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x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改革走到今天,从兴奋、茫然逐步转为沉静的理性。我们可喜地看到,在这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勇于尝试,钻研新法,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是,有些常规课、公开课甚至是示范课违背了教学的规律,游离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到底,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呢?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把握精选视点、立足文本、注重有效这几个原则。
  
  一、精选视点
  
  这里的“精选视点”是指教学中精心选择一个切入口,在课文复杂的内容和头绪中,力求用简明的思路,高屋建瓴,牵一发而动全身,把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篇课文要解读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主次不分,无所轻重,即使讲得再全面再细致,也难免让学生“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因此,每一个执教者,每备一节课,都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看清文章的来龙去脉。理解了教材后,再从复杂多样的事物中,从头绪众多的问题中,精选视点,抓住本质,提炼深邃的思想、凝练的内容,确立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讲出简单、集中、生动的好课。这就如同抽丝剥茧,只要能找到关键的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终得到茧。一个好的视点可以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起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功效。
  精选视点,可以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将课文分析的各环节组成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凭借这把“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钥匙,去探究文章的奥妙。只要教师对教材理解到了“以神遇,而不目视”的程度,自然就能言简意赅,抓住要领,深入分析,游刃有余,学生才能随你的“刀刃”在课堂里活跃地畅游。
  
  二、立足文本
  
  “立足文本”是说,语文阅读教学要将文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研读文本,课堂应该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
  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都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去挖掘蕴藏在课文中的美,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律动的场所。可是许多情况下,我们有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新课改”的招牌下,不注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只是浮光掠影,生字新词也没作深入的理解领悟,却抛开文章主旨做许多看似相关实则无用的探讨、引申和发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课文是“例子”,是传授课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凭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文阅读的积累,离不开老师课堂教学的引导。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去咀嚼文字,品味语言,领悟情感。文本永远是解读的根本。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醒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课堂教学不要打水漂”。她还谦虚地说自己在钻研教材上,“且不说深与浅,就是‘准’也十分困难”。钱梦龙先生也说:“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味儿来,才决定怎么去教。”这些都说明,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立足点,离开文本语言学课文就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应让学生捧起书来,进入文字的世界。
  
  三、注重有效
  
  “注重有效”就是教学没有任何的花架子,课堂环节和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在课堂上给学生实在的训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教学。
  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曾提出三实:真实、扎实和朴实。“真实”指教学态度不作假,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扎实”指教学方法不搞形式主义,学生要学得实在;“朴实”指教学风格不浮夸,让学生确有所得。做到了这三点,也就能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了。
  可我们看到的是,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对教学形式的探索可谓层出不穷,教师想方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运作。有人总结语文课已经形成四大模式:满堂电,满堂练,满堂论,满堂演。
  钱梦龙老师曾这样描述:在一些展示课上,执教老师为了张扬“人文性”增大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于是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正反方辩论,一会儿课本剧表演,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用华东师大郑金洲教授的话来概括上述现象则是:无效的互动多了,有效的互动少了;虚假的互动多了,真实的互动少了。
  列宁说,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会走向谬误。课改是千万个普通教师的共同重任,对待新课标的正确态度应是“常化”、“人化”。真心希望语文阅读教学能少一点花样,多一些务实,铅华洗尽,回归本色。
  
  李娟,教师,现居湖北武汉黄陂。
其他文献
技术开发中心的小费工程师因为月度奖金问题,与他的主管发生了多次争执。最后发展为争吵,谁也不服谁。于是,他的主管欲炒掉小费,并出了一份书面的通知给小费,让小费立即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办理辞退的相关手续。  小费非常恼火:既然你扣我的奖金,就应该主动向我说清楚,有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善,同时我有知情权。你为什么暗箱操作,等拿到工资后才知道我被扣奖金?  最后,小费满怀愤怒地来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投诉,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说的“背景”含义之一: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中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我对近年来“应试”作文的话题材料文字,也深有同感。因此,笔者在此借用“背景”二字,我们姑且把应试作文命题材料的文字称作“背景文字”。  这样的文字材料多用于“话题”作文的命题,亦或是材料兼话题的命题。而且,这种命题方式持续很多年,至今仍在延续,不断更新、完善,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且这些背景文字的内容异彩纷呈
题目:当x取什么值时,3x/x 2÷x-2/2x-3有意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