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兽医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85株大肠埃希氏菌,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52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为61.1%;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D-甘露糖所抑制;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HA)和D-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24株强致病菌中有79.2%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SAT)阳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和菌必治敏感,对氯霉素(CMP)、先锋霉素(CTN)、卡那霉素(KAN)、呋喃妥因(NI)、氟嗪酸(OFL)、壮观霉素(SPT)、妥布霉素(TOB)、新霉素(NEO)、氟哌酸(NOR)、复合磺胺(SXT)和强力霉素(DOX)有较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ERY)、链霉素(STR)和磺胺异恶唑(SIZ)耐药现象严重.
其他文献
对1日龄SPF鸡通过口服腔上囊提取液,4 d后剖杀称重及对腔上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增重较快,腔上囊重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试验组鸡腔上囊发育较快,腔
将30只20周龄鸡毒霉形体(MG)阴性的蛋用种鸡分为4组,攻毒前Ⅰ组于颈部皮下接种2次油乳剂灭活苗;Ⅱ组免疫接种1次;Ⅲ组于攻毒后1周免疫接种1次;C组不接种疫苗,为对照组.4组鸡
用免疫球蛋白(Ig)、痢菌净、氯霉素和恩诺沙星防治仔猪腹泻的治愈率分别为88.7%、62.6%、52.9%和64.8%,有效率分别为91.4%、72.5%、64.7%和76.2%,Ig组显著高于其它抗生素治疗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生产关系和谐的集中体现,而生产关系的和谐是经济和谐的重要体现,经济的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素,因此,社会中协调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随着目前社会“医患关系”不断恶化,患者知情同意权也越来越受重视。知情同意权制度在我国是舶来品,理论颇为不成熟,忽略了当患者为绝症病人等情况时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该由谁行使、如何行使,这就产生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代为行使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患者知情同意权及其代为行使这一制度。本文详细阐述了患者知情同意权代为行使的概念、特征、效力以及需要代为行使的情形等,分析了我国当前立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