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痴呆机制研究:鼠海马脑片CA1区突触传递及可塑性与HIV-1包膜糖蛋白gp120的关系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对艾滋病相关性痴呆( HIV 1 associated dementia,HAD)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因为对 HIV 1感染引起的神经损伤和坏死的机制,仍没有完全阐明.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I型(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 type, HIV 1)包膜糖蛋白 gp120对鼠海马脑片 CA1区的突触传递及可塑性的影响,以期阐明 HAD的形成机制. 设计:配对设计. 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的病理生理教研室. 材料:实验于 2003- 01/10在暨南大
其他文献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
目的:探讨体外试验中γ-干扰素对其他细胞因子引起骨吸收及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作者于2003-02/11在青岛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利用
背景:近年来,人们发现低强度复合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虽然其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作为一种生物物理干预的手段,临床证实它有显著增加骨密度的能力.目的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尾加压素Ⅱ的合成、分泌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10,
现在的家庭教育环境实在令人担忧,家长对孩子要么管得过严,要么放任自流,教育方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家庭"精神污染"十分严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产生了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