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衰变加速因子可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y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作为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补体调节成分,不仪可阻止C3和C5转化酶的装配,并且可通过诱导催化亚单位C2a的快速解离而使已形成的C3、C5转化酶失去稳定性,进而抑制C3a和C5a(前炎性成分)的产生.而C3a和C58在体内不仅可以介导炎症反应,而且可以通过与位于抗原提呈细胞和(或)T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而促进Th1和Th17的产生和存活。

其他文献
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模型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受诸多因素影响,模型制作难度较大,成功率不高.结合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本室多年研究经验,从动物品系的选择,胶原的配制和准备,注射的部位和方法,评价的指标等方面为CIA模型的制作提供了参考。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低氧应答调控因子,通过调控一系列与缺氧适应有关基因的表达以维持机体氧稳态.在低氧条件下,HIF-1表达上调并与靶基因结合,促进靶基因转录,引起一系列细胞对低氧的反应.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HIF-1表达增加,并通过促进滑膜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糖酵解等途径调控RA的发生发展.基于抗HIF-1的靶向治疗可为RA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很多成功用于实验动物中的肿瘤免疫疗法已经用于临床试验,但是只有部分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很多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最近,研究者发现在肿瘤病人中有一种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明显增加.其可以在很多方面抑制免疫系统.研究者正在研究各种克服MDSC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得抗肿瘤疫苗和其他的免疫疗法得到更好的效果。
Th17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不同于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活化的Th17细胞可分泌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多种促炎症因子,Th17细胞不适当的激活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在体内阻断Th17细胞的分化、扩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预防、延缓或阻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FOXO亚家族作为一种核转录因子,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凋亡及基因表达方面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在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干/祖细胞和其它免疫相关细胞中,通过调节不同的靶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因此,对于FOXO功能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许多免疫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巨噬细胞不仅是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第一道防线,而且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针对巨噬细胞活化效应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近几年大量可靠体内外研究表明,活化的巨噬细胞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但是,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却通过分泌EGF、TNF-β、MMP等细胞因子来刺激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因此进一步阐明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找到其促癌和抑癌作用的平衡点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神经变性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在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触发由CD4+T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他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CD8+T细胞等)也能通过诱导或调控M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应答过程而可能参与MS的发病.以往认为Th1/Th2型反应失衡是其关键致病因素,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
脓毒症可同时存在免疫功能亢进和抑制,在此过程中,T淋巴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其所导致的免疫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是导致脓毒症患者从免疫功能亢进到抑制乃至麻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T淋巴细胞的凋亡过程中,Treg、DC、TNF-α及其受体、Bcl家族、IL-2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物质相互作用,最终造成了T细胞凋亡,引起免疫抑制,使病原体难以清除,且易于继发感染.针对与T淋巴细胞凋亡有关的因素进行治
趋化受体是 HIV进入靶细胞所需的辅助受体。本文主要综述了趋化受体与 HIV的细胞嗜性和HIV与辅助受体结构功能的关系以及该受体在 HIV领域中的研究。描述了趋化受体的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