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落日环 千年等一回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15日将在青岛发生日环食带食入海的美丽景象,日食全过程长达90多分钟,环食时间最长可达7分08秒,而且发生的时间是在日落前不久,此时一轮金环从海平面缓缓落下,可以欣赏到“带食而落”的奇妙景象,这是近年来青岛最为壮观的一次天象,可谓百年相约,千年相会。因此,青岛观象台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促进天文科普交流。使公众在观测日环食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的奥秘。在领悟科学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神秘的天文学。
  
  百里胶州湾畔选址
  
  青岛位于胶州湾畔,三面环山,一面环海。风景秀丽。如果想看带食日落,只有到胶州湾海岸线才可见到。2009年11月,青岛观象台开始对胶州湾畔可观测地进行选址。首先前往了胶南徐福东渡起航处的琅琊台。琅琊台被确认为我国最早的古观象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登上琅琊山,他调动大量人力,从山下起始,依山夯土。筑起比原来的山还高的琅琊台,既不用于军事,也没有直接的经济目的,而是一座古观象台。但由于琅琊台地势险峻,且西方有大小珠山遮挡,在此作为观测地点安全隐患较多,大小珠山又可能会遮挡食既时的太阳,因此只能放弃。
  我们又前往了位于青岛太平山上的电视塔,站在电视塔的平台上可以环览整个胶州湾,由于电视塔区域局限,无法承载几百人上塔观测,又因防护网遮挡对观测十分不利,因此电视塔也被我们排除了。
  2009年12月15日,我们驱车来到了城阳区红岛镇西大洋休闲渔村,此处海岸线长达3公里,沿海风景秀丽,海平面开阔,观测场地正好面向日落处,西北方向无遮挡,可以完整地看到日环食的整个过程,西南方向与我市重点工程跨海大桥交相辉映,是观测、拍摄的理想场地,并有三处平台可供市民观看,初步估计可容纳几千人,必将成为绝佳的观测场地。因此决定观测地点就定于此。
  
  前期备战宣传为主
  
  2010年1月4日,我们在青岛召开了大型记者招待会,发布日环食观测时间和地点。此次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主办,青岛市天文爱好者协会、中国国旅(青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烟台艾山国际温泉旅游度假村承办,与会的领导来自青岛旅游局、青岛市科协、承办单位等,另外还有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便民都市报、青岛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等二十多家新闻媒体。
  发布会首先由青岛观象台孙立南台长详细介绍了日环食发生过程、时间和观测地概况,以及观测时的注意事项。而后青岛市旅游局王兰波副局长对我台近几年来对青岛天文旅游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天文旅游这一特色给予鼓励和支持。青岛市科协刘刚副主席对青岛观象台在青岛天文科普上所做的贡献表示赞扬和感谢。发布会最后还详细解答了记者的提问。
  发布会之后,我们接到了中央电视台编导的电话,决定将青岛作为一个重要的直播点进行全国直播,直播范围总共选取了四个点:大理、瑞丽、开封和青岛,青岛作为环食终了的地方,带环食人海的场景将是此次环食最大的看点。央视几次跟随我们到观测点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了直播方案,我们也积极配合央视联系当地村民清理场地,提供水电方便,联系爱好者上传照片等。齐鲁电视台也与我们取得了联系,准备从济南开来直播车现场报道,国家天文台的赵刚台长、崔辰州博士、紫金山天文台的黄光力教授、大连青少年宫的胡静老师、哈尔滨天文协会……甚至还有一些国外友人也纷纷与我们联系,表示了要来青岛观测日环食的愿望。这给我们增添了无限动力,让我们兴奋不已,对观测活动的圆满完成更加充满了信心!
  
  科普讲座进学校、社区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和学生了解日环食天象,我们走进校园和社区进行日食科普知识宣传,并特邀紫金山天文台黄光力教授进行公众讲座,还向学生们免费发放了500张入场券和500副日食观测眼镜,并教给他们利用小孔成像、投影法和拍摄法观测日食。此次活动共举办了一个星期,听讲座的社区人员达千人,走进的学校有几十所。活动受到好评,就在日食结束后还有学校邀请我们前去进行讲座。
  
  最后冲刺全力备战
  
  为了纪念这次重大天象,我们制作了大量的宣传海报,利用科普进校、进社区的活动发放到各个学校和社区。还与邮票公司联合制作了1000份纪念邮折和3000份纪念封,以供集邮和天文爱好者收藏。这是青岛首次关于日环食发行的邮品,非常有收藏价值。日环食当天,邮票公司还会在红岛的观测主会场为大家加盖纪念戳和日戳。同时,为了提高青岛观象台的宣传力度,也为了在寒冷的天气里增加温暖的感觉,我们又请专人设计制作了印有青岛观象台字样的围巾。
  
  千年等一环
  
  期盼已久的日环食终于来到了,1月15日上午9点,我们集合完毕,驱车前往观测点。当天天气晴朗,只有西方低空有一层薄云笼罩着,但据晴天钟显示,下午会有云层从青岛的边缘掠过,西方低空会有遮挡的情况,这给我们带来了些许的担忧。
  10点30分,我们到达观测场地,此时三个观测区现场已经布置就绪,主会场中国国旅(青岛)和艾山温泉的彩旗随风飘扬,渲染着好似节日的气氛。我们先架设装备,这套装备征战过甘肃日全食,又在苏州经过日全食过程中大雨的洗礼,这次它还将继续奋战日环食。我们带了高桥FSQl06ED镜筒,主要用于接Canon EOS5D相机拍摄日环食全过程,高桥FS60C镜筒接MEADE LPI进行视频录像,赤道仪用的是信达EQ6PRO。设备刚刚架设完毕,就开始有人围着它看,看来它应该是今天最抢眼的“人物”了!
  下午,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三个观测场地和沿海道路围堵得水泄不通。有的学校还组织了学生集体观看,准备的观测用具也各不相同。有软盘、眼镜、X光片、电焊片等,五花八门什么奇招都能想到。15时36分51秒,伴随着初亏,偏食阶段开始,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都集中精力有时间、有顺序地按动着快门,记者忙碌着对前来观看日环食的专家和市民进行采访。西大洋村小学的学生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小板凳在现场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进行观看,他们的表情有紧张、有惊讶、有期待、更有兴奋,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关注最熟悉天体的深刻体验!
  随着太阳高度的不断降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临了!可是低空却飘着厚厚的云层,不免让人担心。食既的时候,太阳已经进入了云层中,16时25分,又飘来了一朵椭圆形的浓黑云彩,慢慢地将整个太阳都遮挡住了, “没希望了,等下一个千年吧!”现场开始混乱,人群骚动不安,有的人直接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海滩上的叹息声也此起彼伏,我们简直失望透顶!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希望能来点“东风”将这已经“上弦的箭”稳稳射出!此时,海边已开始刮风,在乌云的笼罩下,异常寒冷,环顾四周走的人越来越多,电视台直播车的记者们更是焦急万分,人们都在议论着,希望奇迹能够发生。距离食甚的时间越来越近,心情越来越烦乱。然而就在大家即将彻底失望的时候,奇迹真的发生了!16时45分,云层裂开了一道口子,太阳从两块乌云之间露出了一点脸,海滩上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大家都屏住呼吸,紧紧地盯住云彩下那点温暖的红晕。一点一点,太阳终于再次冲破了乌云的遮挡,一轮中心黑暗、外圈光亮、美轮美奂的“金环”骤然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在大海的映照下,在海湾大桥的衬托下,火红色的圆环映红了整个海面,海冰折射出绚丽的色彩,太阳在粼粼的海面上投射下一道长长的红色光晕,远处的渔舟、群山、小岛、海鸥在这轮不一样的夕阳下勾勒出水墨画一般的轮廓。瞬时间全场鸦雀无声。世界仿佛在瞬间定格,只能听见相机的快门声在彼此起伏地响着……没有离开的市民静静地欣赏着这千载难逢的日环食,体验着千年一遇的奇妙天象,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感动!
  生光时分,又有两条云带将太阳分割,太阳再次隐入云海,过了两三分钟,太阳第三次冲出云彩,向世界投射出温暖的余晖,然后沉入到了浓浓的云海之中。
  日环食结束了,也了却了所有现场人的心愿!此次观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科普宣传的效果在青岛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各大媒体在第二天竞相整版报道。虽说没能看到带食人海的景象,但最终还是看到了灼灼日环。这美丽的瞬间将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其他文献
提及评测,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标准化测试和对学生知道什么进行测量的其他正式方法。但传统的纸笔测试并不能充分描述出孩子们知道什么以及还需要学习什么,因为这种测试是在一个学习周期的最后才进行的。儿童对于物质世界、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需要一个符合这种科学探究的评测系统。换句话说,他们需要一个形成性评测系统,可以提供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和前馈。这个评测过程——最早由Hattie和Timp
当前科技论文选题方面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选择并明确研究问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选择、提出一个好的科学研究问题是确保科学研究科学、合理、有效的前提和基础。研究题目的具体表达,是一篇科研论文思想的高度凝结,题目不仅表明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对象,还规范了研究的范围、思路和方法。纵观近2年金鹏科技论坛中学生提交的科技论文,在选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选题过大
1.始祖地猿    一具罕见的骨架拉开时间的帷幕,向我们揭示了人类最早的祖先那令人惊讶的身体构造及其生存环境。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只有少数个体化石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包括:来自德国尼安德谷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这是首次发现的古人类骨架;南非的汤恩小孩(Taung child),该发现在1924年首次揭示了人类祖先在非洲生活过:以及著名的露西(Lucy),其部分骨架进一步揭示了人类演
全国41所重点高校参与的“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暨北京地区科学营8月5曰在北京大学开营,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名高中生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北京高校,提前体验大学生活,感受科技魅力。  今年7月至8月,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0名高中生将走进高校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交流和实践活动,而利用高校资源在暑期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科学营活动在全国尚属首次。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
科技辅导员和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明确提出,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中国青少年
【摘要】近些年来,初中教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学优生和学差生,而这两个层面中间的中等生则产生了被忽略的状态。加强对中等生的关怀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尤其是班主任的各种关怀行为,能够真正地帮助中等层次的学生产生积极的期望,激活自身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主动性,从而用自身源源不竭的学习动力去战胜挫折与困难,更好地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关怀伦理学背景下对中等生教育实践智慧作探讨。  【关键词】关怀伦理学;
青少年时期是人认知和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青少年时期尽早发现具有科学天分的学生,挖掘他们的学习和创新潜力,对于培养科学技术研究的后备人才至关重要。青少年时期,人受到自己敬佩的人和同龄人影响很大。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里与敬仰的前辈和与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一起迎接挑战,交流讨论,这将带给青少年强烈的学习动力。很多国家的科学教育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创造机会让青少年与科学家一起工作,让他
The Cover封面故事  挑战深度:深海动物以及它们的亲属是如何在如此大的水压下生存的?   Features特写  感觉的燃烧:“点燃”人体内的棕色脂肪,将会加速体重减轻。天文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天文学家揭开了银河系最大的秘密。   In the News科学新闻  瘫痪患者的福音:一种人脑与计算机接口首次具备了足够的能力使得瘫痪患者能够进行有用的运动。  犯罪人数导致的误导:犯罪学家指出,
《自然》(Nature)  201 2年7月18曰  紧张激烈的奥运会中,来自各领域的科学家们也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科研人员开发出检测使用合法药物当兴奋剂的方法;心理学家参加审核残奥会参赛人员资格的工作;流体力学家通过他的研究帮助游泳运动员提高成绩,在调整泳姿和泳帽位置等会改变水的流向和速度等方面为运动员提出建议;利用生物传播技术监测人们的飞行路线,通过人员流动的过程来收集和监测疾病信息,对奧
上期专题对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的整体情况作了一个介绍,本期专题将带领读者深入5所著名院校的科学营分营活动,跟随营员的脚步了解科学营的各项活动,体验科学营的独特氛围,并分享高中生营员们的体会与感悟。本期专题还特别转载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发表于《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正如他在文中所指出,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对于国家、对于青少年以及对于高校本身都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