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铜振荡体系测定维生素K3及L-精氨酸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学分析法是一种高效分析手段。近年来,为了深化非线性化学现象理论和实验的关系,化学振荡反应作为非线性现象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铜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规则振荡区测定了维生素K3、L-精氨酸等物质,建立了动力学分析方法,结果满意。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化学振荡及其应用 介绍了化学振荡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化学振荡反应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维生素K3对Cu(Ⅱ)-H2O2-NaSCN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 研究了维生素K3对碱性条件下Cu2+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VitK3的加入会使振荡图形的周期和振幅均增大,且VitK3浓度与加入VitK3后第一周期的改变值(ΔT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5.26×10-7~2.17×10-4 mol·L-1和3.21×10.4~8.87×10-3 mol·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75。初步讨论了VitK3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 第三部分 利用化学振荡反应测定L-精氨酸 研究了在封闭体系中利用碱性条件下Cu(Ⅱ)催化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定L-精氨酸的新方法。L-精氨酸浓度分别在1.48×10-5~3.85×10-4 mol·L-1、2.5×10-6~3.38×10-4 mol·L-1范围内,浓度与周期、振幅的改变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由于该条件下的振荡体系很稳定,方法的精密度较好(RSD<0.85%)。初步讨论了L-精氨酸与振荡体系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终点事件不能防控。如何改善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是目前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SnO/Sn3O4异质结构花状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表面积分析仪和紫外-可见
在柠檬酸辅助下,采用静电纺丝及后续低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立方相铁酸铜(c-CuFe2O4)纳米纤维管,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CuFe2O4纳米纤维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探究了美联储加息对资本市场的动态传递效应,并以汇率为传导渠道对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美联储加息在不同时点对资本市场存在不同
通过感官评价,综合基本理化指标得出了一种较优的绿色复合果蔬汁的配方,并对比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HHP)和高温短时杀菌(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HTST)
学界对农户非正规风险分担机制是否有效存在一定争议。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农户非正规风险分担机制的作用机理,同时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至2012年微观大样本数据和最小二乘估计
本文从SrZnO2的合成方法、发光性能、发光机理、掺杂SrZnO2荧光体等方面,综述了SrZnO2及掺杂的研究进展。首次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SrZnO2及稀土离子掺杂荧光粉。应
氮氧化物的脱除是环保方面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NO 分解是最简单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也是目前催化研究的热点。据报道Cu-ZSM-5 催化剂直接分解NO 的活性很高,但其也存在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采用易制备的常规尺寸催化剂协同光敏剂敏化催化降解偶氮染料的新途径。以半导体氧化物MoO3为主要组分催化剂,有机试剂丙酮、二苯甲酮为敏化剂,以甲基橙模型化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弹用户对涤纶预取向丝(POY)染色差异问题反馈较多。针对影响涤纶POY后加工染色原因进行分析,对POY集束位置、含油、清板操作、速度超喂、纸管等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