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中医教学水平,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围绕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医教学;学习兴趣;有效方式
中医教学实践性较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为了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合理教学的方式,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兴趣。
一、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
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理解,贯通领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2.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增加知识,掌握中医理论,才能发挥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中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學知识,并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指导实践。
二、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1. 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中医内容较为抽象复杂,不便于理解,而且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如果死记硬背难免引发学生的反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这些先进的教育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践性。传统的中医教学片面地强调理论,内容抽象枯燥,使学生容易丧失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理论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
由于学习基础和能力不同,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能够及时查找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讨论,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接受知识的局面,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提升。
4. 采用案例教学法
为了使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通常,对于重要知识点,教师可选取2~3个典型病例进行讲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参与的兴趣不断提升,不仅能牢固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把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三、总结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创新,提供与临床实践相适应的先进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表观点,活跃课堂氛围;结合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金祥,朱继孝.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31):60-61.
[2]周安,张勇,张云静,等.药物分析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1):135-136.
[3]周雪明,赵歆,刘玥芸,等.开放式课堂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6,35(2):30-32.
关键词:中医教学;学习兴趣;有效方式
中医教学实践性较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为了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合理教学的方式,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兴趣。
一、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
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理解,贯通领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2.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增加知识,掌握中医理论,才能发挥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中医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學知识,并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指导实践。
二、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1. 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中医内容较为抽象复杂,不便于理解,而且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如果死记硬背难免引发学生的反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这些先进的教育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践性。传统的中医教学片面地强调理论,内容抽象枯燥,使学生容易丧失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理论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
由于学习基础和能力不同,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能够及时查找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讨论,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接受知识的局面,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提升。
4. 采用案例教学法
为了使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通常,对于重要知识点,教师可选取2~3个典型病例进行讲解。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参与的兴趣不断提升,不仅能牢固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把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三、总结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创新,提供与临床实践相适应的先进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表观点,活跃课堂氛围;结合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金祥,朱继孝.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31):60-61.
[2]周安,张勇,张云静,等.药物分析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1):135-136.
[3]周雪明,赵歆,刘玥芸,等.开放式课堂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6,35(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