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奇妙数学 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乐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低年级孩子生性好动,喜欢具有趣味性和奇妙色彩的数学知识,但鉴于教材习惯于板着面孔向学生叙述数学原理,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为孩子打造一片奇妙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乐趣。
  【关键词】奇妙数学、学习热情、乐趣
  【正文】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发生疑问或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还能不喜欢数学吗?可是,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我们的教材又比较习惯于板着面孔向孩子们叙述数学原理。有些孩子一提起数学马上联想到艰苦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学生对数学的评价是——枯燥无味。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多色彩、有趣味的教材,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抽象的、严肃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富有情感色彩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架起教材和孩子们中间的桥。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创设奇妙数学,和孩子们一起领略数学的奇妙,使他们对数学有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 活化教材,点缀奇妙。
  1、生动的语言活化教材,为数学点缀奇妙。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对一些神奇的东西发生兴趣,尤其是小孩子对一些奇妙的东西就更喜欢接触和研究。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活动线索,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设计和引领。在教学中,我常常以拟人的方法把新的概念介绍给孩子,如“热心的0”、“余数说了算”、“谁做小弟弟”等。有时我还以一种挑战的口吻,提出一些奇妙的问题,如“你知道这把魔尺的威力吗?”“你是个负责的统计员吗?”……这些语言尽管简短,却将教材内容一下子活化起来,为数学缀上了奇妙色彩,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孩子们喜欢置身于奇妙的数学,享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
  2、形象的展示活化教材,为数学点缀奇妙。
  教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将这些进位加法整理成了“进位加法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促进计算技能的发展,我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进位加法表,孩子们通过斜着观察发现:9 2=11、8 3=11、7 4=11、6 5=11、5 6=11、4 7=11、3 8=11、2 9=11,当我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成一竖行转过身时,孩子们的眼神有惊喜、有疑惑、有若无其事,按照常规我追问道:“这些算式的得数为什么都是11?”一些悟性高的孩子马上就有了发现:“因为一个加数在依次减少1,另一个加数在依次增加1,所以得数才会一样都是11。”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可是刹那间我想:这么抽象的概念,有多少孩子能真正领悟呢?又有多少孩子会将此规律深刻地植入他的小小数学世界呢?能否借助点什么来升华一下这个知识点呢?于是有了以下计策:出示两盘草莓(图片),左边9个,右边2个,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草莓只要怎样想?学生列式:9 2=11。随即我从左边盘里移过1个草莓到右边盘里,问学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不难发现:左边盘里少了1个,而右边盘里多了1个,但是总数不变,还是11个,想算式8 3=11。接着,我没有继续移动草莓,而是要求学生想象,如果老师再从左边盘里移1个到右边盘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此一来,孩子们借助直观的草莓图片顺理成章地展开了自己的假设,原先叙述的变化规律形象地展示在孩子面前,使孩子们深刻地悟透了为什么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另一个加数依次增加1,和为什么不变的奥秘。
  低年级孩子,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兴趣浓厚,对于抽象性的知识,特别是枯燥乏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老师将抽象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形象起来,并使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对数学学习保持着一份热情。
  二、 延伸教材,渲染奇妙。
  学完“认图形”这一单元,我为小朋友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课始,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老师也喜欢做手工,现在我就在你们面前献丑了,你可得当个好观众啊!”接着,便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一步一步地做出了一个纸风车。当学生看着旋转的风车出神时,我立马扣紧学生萌动的心灵——小朋友,多么神奇啊,一张长方形纸可以变成正方形的,甚至还成了一个风车!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研究神奇的图形,用你们灵巧的手儿创造神奇!随即板书下我自编的课题“神奇的图形”。学生们一个个兴致盎然地加入到创造神奇的队伍中,通过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这一系列的操作,学生们对图形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亲自领略着图形的变化和神奇。如此神奇的数学,怎能不引人入胜呢?
  三、 补充素材,增添奇妙。
  教学中,我还时常补充一些有趣的素材,和孩子们一起领略数学的神奇,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给孩子们做过这样一道题目:一只鹅比一只鸭重3千克,已知鹅和鸭共重9千克,问鹅和鸭各重多少千克?这是一种典型的和差问题,通常是引导他们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解答。在表示鹅重量的线段上去掉3千克,同时在总重量里也去掉3千克,这时就成了两只鸭的总重量为6千克,从而求出一只鸭的重量为3千克;或者在表示鸭重量的线段上添上3千克,同时在总重量里也添上3千克,这时就成了两只鹅的总重量为12千克,从而求出一只鹅的重量为6千克。可如此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能明白吗?或者说能完全明白吗?于是我灵机一动,有了以下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一:让“鹅减肥”,让那只大肥鹅减肥,让它与一只鸭子同样重,这样两只鸭子的总重量就是9-3=6(千克),从而求出一只鸭子的重量为3千克。
  奇思妙想二:让那只鸭子胖起来,让它胖成与鹅同样重,这样两只鹅的总重量就是9+3=12(千克),再来求出一只鹅的重量就是6千克。
  当孩子们听完这两个奇思妙想,不禁为之神采飞扬,并连连说道:“好有趣!”“老师,再给我们做一道!”是呀,数学具体了,就看得见摸得着了;数学变得奇妙了,孩子们就喜欢了。
  爱迪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他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本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是啊,好奇心、奇妙感在学生进行探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奇妙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孩子们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内动力。
  其实,数学本身潜藏着许多趣味因素,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应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奇妙感的数学素材,积极为学生创设“数学真奇妙”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乐趣。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是当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而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思维方法、实验设计思想、方法、技能也已经渗透到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之中,物理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演变,逐渐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中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进行浅析。   关键词:物理实验素质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的高中物理实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是教材中的有机组部分,精心组织好“想想议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正确处理初中物理 想想议议    现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各章节后面都有“想想议议”的练习,这些内容是学生学完本章节知识后针对该章节的教学目标,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冷落和忽视,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是被窒息的人。因此,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体现。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
期刊
目的通过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观察黄连苦瓜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普通饲养,其余35只用于模型制备,高脂饲料喂养加脂肪乳灌胃6周诱发大鼠胰岛素抵抗后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2型糖尿病,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型糖尿模型
摘要: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得轻松并感兴趣,教师是关键,为此总结了四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学生 地理事物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施多年了,我们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因此我们地址老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把握教材,探索教学方法,要在探索中不断提高。   高中地理综合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