多样、技术构成复杂,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或设备部件的故障可能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在信息机电管理和生产实际中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保障压力。面对这种要求,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权属单位中提出了高速公路信息机电系统6S管理概念。“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为基础性的6S工作落实,能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
为了扎实贯彻和执行好山东高速机电系统6S管理理念,通过6S管理夯实信息机电维护管理工作基础,建成管理基础有支撑、专业应用设计建设有水平、综合评价有保障的完整体系,泰曲路管理处几年来在6S理念应用和实践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和有益的探索,并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制定和落实6S管理规范、制度,注重执行力建设
为保证信息机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泰曲路管理处首先结合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将现场管理纳入制度范围内,使各制度相互补充,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围绕信息机电管理重点领域和重点设施(场站、设备),制定了收费系统、收费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供用电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五个个子系统的6S管理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分别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要素要求,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清点、巡查、整理整顿、清洁、点检方法及要求等逐一细化,并制定了设备点检表,统一了设备标识铭牌。
最后,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制定了内部检查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流程,完善了6S管理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使6S管理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活动。
二、在6S管理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思想,注重事前预防
根据公路信息机电管理的特点,管理处将6S管理作为防范信息机电系统故障风险的重要手段,将管理实施的着力点放在事前预防、隐患反馈和持续改进上。因此,在6S实施过程中,采用全面风险分析的方式对信息机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风险源、风险评估进行辨识分析,将6S管理实际操作与风险内控相结合,使6S管理成为预防信息机电风险的经常性措施,并通过加强沟通和反馈,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预防体系。
针对这一要求,管理处将“清扫”作为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并将其作为6S管理的主要实施和控制环节。“清扫”的主要工作是完成设备“点检”,保证信息机电系统设备和工作环境整洁。通过這一环节,能够清除电子设备内部灰尘,减少机械设备磨损,查检线路、油路情况。由于多数机电设备在室外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灰尘、湿度、温度等难以像室内得到有效保证,所以“清扫”工作能够有效防范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或线路、油路老化造成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率。
通过以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为着眼点,对已有问题做到“亡羊补牢”,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有效实现了风险源的内部控制。
三、将6S管理与“三全”管理结合,注重精细化
管理处认为,6S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管理活动,必须坚持与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三全”管理)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应用以上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这就要求在实施6S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6S管理与山东高速其它管理手段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这具体有三方面要求:
一是不疏忽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质量责任,做到全面管理;
二是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
三是动员和发挥所有涉及岗位、人员参与到系统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
为此,泰曲路管理处在充分理解以上管理理论要求的基础上,以6S管理作为整个信息机电最基础的管理活动,在其基础上利用IT服务管理实践的思想建立企业IT运维管理的流程与方法,应用和实施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ITIL,形成了涵盖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IT运维机制,更好地向各业务提供有质量保证的IT服务。
从另外一个角度,作为基础管理活动,6S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具备明确的可操作性和精细性,因此,必须将其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贯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这同样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措施规定细致,6S各要素要落实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标准,如何检验效果要明确、细致;
二是质量控制细致,各要素开展时要有标准的内控质量记录和程序文件记录,方便核查;
三是要易于操作,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提高效率。
为此,泰曲路管理处针对6S管理各要素和各信息机电系统(设备)制定了从外观、内部除尘、工作环境清洁、设备点检、线缆整理、巡查记录等明确规范,以此来提高巡查效率和作业标准化程度。
通过6S管理,不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队伍素养,同时在活动中集中了群众智慧,形成了备品备件库“三勤五防工作法”(即勤查、勤看、勤整理,防火、防盗、防锈、防潮、防鼠)、“联合巡查工作法”(电工每日进行巡查,专业技术人员每周巡查调整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电工每日进行联合巡查)、以及“违规通知”等经验做法。这不仅使得普通员工更容易掌握管理要领,明确工作目标,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形成了追求卓越、精益的氛围,也使得管理处的机电设备完好率在山东高速组织的年度考核中逐年提高。
作者简介:范学军(1972—),男,山东泰安人,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泰曲路管理处信息分中心主任,从事信息机电管理方面的工作。
由于高速公路不间断运营、道路运输安全要求高,且一旦出现大规模拥堵、事故等情况,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热点,而信息设备种类多样、技术构成复杂,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或设备部件的故障可能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在信息机电管理和生产实际中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保障压力。面对这种要求,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权属单位中提出了高速公路信息机电系统6S管理概念。“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为基础性的6S工作落实,能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
为了扎实贯彻和执行好山东高速机电系统6S管理理念,通过6S管理夯实信息机电维护管理工作基础,建成管理基础有支撑、专业应用设计建设有水平、综合评价有保障的完整体系,泰曲路管理处几年来在6S理念应用和实践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和有益的探索,并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制定和落实6S管理规范、制度,注重执行力建设
为保证信息机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泰曲路管理处首先结合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将现场管理纳入制度范围内,使各制度相互补充,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围绕信息机电管理重点领域和重点设施(场站、设备),制定了收费系统、收费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供用电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五个个子系统的6S管理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分别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要素要求,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清点、巡查、整理整顿、清洁、点检方法及要求等逐一细化,并制定了设备点检表,统一了设备标识铭牌。
最后,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制定了内部检查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流程,完善了6S管理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使6S管理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活动。
二、在6S管理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思想,注重事前预防
根据公路信息机电管理的特点,管理处将6S管理作为防范信息机电系统故障风险的重要手段,将管理实施的着力点放在事前预防、隐患反馈和持续改进上。因此,在6S实施过程中,采用全面风险分析的方式对信息机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风险源、风险评估进行辨识分析,将6S管理实际操作与风险内控相结合,使6S管理成为预防信息机电风险的经常性措施,并通过加强沟通和反馈,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预防体系。
针对这一要求,管理处将“清扫”作为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并将其作为6S管理的主要实施和控制环节。“清扫”的主要工作是完成设备“点检”,保证信息机电系统设备和工作环境整洁。通过這一环节,能够清除电子设备内部灰尘,减少机械设备磨损,查检线路、油路情况。由于多数机电设备在室外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灰尘、湿度、温度等难以像室内得到有效保证,所以“清扫”工作能够有效防范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或线路、油路老化造成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率。
通过以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为着眼点,对已有问题做到“亡羊补牢”,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有效实现了风险源的内部控制。
三、将6S管理与“三全”管理结合,注重精细化
管理处认为,6S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管理活动,必须坚持与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三全”管理)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应用以上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这就要求在实施6S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6S管理与山东高速其它管理手段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这具体有三方面要求:
一是不疏忽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质量责任,做到全面管理;
二是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
三是动员和发挥所有涉及岗位、人员参与到系统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
为此,泰曲路管理处在充分理解以上管理理论要求的基础上,以6S管理作为整个信息机电最基础的管理活动,在其基础上利用IT服务管理实践的思想建立企业IT运维管理的流程与方法,应用和实施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ITIL,形成了涵盖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IT运维机制,更好地向各业务提供有质量保证的IT服务。
从另外一个角度,作为基础管理活动,6S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具备明确的可操作性和精细性,因此,必须将其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贯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这同样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措施规定细致,6S各要素要落实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标准,如何检验效果要明确、细致;
二是质量控制细致,各要素开展时要有标准的内控质量记录和程序文件记录,方便核查;
三是要易于操作,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提高效率。
为此,泰曲路管理处针对6S管理各要素和各信息机电系统(设备)制定了从外观、内部除尘、工作环境清洁、设备点检、线缆整理、巡查记录等明确规范,以此来提高巡查效率和作业标准化程度。
通过6S管理,不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队伍素养,同时在活动中集中了群众智慧,形成了备品备件库“三勤五防工作法”(即勤查、勤看、勤整理,防火、防盗、防锈、防潮、防鼠)、“联合巡查工作法”(电工每日进行巡查,专业技术人员每周巡查调整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电工每日进行联合巡查)、以及“违规通知”等经验做法。这不仅使得普通员工更容易掌握管理要领,明确工作目标,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形成了追求卓越、精益的氛围,也使得管理处的机电设备完好率在山东高速组织的年度考核中逐年提高。
作者简介:范学军(1972—),男,山东泰安人,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泰曲路管理处信息分中心主任,从事信息机电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