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定课程目标达成标准量化值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已经逐渐被高校认可和采纳。在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是认证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对于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科学、合理评判方法尚缺乏统一认识。在假设学生考核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合格标准为60分的前提下,提出了评判课程目标达成与否的“标准量化值”确定方法,并结合实际教学给出具体的案例,为科学评价学生能力达成情况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标准量化值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东北大学教师发展专项资助基金“东北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认证专项研究(理工科教师)”(DDJFZ202005)
  [作者简介] 沈峰满(1958—),男,黑龙江密山人,博士,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铁矿粉造块理论与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中,多质点结构体系的抗震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是教学与学习的重点,学生对于多质点结构体系的刚性、延性、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缺乏直观的认识,进而影响了对多质点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知识的掌握。抗震设计实验教学是揭示多质点结构体系振动规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原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抗震设计实验课程改革,对实验方式、实验内容、实验平台、实验模型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实验课程提高了学
[摘 要] 矿物岩石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为非地质学的地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于OBE教育理念,提出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实验课程学生的融入感不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将课程教学过程“定格”于特色、“定向”于实践,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与优化,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科学取舍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