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指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加快速、高效地掌握和吸收教学内容。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较为抽象,知识点繁多且难度较大,在高效课堂视阈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意在探究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老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效课堂变成了学校和教师追求的目标,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因此,高效课堂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课堂模式,教师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本文意在探讨如何构建语文学科的高效课堂。
  一、优化教学质量,创设生活化情景
  对于高中语文学科而言,其承载着关于生活的经历及感受。作者以优美的文笔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感受。如果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不仅能帮助他们提升语文学科成绩,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基于生活和语文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于教师而言,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不断进行生活化情景的创设,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杜甫诗三首》这一课进行教学时,首先可以将诗的意思向学生进行讲解,即对诗的文字,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但要注意,描述不是翻译,不是每一个字都要对应白话语义。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将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在基本含义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老师刚才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讲解,大家对这首诗的基本含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想到在秋天里,自己所看到的或者所听到的故事呢?通过这些故事,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有同学愿意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使学生沉浸在秋天的环境中,进而使学生懂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杜甫当时所具有的羁留之苦、故园之思、家国之忧。教师通过对生活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使得生活化情景有所体现,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的要求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其中一个是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学生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有迅速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因此,教师需要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深刻理解和感受课文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学习《劝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劝学》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学习的专注和积累。作者提出学习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和不断积累,如此才能让人养成持之以恒、不断学习的习惯,不会轻易被社会所淘汰。文中的每一个例子,教师都要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使他们明白作者的用心,即学习要求专注和积累。而第四部分则再次强调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做到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进而懂得自主学习是自己必須要掌握的学习技能。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应该怎样学习,重点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
  三、运用新媒体设施,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新媒体设施不断完善,在教学课堂上的使用频率也日趋增高,这对于教师是一种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掌握各种新媒体设施的使用方法,进而加以有效利用。
  在教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传统文化虽然充满魅力,但由于古人的语言文字对于学生而言大多生涩难懂,致使其难以理解其含义,这就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但如果运用新媒体设备,则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孔雀东南飞(并序)》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新媒体,为学生播放戏剧中的相关情节,让学生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有大致的印象和了解,并激发学生了解故事后续的兴趣。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一故事的了解更加深刻,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有效
  学习。
  四、开展小组讨论,有效发散思维
  由于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分组,遵循组员互补的原则,将文言文基础好的和不理想的同学分为一组,布置相应的任务,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文言文水平好的同学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探索文言文的世界,进行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进步。讨论过程中,还能逐渐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在小组讨论后,教师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总结阅读的经验和方法。
  例如,教师在教授《赤壁赋》一课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生字生词。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赤壁赋》进行翻译,并总结出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字词。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标记出来,小组成员一起帮忙解答。通过这种形式,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基本能理解每个字、词的具体含义,了解了文言文的大意。讨论完成后,教师要求每组展示讨论后的成果,一个小组在展示时,其余小组则要思考或者提问,使思维不断碰撞和发散。同学们在讨论中能够发现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懂得文言文阅读的方式和
  方法。
  总之,教师可以运用上述方式构建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峰花《试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第6期。
  [2] 薛静南《探析高中语文构建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11期。
  [3] 王岩《在教中学,在学中得—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国教师》2018年第S2期。
  [4] 刘怀成《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甘肃教育》2018年第2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以生为本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丰富了教学思路。语文课程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为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提供条件。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一改传统课堂枯燥与严肃的氛围,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健康人格  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基
摘 要:整本书阅读与“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整合,要通过丰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水平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阅读活动来实现。我们应立足于活跃课堂,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满足个性阅读需要。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材整合  整本书阅读关系到语文素养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因势利导地将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教材融合起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学生从文字中获取思想的能力。同时,优秀的阅读能力与正确的阅读观不但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阅读教学的成效还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产生影响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理念成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针对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名著阅读 审美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洪流到来,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中语文作为高考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革新,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已然无法满足当下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之下,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更易为小学生们所接受。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核心,阐述语文课堂“活”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活”起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推行,国家与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是老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我们共同感受文字传达的力量与情感,倾听作者的意图。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启发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带领学生去体验感受古老的语文美。  一、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化,语言训练点的壁垒早已被打破,逐步从机械、重复的单一模式向多元翻转的个性化模式转变。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让语言训练点“点”得恰如其分呢?可以通过潜心会文、建构序列、整合三维和搭建阶梯的方式去明确、升华语言训练点,让训练真正有效。  关键词:语言训练点 潜心会文 建构序列 整合三维 搭建阶梯  曾经,语言训练点被搁浅和错过。语文课应该建立在工具性和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符合语文学科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从小就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
摘 要:德育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主旋律,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它贯穿于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起着主导作用。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把德育
摘 要:作文教学是乡村中学教学中的难点,一方面,老师开展作文教学的难度大且无法取得短期明显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缺少对作文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我个人觉得應在激发学生兴趣与基础训练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兴趣引导 阅读积淀 仿写技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15  人们常说“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