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兴趣培养 改进语文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让学生“乐之”尤为重要。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足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改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爱读书 爱语文 培养兴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次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心底总是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真是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应追寻。”好书滋养人哪。不是么?“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真心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爱读书,读好书。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读书,爱语文呢?
  首先,我们应加强自身修养,通过阅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相信一位出口成章且优雅知性的教师,是断然不会培养出言语粗俗,行事诡异的学生的。
  其次,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让学生“乐之”尤为重要。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足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改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说”丰富学生的思维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的说话……”,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激发学生多“说”,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活跃学生思维。我在上《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将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自己联系起来,让学生大量去说。如有学生说:第一次滑冰、第一次骑车、第一次旅游等感受第一次的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我及时对说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积极展现自我,非常活跃,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理解了课文。又如学习《春天》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一些语文活动,先让同学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品析文章,然后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说。如鉴赏式的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一种声音、一种气氛、一种感觉等;补白式的说:春天里的人、草地上的人、风中的人、雨中的人等;概括地说:充满感情的说……在说的过程中广泛地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看、听、想、说,完成一整套思维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让“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实践朗读决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等环节,在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例如,教学蒲松龄的文言文《山市》时,就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文言文学习对初中生来说是难点,要避免讲得太细太杂、字字落实。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能流畅朗读体会句义就行,但文中四字结构的词不仅要读而且要品。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口述而创作的,写得非常逼真,恍若仙境,要让学生能充分的读。从字正腔圆的认读到抑扬顿挫的朗读,到情感复现的唱读,到情感激荡的涵咏,通过读体会和获得古文的美感。
  在朗读时,还可根据不同课文的需要,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如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主题朗诵会等,在朗读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再现自我、抒发情感的舞台。
  三、让“写”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有了读的兴趣,就能通过读大量积累知识,通过读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读提高语文能力。学生有了说的兴趣,就能主动去看、去听、去想、去说,说得越多,思维越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就随之提高。有了读和说的积累,学生的笔下便有了内容,正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此基础上,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写作,做到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如教学《第一次真好》后,学生把课堂上说的写下来,便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学生也不会有“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的苦闷了。再如《漫游语文世界》这节综合训练课上,教师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广告、口语荟萃、校园风、街头巷尾语言等在课堂上一一展现,使学生掌握了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于是在写“生活处处有语文”这篇文章时就有内容可写。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坐“的”去文化路,“的”就是出租车。还有一个学生写到:春天看见树上长了新芽,想在妈妈面前表现,于是说,树上吐出新芽,自认为“吐”字运用得好,但妈妈却说,树爆新芽了。妈妈的“爆”字用得比她好,于是她从妈妈口中学到了语文知识等。这样,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受到写作文也就是写生活,写作就不会感到为难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才能得到激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会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研究关于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相关文献。研究内容涉有: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定义;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模型;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阅读文献得出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的相关结论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足球 脚背内侧踢球 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突飞猛进,足球竞技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这无形中凸显出足球技术在足球运动中的重
【摘要】在政治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既是为了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切实提升当前政治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当前的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积极重视素质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政治教学素质教育实施  受多年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实际的应试能力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是建立在能否在考试中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其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金钥匙。在英语教学中要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听
【摘要】应用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综合了C#开发语言的优点,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开发出一个Winform的系统。来实现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本文分析了利用C#开发语言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技术来实现的高校教务管理信
【摘要】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的艺术性实践工程,新课程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对等性的互动实践活动。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其效果的大小与优劣,很大程度上并非在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教学活动中的非智力情感因素。情感元素的有效渗透和贯穿其中,既可有效地激发课程学习情趣,充分发挥开智益能和寓教于乐的作用;又能从中收获“以情促情”“以情促趣”“以情促导”“以情促行”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