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对早期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对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RPR/TRUST)转阴率的疗效。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OS)评估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分析患者RPR/TRUST转阴率。

结果

共纳入14个病例对照研究1 160例梅毒患者,联合组585例,单用组575例。结果显示,联合组血清RPR/TRUST转阴率明显高于单用组[OR=3.70,95% CI(2.71,5.06),P < 0.001]。按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OR=3.68,95% CI(2.26,5.98),P < 0.001]、6个月[OR=3.11,95% CI(2.26,4.27),P < 0.001]及12个月时[OR=4.35,95% CI(2.81,6.73),P < 0.001]RPR/TRUST转阴率均高于单用组。

结论

与苄星青霉素相比,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能更有效地促进血清RPR/TRUST转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RNA(miR)-125a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用白细胞介素(IL)-23干预处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24 h后,分为miR-125a组和miR-NC组,分别转染miR-125a过表达质粒和过表达对照质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两组转染后0、24、48、72 h HaCaT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24 h两组miR-125a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凡士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背部剃毛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62.5 mg每天1次,连续6 d,凡士林组小鼠涂抹等量的凡士林软膏;治疗组小鼠在第1、4天予尾静脉注射1.5 × 106个MSC。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874位点(rs2430561)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FN-γ血清水平与带状疱疹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于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收集74例带状疱疹患者血液样本,40例健康对照血液样本。采用PCR重测序法检测受试者rs24305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受试者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