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DA软件建模方法的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47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整合系统资源,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化利用。MDA方法以建模行为驱动软件开发全过程,致力于提高软件开发的重用性、互操作性及可维护性。该文通过对基于MDA的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研究,阐明了MDA软件开发的建模过程,分析了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其业务工作流,为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快速搭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MDA;协同业务管理;模型驱动架构;软件建模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085-03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of university cooperative business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system resources to achieve rationalization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by means of cooperators’ interaction. MDA employs the act of modeling to impel the whol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which aims at improving the reusability, mutual oper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By studying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of university cooperative business based on MDA,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of modeling of MDA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nalyses the framework and the business workflow of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of university cooperative business, which establishes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apid building of the platform.
  Key words: MDA; cooperative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software modeling method
  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全面推进,现有的高校信息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需求。 “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此类高校信息管理子系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各部门的内部办公效率,但由于各子系统在业务系统、技术架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子系统之间相对孤立,彼此之间协作较少或全无沟通,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共享与全面合理的利用[1]。
  基于MDA的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以数字校园为基础,整合高校各子系统中分散的异构数据,采用MDA技术业务建模,搭建业务与技术分离的集成信息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个人日常业务处理,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快速构建个性化管理平台,也可以与平台其他用户协同办公,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及合理化利用。
  1 MDA软件建模方法
  模型驱动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是一种基于模型驱动技术的软件开发框架,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方法,MDA方法着眼于系统建模和系统架构的设计。MDA通过可视化建模语言对系统业务逻辑建模,将其与特定技术平台相分离,从而更大程度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有效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2]。
  基于MDA的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以系统建模为驱动,将系统模型分离为平台无关模型(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PIM)和平台相关模型(Platform Specific Model,PSM),两类模型之间可依据特定转换规则相互转换,以应对不断变更的需求关系,实现业务逻辑与具体技术无关,其具体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业务逻辑层用以描述系统的具体业务流程及其逻辑关系;PIM层是对上述业务层的高层次抽象,可通过扩展UML建立领域模型,对系统涉及业务行为和领域元素建模,实现对业务流程中相关的角色、功能包、活动用例、活动状态等实体对象的描述;PSM层是由PIM层建模后转换而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平台模型,是针对用户选择的技术、平台及系统量身定做的平台相关模型。MDA方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首先采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系统业务流程及其逻辑关系进行PIM平台无关建模,然后将其依据特定系统平台及其实现语言的映射规则和转换准则转换成PSM平台相关模型,最后由生成工具自动生成应用程序代码及相应测试框架[3]
  本文的研究中,采用基本的三层架构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复用性,所谓的三层架构分别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由于每一层使用的实现技术不同,因此需要完成三个PSM建模,每个PSM模型对应于其中一层。数据访问层需要一个PSM数据库,可通过关系模型描述;中间业务层的EJB- PSM可以采用UML变体语言创建描述;面向用户的表示层,其对应的Web-PSM则可以采用UML扩展语言创建,其转换过程如图2所示。
  其中,关系PSM展示了应用程序数据持久性的关系,用于完成系统中PIM类对应关系表的建立;EJB-PSM是处理业务、事务、安全、持久性的中间层模型,可以完成系统中各个生成组件对应EJB组件模型的建立;Web-PSM则用于实现系统中UI组件的定义,完成系统UI界面中预期实现功能模块以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4]。   需要指出的是,从PIM到PSM的自动生成过程有时并不理想,此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平台的特性对PSM进行适当的修正,并将修改结果反馈给PIM,以保证PIM与PSM的一致性。此外,在详细设计阶段还可以对初期建立的PSM模型加以精化,以提高后期生成代码的质量。
  2 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相关研究
  协同管理平台(Cooper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CMP)是将分散的异构数据信息整合起来,通过团队的统一管理和成员间分工明确的协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化高效利用。协同管理平台最重要的特性是可扩展性、通用性及灵活性,其个性化的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阶段的业务需求。
  2.1 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技术架构分析
  协同业务管理平台采用“业务驱动”的软件架构体系,以业务为导向,通过将业务模型与系统实现技术相分离的方式提高系统的技术管理无关性,即具体应用与实现技术无关,从根本上实现了新技术、新平台的零成本迁移,其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基于多层设计,在传统的“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三层架构基础上,增加了通用组件层和业务接口层。这种分层的技术架构在实现层与层之间通信的同时,保障了各层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有效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极大程度提高了各层模块的复用率及开发系统的可维护性。
  2.2 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功能架构分析
  为有效整合系统资源,根据各级用户实际需求实现协同办公,协同业务管理平台功能主体应由业务支撑平台和相关工具集两大部分构成[5],如图4所示。
  其中,业务支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功能强大的、可扩展的业务运行环境,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权限处理相关个人业务,可以根据职能通过平台提供数据做出总体决策,也可以与其他平台用户相互协作完成相应事务,从而为平台各级用户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办公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平台工具集则为业务系统的快速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系统开发工具集可整合集成各级子管理系统资源,实现系统的动态发布、维护及管理开发,进而及时高效地应对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业务需求。
  2.3 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工作流分析
  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遵循WfMC(工作流管理联盟)标准,采用基于工作流的协同开发体系结构,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采用工作流管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标准与约定,为协同平台的设计提供标准化、开放性的系统环境,从而有效集成现有各类IT服务(如:电子邮件、文档管理等)及其他工作流产品,实现不同工作流产品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彼此连通。
  本文研究中,充分利用工作流的管理功能,如图5所示,采用角色管理控制访问权限,通过角色分组进入相应的系统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协作,形成网络化分工办公,所有管理者与工作流参与者可以充分利用Web资源,获取信息,完成日常所需事务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6]。
  3 结束语
  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整合高校各部门系统资源,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将MDA建模技术应用在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中,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复用性及软件开发效率,两者的有效结合将会为软件开发与应用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对MDA建模技术只进行了简单解析,后继工作将会结合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搭建,对面向对象的MDA三级建模技术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涛.MDA与高校快速协同开发平台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33).
  [2] 王晓娟.基于MDA软件开发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传播,2013(5).
  [3] 杜选.基于MDA的软件建模方法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9).
  [4] 张晓峰.基于MDA的Web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5] 彭支光.昆船研究院协同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6] 高瞻.基于.NET 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2(6).
其他文献
摘要:該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针对PMSM在坐标下的数学模型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根据测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转速和转子位置对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电流进行观测,最后在Simulink里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与EKF电流观测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流观测器估计精度较高、运行稳定,动静态性良好。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电流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  中图分类号:TP1
摘要:人脸识别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于光照的影响导致识别率的大幅下降。针对这一情况,该文从人脸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算法两方面进行改进。文章首先采用了基于光照分量的算法进行人脸图像预处理,提高了算法对于光照的鲁棒性,然后提出了改进的结合了Gabor小波和LBP滤波的算法,并在有光照变化的标准人脸库上进行识别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对于变化光照的鲁棒性较高,在标准人脸库中的识别率最高可达到98.9
摘要:介绍了Windows NT平台下RootKit实现的基本原理及步骤,探讨了在Windows平台下进行Ring0级编程的实现及如何修改安全参考监视器来彻底突破NT的安全防御系统,并给出了整个RootKit的部分核心汇编源代码。  关键词:RootKit;Windows NT;Ring 0;安全参考监视器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55
摘要:C语言作为计算机设计的高级语言,拥有很广泛的用途,该文讲述了使用C语言如何去实现模拟一个简单的Linux文件系统,对于我们学习操作系统知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C语言;Linux;文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4-0058-03  Linux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是一个能够与windows操作系统所能所相媲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看电影、电视剧成为我们平时生活的一部分。但受限于网络问题,我们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以在线观看,基于此,许多人都习惯了把视频下载回来再欣赏。但对于忙碌的朋友而言,又不可能一直守着电脑下载。这个时候,离线下载就成为唯一选择。如果你计划在家里搭建无线网络,具有离线下载功能的无线路由器成为首选。为了方便大家选购,下面笔者就为读者们推荐几款离线下载路由器,并对它们进行试用体验。  推荐1:迅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教学能够扩大受众的规模,并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因此计算机远程教学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但是就目前我国远程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手段还是显得过于单一,多数都是采用为受众提供视频、资料下载的方式或者视频播放的方式,学习者没有跟教学者形成一定的交流互动,缺乏沟通,导致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存在疑
摘要:体绘制是渲染三维数据场的重要技术,可以探索物体的内部结构,相对于面绘制和切片技术体绘制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物体的内部形态,描述非定形的物体。然而体绘制算法复杂度高,数据存储量大,计算时间较长,为了能解决体绘制渲染效率问题,论文介绍了基于GPU加速的光线投射算法实时体绘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BO的快速混合体绘制算法,解决了体绘制图形与常规图元同屏绘制互相遮挡的问题,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三
摘要:该文根据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各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设情况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提出了多种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网络基础;教学方法;过程学习;授课形式;检测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126-03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摘要:高校民主的公平性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幸福工作指数,伴随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在高校民主管理领域结合云计算技术转变高校民主管理模式,搭建基于云技术的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民主管理意识,创新民主参与范围,优化民主管理流程,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高校民主管理的决策水平和执政能,是高校民主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论述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高校民主工作信息系统的可行
摘要: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页资源进行挖掘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此文分析了了网页数据挖掘的概念、分类、挖掘原理以及相关技术。  关键词: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分类;挖掘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016-02  Abstract: Web based data mining is a hot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