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专生学习责任心的人文教育探讨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责任心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大专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学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是培养大专生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也是进行学习责任心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分析大专生学习责任心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    键   词]  大专生;学习责任心;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57-01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责任心亦称为学业责任心或学业责任感,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责任心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学习责任心缺失是当前大专生学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原因。学习责任心教育有利于大专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业成就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人文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专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这样必将增强其学习责任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二、大专生学习责任心及人文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大专生大多既缺乏文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少熟练的专业技能,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目标不明,普遍存在学业倦怠现象;自控能力较差,人格残缺,心理脆弱,无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交流沟通,言不由衷,逻辑性不强,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较少自主涉猎人文学科,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知识来源以课堂为主且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理想,自我效能低下,在学习压力下知难而退,教师、家长教育方式方法欠妥。大专生人文素质和学习责任心教育亟待加强。
   责任就是明确并忠实履行自己和关系他人的义务,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尽心竭力地完成任务。关键时刻能义无反顾,工作学习精益求精,并对事业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担当的人做事从不推诿拖沓,也不怨天尤人,为人不仅能同享阳光,更能共担风雨。学习责任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和义务,并履行学生角色的心理倾向。时代要求大学生具有胸怀天下、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使受教育者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理想人格,提升精神境界。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求“善”和求“美”,而科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求“真”。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坚实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强力支撑。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文以治国,理以强国。人文精神是安身立命之基,立国治国之本,也是培养学生理想人格、责任担当的重要途径。不言而喻,也是培养大专生学习责任心的必由之路。
   三、大专生学习责任心人文教育的途径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在以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专生责任心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一)以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
   美国在强调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提出“责任公民”的概念,注重培养青少年遵守規则、信守诺言的社会责任。首先要不断加强责任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教育学生人生就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应该在风雨中奔跑,泪水中成长,拼搏中展望,面对学习应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材建设。思想政治课是大专院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教材是重要载体。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需要教材与时俱进,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将责任教育的内容融入经过系统设计的实践活动之中,注重人文关怀,并将其转化为学生情感、生活、学习、就业的动力。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进行人文教育,还要加强学习管理,深化职业教育,构筑培训平台、竞赛平台、合作平台。教师要进行学生创业技能指导,弘扬“工匠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增强岗位适应,助力实现人生梦想。
   (三)加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读经诵典,受益匪浅。古代仁人先贤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又有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还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高尚人格。人以诚信修德,学校要开展践行诚信承诺书和诚信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诚信考试,诚信上网,诚信借贷。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情,增强不忘初心、负重前行的责任意识。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他们的师德状况、教学水平、人格特征,尤其是工作责任心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大专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时代特征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
   (五)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教育合力
   研究认为,父母的责任心对子女有直接影响。同时,社会风气、大众传媒、同辈群体、教育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也影响学生责任心的形成与发展。大专生的学习责任心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专院校更有责任统筹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浮华时世的责任教育使命[J].教育科学研究,2015(11).
   [2]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学,2017(9).
其他文献
[摘 要] 想象和联想力是展现学生写作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更利于他们对事物形成清晰的认识,成为丰富中职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树立良好的联想与想象力培育目标,对学生作文开展个性化指导,为全面提升中职语文写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想象力;写作素养;联想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推向纵深发展,基本形成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创新创业实训竞赛、创新创业孵化的链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但也存在创新创业竞赛功利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创业项目市场转化难等诸多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构建起全
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变化多端,微探究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围绕微问题的探究而开展知识建构的活动,它以微问题、微任务为教学的突破口,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新的教
[摘 要]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应该拒绝浅薄。然而,中职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对阅读体验感受不深。究其原因,是阅读教学中没有学生体验到文本的价值。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度体验基础之上。对如何让体验式教学运用到中职语文课堂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体验式教学;情感阅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阅读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还能改善个人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阅读能力应当是与文学沾边的学科特有的领域,在学校中应当
物理学式反应世界本质规律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源于生活,但是由于抽象度较高,反而成为了一些学生的学习难点,特别是在进入高中以后,物理学的难度和深度都进行了较大的提升,在
一、析教材rn《致橡树》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爱情诗.舒婷的《致橡树》是一篇向传统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是一曲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诗篇
数学不仅是一门普通应试学科,也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的体现,数学中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于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还可以应用其他学科,而且在出身社会之后解决
[摘 要]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写”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以模板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非但无法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写作知识,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在这样的写作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无法将其所学的写作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中。针对这一情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