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壁加盾板修复等多种技术治疗中耳胆脂瘤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iy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观察完壁法加盾板修复等多种技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1月手术的113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男60例,女53例;双耳11例,共124耳。其中11耳经2次手术,1耳经3次,共137耳次手术。手术采取耳内切口,保留外耳道后壁,综合采用气钻铣切割耳道整块取骨、自体骨制臼柱枪柱听骨、鼓索弹压听骨、透明质酸酯膜防粘连、轮廓化清除病灶、耳道壁(盾板)重建、上鼓室乳突再气化、早期咽鼓管吹张等多种技术。平均随访(36.58±20.47)个月。术后随访的气骨导差<20dB,或术后气骨导差虽>20dB,但气导<40dB者为手术成功。术后气骨导差<10dB,或气骨导差虽>10dB但手术前后气骨导差的差值>30dB为显效;其余为有效。结果术后118耳(95.2%)没有胆脂瘤复发,112耳(90.3%)具有正常耳道,鼓膜愈合。胆脂瘤复发6耳、听力下降5耳、鼓膜再穿孔1耳共计12耳再手术并随访>12个月。112耳只经一次手术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3.61±12.35)dB,术后气骨导差为(13.58±9.27)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5,P<0.01)。12耳再手术者首次术前的气骨导差(38.83±12.43)dB,最后随访的气骨导差(10.38±8.99)dB,与首次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t=5.38,P<0.001)。手术有效47耳(37.9%),手术显效59耳(47.6%)。手术成功共106耳(85.5%)。骨导变化:术前平均骨导阈为(17.3±13)dB,与随访平均骨导阈(15.15±11.79)dB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4.77,P<0.01)。其中骨导阈上升2l耳(16。93%),不变42耳(33.87%),下降61耳(49、19%)。10例19岁以下患者术后气骨导差为(8.80±5.27)dB,听力全部达到成功。结论完壁法加盾板修复等多种技术治疗中耳胆脂瘤,术后大多数不仅可以获得安全、干耳和正常的耳道,绝大多数听力可改善甚至恢复正常。复发率低,且复发后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仍能获得很好效果。对少年儿童能保持生理的耳道和听力,尤其有益。多种技术采用对骨导亦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概括说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不能说记录语言的符号都可以作文字使用。国际音标是记录语言比较精确,复杂的符号,速记符号就比较简略。两者都不便于作文字使用。汉语拼音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礼记》说:“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人之于世,或汲汲,或戚戚,先做到瞻前顾后,方求得左右逢源。“中庸”是进而不是退,人生须勤而不能怠。得遇金璎珠珞,既不曳尾于涂,也不利欲熏心;取义成仁,求道寻途,才是人生的真谛。  两个百年,国运福寿永康,同一世界,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曾有“六亿神州尽舜尧”“桃花源里可耕田”的辉煌,“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