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路桥梁在进行修建的过程中,其填石路基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于填石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提升。对于道路桥梁填石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这对于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道路桥梁施工;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填石路基施工工作。填石路基本身的施工技术好坏,会直接对于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路基施工期问,务必要尽可能对路基施工所涉及到的管理、控制工作强化。
一、填石路基施工特点
1.1填料石料的质量要求。填石路基施工中通常都是采用质地较为坚硬的岩石石块,特别是在山区施工中,岩石的分布比较广,而且取材方便,另外岩石的抗压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可以承受巨大的载荷力,还能够满足公路和桥梁路基的要求。在石料的抗压测试时,应选用一定体积的正方形岩石,在水中进行浸泡,使其到达饱和后,再施加15.0Mpa的压力,进行岩石抗压强度实验,此外,在路基施工中,不能够采用膨胀性岩石,否则将很难保证路基的质量。
1.2施工前提。在公路和桥梁施工中采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路基施工之前,应该提前设计好平面、结构、排水的方案,确保填石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的合格性;2)要选用合理的填筑设备和压实设备,并在施工之前,进行填石施工试验,确定路基填充的厚度、质量等等;3)对于选定的石料,要核实其性能,确保选取的石料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
1.3填石料长期性能并小稳定。因受到自然或者人为外力的侵蚀,填石料中的大颗粒填料随时间而逐渐风化,从而使得路基的稳定性下降。
1.4填石料压缩变形与普通的填料之间的比较。与普通上性填料的压缩变形特征相比,填石料压缩模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填石路基的填石料的这种性质导致填石路基的变形发展快,且变形很小,且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变形。
1.5填石料粒径影响着路基强度、稳定性和密度。填石料的粒径较大的时候,因为均匀性比较差,易产生石料离析的现象,导致最后路基的不同部位的密实度产生很大差别。压实中石料会被反复地压碎,所以会改变原有粒径的组成,进而影响最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密度。
1.6路基性质受填石料性质的影响。若填料强度、岩性、吸水性以及抗风化的程度不相同的时候,即使石料粒径一样,在路基的施工的过程中它的工程性质同样会呈现较大的差异。
1.7填石料结构类型与填石路基密集性密切相关。对软质的岩石,小粒径的填料较多且破碎率极高,易变密实从而形成一种骨架一密实的结构;而对于坚硬的岩石,开挖的时候破碎率较低,小粒径的石料又偏少,易形成一种骨架一孔隙的结构,在这之中大粒径的填料起到骨架的作用,其间隙并没有足够细料来进行填充,这会出现比较大的填充空隙,从而导致上石颗粒之间的嵌挤锁力明显减小。
二、公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
2.1填料材料的选择。在地理形势较为险恶的山路进行施工时,多采用填石路基技术,但是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线路、路堤填土量、施工环境恶劣等等,从而容易造成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设计中,应选择颗粒粒径较大的石子作为填石材料,因为这种材料强度高,抗压性强,颗粒间的粘合力很小。另外,大颗粒石子间的摩擦力也能够避免路基的下沉,从而保证了路基稳定性。
2.2摊铺方式。在施工中选择合适的石子摊铺方式也有利于路基质量的提升,目前公路和桥梁的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是渐进式摊铺方式,即把物料逐步向前卸料,再用推土机将其铺平。在施工中首先要铺出一个工作平面,再用推土机将其压平。随后所用的物料按照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按水平分层的方法逐渐向前卸料,再使用推土机找平,同时进行局部的物料补充以及局部找平,最终使得整个施工路面都能够平整。
2.3物料整平。对于前期的粒料铺设工作完成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摊铺层进行填充细料,通过人工找平和后期碾压找出平整的工作面,这对于铺石路基的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它也为后期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工作面整平的关键工作是保证大石块处于路基的底部,而细物料则填充在大颗粒物料之间的空隙中,这样既能够提供较强的压力传递,还能够保障地基表面的抗压力均匀。摊铺施工的最佳效果是:局部地方不存在超大的石块形成的明显凸面,也不存在填料的局部空洞。对于施工出现的上述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修整找平。
2.4物料压实。选用合理的压实机械是压实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性步骤,合适的设备选择会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压实设备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施工性质和摊铺方式,公路和桥梁的填石路基的压实宜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设备的施工速度维持在3~-6Km/h时,压实效果最佳,而且压实开始时要采用慢速操作,随后逐步增加速度,这样才能够使施工效果达到最佳。
三、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
3.1地基承载力的控制。在填石路基施工之前,要测试路基的承载性能,确保填石路基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对于这一方面工作的控制方法有:对于公路桥梁路基进行科学精确的承载力测试。在国家公路桥梁路基标准的要求中,对于承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施工应该确保路基填筑高度小于10m时,承载力必须达到15Mpa压力,再者当要求的填石高度超过20m时,路基应该直接在岩石基面上填石。
3.2控制路基的前期处理。在路基填石处理之前,要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潔,及时清除地面的杂物和植被,使其平整,易于施工。对于在表层较软的地表进行施工时,应该先将表层的土清除掉,使其露出相对坚硬的外层土面,另外对于表面有坑洞的地面,要先进行找平处理,即将坑或者洞填满,然后将路面压实,为后续的施工带来方便,也保证路基的质量。
3.3控制石质地基。在施工操作中,严格遵守填石路基技术的相关操作规范,杜绝不合理、不科学的施工手段,这也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一步。在施工操作中,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管,运用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另外,由于受到特殊地形的影响,通常会对路基找平和压实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工程质量,所以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条件,积极寻求特殊处理方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3.4控制填石路基的质量。对于上述的施工完成后,要检测路基的质量是否符合后续施工的要求,质量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填料测试,路基中的含石量大于70%的物料强度不能小于标准规定的压力,对于大石块之间的空隙要经过细料的填塞;二是压实的测试,根据压实的方式、施工遍数、压实速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保证路基压实符合要求;三是施工设备的检测,试验中选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中选用的设备保持一致,做到设备数据的记录,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四、结语
填石路基具有明显的优势,普遍应用在当前公路桥梁山路施工中。在施工时,要考虑物料的性质、施工要求等综合因素,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与技术,保证路基的质量和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此外,对于不稳定的地质,应该做好路基的预处理工作,防治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施工从业者,应该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计划科学合理,保证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国家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彭杰.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2).
[2]朱元桂.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卷宗,2013.
[3]严占华.填石路基础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8).
【关键词】 道路桥梁施工;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填石路基施工工作。填石路基本身的施工技术好坏,会直接对于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路基施工期问,务必要尽可能对路基施工所涉及到的管理、控制工作强化。
一、填石路基施工特点
1.1填料石料的质量要求。填石路基施工中通常都是采用质地较为坚硬的岩石石块,特别是在山区施工中,岩石的分布比较广,而且取材方便,另外岩石的抗压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可以承受巨大的载荷力,还能够满足公路和桥梁路基的要求。在石料的抗压测试时,应选用一定体积的正方形岩石,在水中进行浸泡,使其到达饱和后,再施加15.0Mpa的压力,进行岩石抗压强度实验,此外,在路基施工中,不能够采用膨胀性岩石,否则将很难保证路基的质量。
1.2施工前提。在公路和桥梁施工中采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路基施工之前,应该提前设计好平面、结构、排水的方案,确保填石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的合格性;2)要选用合理的填筑设备和压实设备,并在施工之前,进行填石施工试验,确定路基填充的厚度、质量等等;3)对于选定的石料,要核实其性能,确保选取的石料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
1.3填石料长期性能并小稳定。因受到自然或者人为外力的侵蚀,填石料中的大颗粒填料随时间而逐渐风化,从而使得路基的稳定性下降。
1.4填石料压缩变形与普通的填料之间的比较。与普通上性填料的压缩变形特征相比,填石料压缩模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填石路基的填石料的这种性质导致填石路基的变形发展快,且变形很小,且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变形。
1.5填石料粒径影响着路基强度、稳定性和密度。填石料的粒径较大的时候,因为均匀性比较差,易产生石料离析的现象,导致最后路基的不同部位的密实度产生很大差别。压实中石料会被反复地压碎,所以会改变原有粒径的组成,进而影响最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密度。
1.6路基性质受填石料性质的影响。若填料强度、岩性、吸水性以及抗风化的程度不相同的时候,即使石料粒径一样,在路基的施工的过程中它的工程性质同样会呈现较大的差异。
1.7填石料结构类型与填石路基密集性密切相关。对软质的岩石,小粒径的填料较多且破碎率极高,易变密实从而形成一种骨架一密实的结构;而对于坚硬的岩石,开挖的时候破碎率较低,小粒径的石料又偏少,易形成一种骨架一孔隙的结构,在这之中大粒径的填料起到骨架的作用,其间隙并没有足够细料来进行填充,这会出现比较大的填充空隙,从而导致上石颗粒之间的嵌挤锁力明显减小。
二、公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
2.1填料材料的选择。在地理形势较为险恶的山路进行施工时,多采用填石路基技术,但是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线路、路堤填土量、施工环境恶劣等等,从而容易造成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设计中,应选择颗粒粒径较大的石子作为填石材料,因为这种材料强度高,抗压性强,颗粒间的粘合力很小。另外,大颗粒石子间的摩擦力也能够避免路基的下沉,从而保证了路基稳定性。
2.2摊铺方式。在施工中选择合适的石子摊铺方式也有利于路基质量的提升,目前公路和桥梁的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是渐进式摊铺方式,即把物料逐步向前卸料,再用推土机将其铺平。在施工中首先要铺出一个工作平面,再用推土机将其压平。随后所用的物料按照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按水平分层的方法逐渐向前卸料,再使用推土机找平,同时进行局部的物料补充以及局部找平,最终使得整个施工路面都能够平整。
2.3物料整平。对于前期的粒料铺设工作完成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摊铺层进行填充细料,通过人工找平和后期碾压找出平整的工作面,这对于铺石路基的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它也为后期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工作面整平的关键工作是保证大石块处于路基的底部,而细物料则填充在大颗粒物料之间的空隙中,这样既能够提供较强的压力传递,还能够保障地基表面的抗压力均匀。摊铺施工的最佳效果是:局部地方不存在超大的石块形成的明显凸面,也不存在填料的局部空洞。对于施工出现的上述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修整找平。
2.4物料压实。选用合理的压实机械是压实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性步骤,合适的设备选择会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压实设备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施工性质和摊铺方式,公路和桥梁的填石路基的压实宜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设备的施工速度维持在3~-6Km/h时,压实效果最佳,而且压实开始时要采用慢速操作,随后逐步增加速度,这样才能够使施工效果达到最佳。
三、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
3.1地基承载力的控制。在填石路基施工之前,要测试路基的承载性能,确保填石路基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对于这一方面工作的控制方法有:对于公路桥梁路基进行科学精确的承载力测试。在国家公路桥梁路基标准的要求中,对于承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施工应该确保路基填筑高度小于10m时,承载力必须达到15Mpa压力,再者当要求的填石高度超过20m时,路基应该直接在岩石基面上填石。
3.2控制路基的前期处理。在路基填石处理之前,要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潔,及时清除地面的杂物和植被,使其平整,易于施工。对于在表层较软的地表进行施工时,应该先将表层的土清除掉,使其露出相对坚硬的外层土面,另外对于表面有坑洞的地面,要先进行找平处理,即将坑或者洞填满,然后将路面压实,为后续的施工带来方便,也保证路基的质量。
3.3控制石质地基。在施工操作中,严格遵守填石路基技术的相关操作规范,杜绝不合理、不科学的施工手段,这也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一步。在施工操作中,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管,运用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另外,由于受到特殊地形的影响,通常会对路基找平和压实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工程质量,所以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条件,积极寻求特殊处理方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3.4控制填石路基的质量。对于上述的施工完成后,要检测路基的质量是否符合后续施工的要求,质量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填料测试,路基中的含石量大于70%的物料强度不能小于标准规定的压力,对于大石块之间的空隙要经过细料的填塞;二是压实的测试,根据压实的方式、施工遍数、压实速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保证路基压实符合要求;三是施工设备的检测,试验中选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中选用的设备保持一致,做到设备数据的记录,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四、结语
填石路基具有明显的优势,普遍应用在当前公路桥梁山路施工中。在施工时,要考虑物料的性质、施工要求等综合因素,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与技术,保证路基的质量和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此外,对于不稳定的地质,应该做好路基的预处理工作,防治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施工从业者,应该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计划科学合理,保证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国家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彭杰.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2).
[2]朱元桂.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卷宗,2013.
[3]严占华.填石路基础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