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红豆杉细胞的诱导作用

来源 :生物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比较了它们对红豆杉细胞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提高POD及PAL的活性,促进细胞内H2O2含量的上升并有利于紫杉醇的合成,其中20mg/L SA对紫杉醇合成的促进效果最明显,紫杉醇含量可达对照组的13倍.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探索HIV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 ,培养毒力强 ,产量高的HIV ,供与艾滋病相关的实验研究用。方法 观察了接种HIV后不做任何处理 ,接种第 3d分别补加MT4细胞悬液和只补
入世使中国成就了贸易大国的梦想,但却是多年连续位居全球受反倾销调查指控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反倾销摩擦的囚徒困境之中。文章通过建立动态博弈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对人类大肠癌细胞第二信使 DAG的调控作用 ,解释菌群影响机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 3H标记肌醇掺入法及 HTL C法。结果 双歧杆菌对人类大肠癌细
目的 :分析 1996~ 1998年吉林省城区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并探讨防制策略。方法 :常规微量点滴法。结果 :家蝇对 5种常用杀虫剂的平均LD50 ( μg 蝇 )分别为 :溴氰菊
用腺嘌呤复制动物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观察大鼠血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红蛋白(H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中分子物质(MMS)总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RF大鼠血
目的 :探索小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 :摄食 0 .0 2 5%浓度杀鼠灵毒饵存活的实验小鼠做为亲本鼠 ,后代用同样毒饵淘汰 ,存活者兄妹配对繁殖 ,逐代进行
研究IL-18是否具有对造血功能调控的作用.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克隆了含信号肽序列的IL-18,构建了表达载体.经序列测定表明所克隆的IL-18序列与文献报道
对非洲山毛豆 ( Tephrosia vogelii)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用快速柱层析、薄层层析和液相色谱等对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 ,通过红外光谱法、质谱及气 -质联用系统
目的 :评价鼠迹法在检查灭鼠质量和鼠情调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51个单位用粉块法、拖食法、鼠迹法同步配对测定。结果 :鼠迹法检出阳性率为 75.0 % ,高于粉块法检出率( 62
目的 :探索大型综合性商厦防制蜚蠊方法 ,分析侵害的途径。方法 :先用氯菊酯酒精液驱赶 ,然后用拜力坦喷洒杀灭 ,同时对特殊场所采用熏蒸剂、片剂、胶剂进行控制 ,连续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