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电厂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____l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可以初步掌握滑坡地水文地质特性及潜在滑动面,以提高边坡防灾的效果。本文以位于湖南某规划电厂厂址为研究区域,首先通过地质钻探与岩心判断,了解研究区域的地层特性;然后根据地球物理测井及地电阻率影像剖面法确定地下含水破碎带位置,以辅助钻孔确定地下水相关参数。
  关键词:地球物理;水文地质;勘察
  1 引言
  近年来,在分析滑坡的潜在滑动面与地质构造方面有许多地球物理探勘的技术可供研究人员选择,并可将其分为侵入式探勘以及非侵入式探勘两种方法。其中,侵入式探勘为使用地工技术在地层中钻设井位,并通过岩心钻探数据分析其地质特性与判断潜在滑动面的可能位置。此方法的优势为能取得岩心钻探数据,分析受滑坡影响的特定地层其力学及水力特性等真实讯息。然而钻井工程成本高昂且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在钻井结束后时常辅以各类型测井方法,将各式探针降入井底,在吊放或拉提的过程中实施测井,而后利用探针回传的记录(如电阻值、声波速度、自然放射线强度等)与岩心数据互相比对完善地层数据。测井所使用的地球物理原理主要包含电学、放射性及声波等学理,现今常使用的方法则有自然电位测井、电阻测井、井径测井、自然伽玛测井及声波测井等方法。
  2 项目概况
  本文以湖南某拟建电厂厂址为研究对象,其位湘江集水区,属于急水溪流域的水库次集水区范围内,为最上游处。研究区域地表高程约介于505-565 m之间,属于低海拔的丘陵地形,高程由北向南减缓。通过天眼查查阅2005年至2015 年间多期的卫星影像,发现研究区域近年来因受到多次强降雨,自2011年后滑坡地逐渐显露,至今滑坡范围已达10公顷左右,其中涵盖上游支流的来源侵蚀范围。
  该场地裸露的地层主要以泥质砂岩、砂质页岩及厚砂岩为主。此外,在地质构造部分,滑坡地南侧有横移断层通过,因地质构造分布较密集且向斜与背斜构造亦相当发达,故使得区域内地形崎岖陡峭。地层位态明显受断层与褶皱等地质构造扰动影响而变化相当大,可能会造成该区域地质相当破碎且软弱。故本文将对地质钻探、测井及地电阻率剖面等技术进行分析,以厘清滑坡地的地质环境。钻探位置位于上边坡两处支流至下边坡尽头陷落点位,共规划4孔地质钻探调查,每处钻孔的钻探深度分别为20m、30m、30m及20m,总共施钻长度为100 m,并在达到预定深度的裸孔条件下,完成BH-02 及BH-03 的孔内测井试验。另外,为了能具体了解滑坡地的地层分布,场地共布置3 条地电阻影像剖面测线,如图2-1所示。
  3 研究方法
  3.1 地球物理测井
  孔內地球物理测井调查系将电测仪置于钻孔或试验井中,并在吊放或拉升的过程连续测录各种地球物理信号,其应用早期以资源探勘为主,近年来测井也陆续开始投入至地下水、工程地质及岩石力学等相关调查中。使用英国RG公司生产的电测仪可记录的信号包括正常态电阻率、单点电阻、自然伽玛(γ)射线、自然电位等,其探测结果随深度并以柱状曲线图表示,通过不同信号的交互比对,可用来分析地层的细部构造、判断地层渗透或蓄水层位置、推估地层孔隙及其强度、界定地层岩性分布及裂缝位置等,如进行多孔调查时更可通过各钻孔探测成果的结合将分层剖面描绘。
  3.2地电阻影像剖面法
  由于地电阻影像剖面可探测滑坡地地层构造情形、断层位置、岩性等,且地电阻探测对于地层中可能含水层分布情形,亦能提供可靠的信息,故采用地电阻影像剖面法辅助调查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位态及地下水分布。地电阻探测方法需布置测线,布设电流极及电位极,由放电电流与电位差的关系,推算得出测线地层的等视电阻剖面图,再配合地表地质调查、地质钻探成果、地下水观测成果或其他探测成果,加以综合解析地电阻探测结果,可分析崩积地层构造、含水层位置或地层异常处的范围及位置。
  4数据分析及判断
  4.1测井结果判断
  BH-02钻孔电测的实际调查范围为2.5~30.0 m,其信号随深度变化如图4-1所示,测录结果显示本孔电阻值偏低,介于10~40 OHM-M间,分析本孔地层材料颗粒甚为细致,而自然伽玛射线则介于60~130 CPS 间,其中在1~4m 及26~30m 明显提升,电阻则陡降,说明区段系以具高放射性的页岩或断层泥为主,此现象与声波振幅反射信号的结果相当,反观4~26m 信号反向,地层则以偏向颗粒较粗、泥质含量较低的砂岩为主,但此区段信号呈现明显的震荡,证明区段砂岩较不均质,层间仍常有夹泥或砂页互层的现象。
  4.2地电阻率结果判断
  依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地方志所述,本滑坡地东侧岩性主要为页岩、砂质页岩及泥岩,西侧地层岩性主要为泥质砂岩、砂质页岩及厚砂岩,南侧近断层。另由BH-01~BH-04 钻探结果,显示表土层主要为土壤、岩屑及岩块,下部为砂岩层。由以上数据及依据R1~R3 测线地电阻影像剖面电阻率推论,造成其电阻率差异可能因素计有:(1)不同的岩性造成明显高低电阻率差异。(2)同一岩性地层中有明显高低电阻率存在,显示相同岩性地层因其破碎、含水量改变或地层错动造成电阻率改变。(3)地质构造单纯电阻值渐变或相同。(4)崩积材料造成上下电阻值差异。(5)地层非水平层,扩大地层的不均性,使得同一地层因不同方向的测线而有不同的电阻率。根据钻探资料及孔隙率愈大含水量愈高的理论,本研究判断R1及R3 探测剖面的解释如下:
  (1)R1 剖面(图4-2)
  表土层为很薄的土壤及岩屑层,推估在1m 内,因此剖面上无法显示,但在剖面0 m?16 m 及36 m?46m 电阻率大部份介于25Ω-m?200Ω-m,厚度<5.5 m,分析为崩积岩块。下部砂岩层,剖面0~36 m,厚度0 m?5.8 m,电阻率<20Ω-m,分析为破碎或节理发达砂岩层,再下方电阻率介于20Ω-m?30Ω-m,分析为砂岩层;剖面36~62 m,电阻率<15Ω-m,分析为破碎或节理发达砂岩层。
  (2)R3 剖面(图4-2)
  剖面0 m?11 m 电阻率介于40Ω-m?100Ω-m,厚度1.9 m?6.2 m,分析为崩积岩块,剖面11 m?66 m,电阻率介于20Ω-m?60Ω-m,厚度0.6 m?5.2 m,分析为土壤及岩屑层。下部砂岩层,电阻率<20Ω-m,分析为破碎或节理发达砂岩层。
  5结论
  在选择该拟建电厂厂址时,通过地质钻探与地球物理方法,掌握及了解了滑坡地的水文地质特性与潜在可能滑动面。经勘察表明地表下深度约18.3 至26.5 m处,有厚度2~3m的断层泥分布;经归纳总结各种调查成果可推测,地表下深度约18.3 至26.5m处,分析为滑坡潜在的可能滑动面分布位置,进而可提供后续地表与地中监测及地下水位等监测的参考,以便更好的进行厂址规划和更合理的进行经费配置。
  参考文献:
  [1]杨青峰,刘彦华,蒋玉坤.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坦桑尼亚某电厂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6,013(005):659-665.
  [2]赵强.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48-49.
  [3]邓成珍.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9,291(13):118.
其他文献
摘要:煤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维修T作成为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和管理1_作,详细分析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变化规律.深入探讨分析煤矿机电设备主要的故障类型及维修方式,已经成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丁作的重要内容。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故障监测诊断技术是一个重要、有效的措施,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时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类型及维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传统的机械生产由人工控制,生产效率不高,且容易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而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但影响效率还可能会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为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工程中转变传统机械生产模式,使得智能化控制技术和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关键词:智能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  1智能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城市化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是研究者和管理层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建筑工程是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工程做到安全、环保、现代化,才会给人们以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空间。然而,从目前出现的统计数据可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不仅仅是设计、施工、材料及环境因素,消防安
期刊
摘要:机电一体化能够实现控制装置、电子集成设备、控制软件之间的有效融合,为设备管理提供一个完善且严谨的智能化体系,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应用功能,同时保证工程机械的应用效果。通过在工程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依据电子技术原理,实现对控制程序功能的预先设置,更好地完善机械技术对微电子技术的运用,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工程机械各项工作的有效协调,从而有效避免工程机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差问题
期刊
摘要: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综合分析项目的实际需求,结合电力工程的特点,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实施管理与控制。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实施的有效管理,是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提升施工作业的效率和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策略。  關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引言  如何提高配网建设的质量也成为众多电力企业面
期刊
摘要: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安装调试工作技术专业性要求较高,尤其在电气二次系统控制、安装设计图纸优化、设备采购管理效力、电缆铺设防腐等环节,需要施工人员对整个系统设备布局有着准确认识。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时,进行二次系统安装能够有效解决电网系统超远距离输电工作的安全问题,提高其经济可行性,并且这种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变电站的智能性。  关键词:电气二次系统;变电站;安装调试  1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安装目的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电气工程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同时,表现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水平也影响着实际操作的效果,而智能化技术不仅在电气工程发挥着作用,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分析,结合智能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言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为满足社会生产与人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准的持续提升,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十分强烈的工程建设任务,特别是具有工作面大以及施工范围广泛的优势,BIM技术的出现对建筑工程行业以往较为传统的施工形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转变,其将建筑工程行业的进展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BIM技术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当中。采用BIM技术能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对于电气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让建筑工程的电气设备种类以及数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加,最终造成了电气资源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使建筑电气照明设备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在开展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工作时,应当遵循节能设计原则,以此来对照明设备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实现节能降耗。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照明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气自动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也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功能也逐渐趋于强大。文章介绍了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作为我国新型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及行业较为广泛。在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地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