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上,是指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把组织员工的正确认识作为管理活动的基础,把组织与员工的目标协调作为管理活动的前提,把制度建设和环境塑造作为管理的外部条件,把人与组织的发展作为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工作,以实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因此在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中,就必须以人的管理和使用为根本,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为核心,在增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上下功夫;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上下功夫。
  
  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方而,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旧的等级工资加奖金的分配机制,实行合理公平的新分配方式。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与激励体系,通过体系的运作,对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贡献大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员工学习、创新的热情,使职工安心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后劲。同时必须给每位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既要善于吸引优秀人才来企业工作,发挥其聪明才智,又要对在职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一方面需要通过实施各种培训计划,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更重要的则是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加强学习,创造激励员工不断加强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员工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从而营造出重视人才、珍惜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切实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使员工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二、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企业员工获得朝气与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必须构筑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三者的有机统一。企业价值观是核心,企业精神是保证,企业形象是利器。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就会失去依托而变得盲目,企业形象也会因此而成为空壳。只有企业价值观,没有企业精神,做出的价值选择由于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而难以达到,形象的塑造难以实施到位。有了正确的价值选择与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把它通过形象塑造在市场上展示出来,也难以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实现尊重人、理解人的价值观,以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与良好诚信的企业形象有机结合,才能激励员工不断奋发进取,不断创新,以巨大的凝聚力与责任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能产生亲切感,有了亲切感,相互的吸引力也就大,彼此的影响力也就越深。如果企业能够善待每一个员工,领导能够体贴关心下级,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与群众关系非常融洽,职工对你充满信任,其企业的凝聚力就会增强;相反,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关系比较紧张,就会造成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产生心理距离。其结果最容易转化为一种对抗力和负影响力。企业领导干部要深入员工中间,经常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帮助员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生活,把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让企业职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凝聚力。
  
  (作者单位:皖西日报社人力资源部)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一、党报收订数与党员数增加不成正比,党报订阅的“规定性”反映不了党报阅读的覆盖面    各级党委机关报,或简称“党报”,或称之为“主流媒体”,因其办报和用报的指向和指定性,其读者群已在党的文件中做出了规定,而且几乎每年征订都会得到上级文件的重申和强调,其订报经费也有相应的保证。党报收订,客观真实的情况是,能够基本覆盖组织架构,但规定的部分仍有相当的遗漏。同时,尚未明确规定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内,党员
【摘要】梳理国内近十年的文献、论文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功能方面所作的研究很多,论文也很多产。但是具体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是非常少的。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新农村的建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基层村民自治,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见基层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政治参与对促进国家团结,推进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作用不可
【摘要】本文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的编码素养,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受众的解码素养,从而使两者在信息的传受中能相互沟通,彼此理解,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传播效果 传播者 受众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即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
【摘要】报刊是重要的传统大众传媒,也是公众获得科学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9月这一年时间中,我国主要报刊中的类科学内容作为样本,共找到报纸文本142个,期刊文本136个,分析了报刊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的现状。  【关键词】类科学 报纸和期刊 类科学传播现状    一、类科学和类科学内容  类科学(Alternative Science),作为一个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