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canyu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转变传统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物理实验的学习,培养自主能力,促进其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 自主能力 培养策略
  物理的所有概念、规律及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亲身体验及深入理解物理原理与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一般只局限于教师的演示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鼓励学生自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培养自主能力。
  比如:在一节实验课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实验场景的创设和简明的示范点拨,鼓励学生对既定情境进行完善与总结,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操作。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从旁进行辅助,在学生提出质疑或出现实验问题时,帮助学生科学地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二、合理创设物理实验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物理实验情境,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其实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播放歌曲《加速度》,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其次,创设问题情境:骑自行车时,当这辆自行车的质量一定,是否用力越大,自行车的加速度就越大?当你用力一样大时,是否自行车的质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等等。提出这些问题,在吸引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的同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想通过要实验进行验证,这时我再引导学生着手进行实验操作。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还要提高其思考、分析等能力,培养其自主能力,最终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提倡学生自主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提前做好实验安排,放手让学会自主进行实验,引导其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其进行探究性实验,探寻物理科学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观察、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规范化实验操作的良好习惯,最终促进其物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力的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想要将桌子上的一个较重的砝码提起,是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结论的对错。教师从旁辅助,将“力的分解”知识潜移默化地带入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拓展其思维,培养其分析能力、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精神。
  四、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应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可合理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旧器材进行实验,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实现废物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静电现象的应用”这节实验课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废旧泡沫完成实验。用一个带电体接近用泡沫做成的小球,发现能被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样,在解决了实验器材不足问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锻炼了自主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五、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应用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为生活所服务。物理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就让学生寻找自己身体上或生活中的杠杆原理,并分析其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在学习密度知识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酱油、食用油等密度进行测量;在学习了热学的相关知识后,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导热性能差和好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不断提高观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必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拓宽知识范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树立创新精神,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宋晓楼.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物理通报,2010(1):52-54.
  [2]曾永康.高中物理自主实验能力培养初探[J].才智,2012(22):97.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仅次于心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有疑问才会促使人探究,才会使思维得到启发和升华.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感染示范作用.本文着重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
摘 要: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有效途径,是让历史与社会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的意识,创设生活情境,充分挖掘各种生活化教育资源并引入课堂。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生活情境 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人文学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历史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足迹,是从生活中演变而来的。因此,历史学科与我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德育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围绕生活化的德育、创新化的德育、互评化的德育
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方式中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多媒体作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已经涉足诸如广告、商业、艺术、教育及科学研究等行业.在教学方面借助多媒
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堂中的重点提升内容,只有充分发挥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已调整划定基本农田面积16.22亿亩,预计到今年底,保护率将达到84%左右,可基本完成《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
摘 要: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借助其集文字、图案、视频、声音等于一体的特点,可以使历史知识化难为易、化静为动,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搭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平台,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契机,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历史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  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时空跨度大的人文学科,其专业特征造成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克服的教学问题,如形象教学、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事
岁末年初,大大小小的商场都被喜庆的颜色装扮点缀一新,促销的喇叭声音一阵高过一阵,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然而,春节购物,消费者应当谨防被“打折”、“促销”活动侵害合法权益,谨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变质商品。  打折商品造成损害,赔偿责任不打折  案情:2010年春节前夕,在某商场开展的“让利促销,回报顾客”活动中,余女士以打折价购买了一台液晶电视。同年2月,余女士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