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绿色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农业类型,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环境友好程度。如果能够将植物保护技术应用到生态农业中去,其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农业产品质量、产量及收益将大大提高。基于此,介绍了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5
  生态农业是以经济学、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高新技术实现生态管理的农业类型。和传统的农业类型比较,生态农业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理念,它是一种全局性的、多样化的农业管理思路,能够带动农业和副业共同发展。而植物保护技术具有同样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将会取得更加突出的应用效果,因此对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1]。
  1 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相关的生态学理念、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原理,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与传统的农业活动经验结合起来,以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协调发展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2]。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主要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加以强调,并充分吸取传统农业经验的精华,合理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从农业全局出发,利用农业劳动力,提高经济增值,改善生态环境,综合促进农、林、副食、牧、渔业和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并促进其长足发展[3]。
  2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农业中推广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旨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模式,主要是对于植物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保护,并在维持生态农业的同时,促使农业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农业中推广植物保护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植物保护新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技術和物理技术,结合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规律、生长特点,并对农作物的营养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技术应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顺利开展,使植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进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2.2 弥补传统植物保护的不足
  传统植物保护技术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却不利于后期的食品质量安全,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植物保护新技术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术,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农业生态化及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有效弥补传统植物保护上的不足之处[4]。此外,植物保护新技术还具有节约水资源、避免害虫入侵的功能。只有将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才能更好地践行绿色生态农业理念。
  2.3 有效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袭
  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能有效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袭,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同时,降低农民防治病虫害的成本,最终使更多农民乐于接受绿色生态农业理念[5]。
  3 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3.1 防虫网阻隔技术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防虫网阻隔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是一种作用突出的物理防虫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病虫害治理效果。防虫网阻隔技术是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和化学药剂防治方法比较起来具有更可观的环境效益。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合理架设和利用防虫网,能有效避免虫害进入农业生产种植区域,最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同时,架设的防虫网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保温效果,能够让农业小环境保持稳定,避免农作物患上炭疽病及软腐病,在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完全与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相贴合[6]。结合实际农业生产中积累的经验来看,最佳防虫网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PE)的22目防虫网,如果种植区域有烟粉虱等一类较小的虫害,应选择30目以上的防虫网,从而保证防虫网的防虫效果。
  3.2 光诱技术
  光诱技术一般可以通过频振式杀虫灯实现,这种设备可以集光学原理、声学原理、生物原理为一体,让害虫在多重吸引因素下聚集,而后再进行集中处理,达到诱杀害虫的作用。光诱技术具有杀虫面积大、处理数量多的特点,且能够对多种害虫进行有效诱杀,具有突出的使用效果,最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法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任何伤害[7]。同时,光诱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安全性,减少了环境污染,是农作物绿色无公害生产的有效尝试。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光诱技术的有效应用,从根本上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和农作物受灾面积,还能使下一种植阶段的虫害得到有效控制[8]。因此,合理应用和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能够有效防治已知的大部分虫害,还能节约一定的防虫成本。同时,光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设计效果完整科学、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优势,能够避免传统杀虫技术对植物造成破坏的问题。
  3.3 色诱技术
  色诱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它主要是根据昆虫的趋黄性特征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技术,借助黄色板材吸引昆虫并且一举扑杀,能够取得突出的使用效果。在蔬菜作物的生产当中,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虫害,其防治难度非常大,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一般利用高效农药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必然要对土壤造成很大的污染,给本就相对脆弱的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破坏[9]。利用黄板对虫害进行诱杀能够有效杀灭黄曲条跳甲,避免使用高毒性农药及给环境带来诸多破坏,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且色诱技术的应用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就能落实到位,因此实践应用性相对突出。   3.4 性诱技术
  性诱技术主要是利用性诱剂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性诱剂是模拟自然界的昆虫性信息要素,通过诱芯释放到田间,吸引害虫以达到诱杀的目的。性诱剂不直接用于植物上,没有农药残留的担忧,同时,使用性诱剂可以阻止害虫产卵,且不会对益虫和害虫的天敌造成伤害,在防治害虫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比如在斜纹夜蛾的防治中,性诱剂可以在一个使用周期内杀灭350~400只成虫;在1个甘蔗生长季节中,使用螟虫性诱剂可以直接灭杀甘蔗螟虫,破坏雌雄性比平衡。使用性诱技术,可以大幅减少农药的投放,更有利于保护天敌、益虫,维护农田的良好生态环境。
  4 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实施方式
  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主要是将各类技术配合应用,如化学、生态、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等,以降低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并且每类防治方式均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如化学防治的优点是可以将害虫有效杀灭,缺点是会严重污染环境,为此在对化学农药进行应用时,需要对其应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农产品种植集中区建立监测点和预报系统也是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实施模式,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通力合作,全面防治病虫害,跟踪病虫害发展趋势,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全面助力生态农业的健康發展。
  5 结语
  在生态农业中有效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可有效降低植物中病虫害发生率,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性,为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生态农业中更好地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最重要的方式是有效结合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物理防治等多类手段,以提升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质量及应用效率。然而,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监管力度弱、应用体系不够健全等,这些问题会导致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生态农业有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等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找到适合的解决对策,进而提升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质量和效果,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星梅.如何使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发挥作用[J].农家参谋,2020(14):92.
  [2] 向中伦.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5):171-172.
  [3] 葛应兰.引入植物保护新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19(9):71-72.
  [4] 刘兆良.探究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11):42-43.
  [5] 李红杰.试析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4):72-73.
  [6] 严庆玲.论生态农业中的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8):80-81.
  [7] 韩松炎,刘晓野,王旭.浅谈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74.
  [8] 葛应兰.引入植物保护新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19,6(9):245-246.
  [9] 刘兆良.探究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12(11):213-2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态林资源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国家“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等发展主题下,生态林建设逐渐成为林业工程的重点内容。从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层面阐述了生态林建设在林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人们对生态林建设的重视程度,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  关键词 林业工程;生态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
摘 要 水土流失是社会发展及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的影响很大。根据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对于综合治理的工作需要以小流域作为基础单元,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因此,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
摘 要 当归又名云归、秦归、干归,具有润肠通便、补血活血等功效,在诸多中成药中发挥作用,成为中药产业中的主要用料之一。目前,如何高产高效栽培当归已成为业界探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通过探析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当归药用价值。  关键词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摘 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粮食作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水稻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需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作为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应当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因此,针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进行逐一论述。  关键词 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1 
摘 要 小麦是我国北方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它既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实现小麦的高产栽培,提高小麦产量及其品质。基于此,以北方冬小麦种植阶段为切入点,提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要点,促进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的提高,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 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 利用温室种植蔬菜能夠有效地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料及温度等条件,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最为适宜的环境条件。但随着温室蔬菜种植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分析了温室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温室;蔬菜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