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芭比” 的儿子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5岁生日那天,我带他去商店选礼物。林林总总的玩具,儿子唯独钟情于芭比娃娃,而对于奥特曼、飞机、坦克、汽车等玩具却不屑一顾。售货员笑着逗他:“男孩也要玩芭比娃娃吗?”“谁说男孩不能玩娃娃!”儿子立刻反驳道:“娃娃不能只有妈妈,她还需要有爸爸!”在场的人都笑了。说实话,我原本不打算给他买,但僵持了十几分钟,最后我还是满足了他,一是为了他那个“娃娃也需要爸爸”的理由,二是为了儿子“双性化”人格的发展。
  所谓的“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传统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做了严格限制,两性特征互不相容,而“双性化”则是指个体的人格中同时融合了男性和女性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往往在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方面都较为片面,智商、情商也较低。相反,那些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孩和女孩却大多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双性化教育的理论启发了我,于是我便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意识的尝试。
  儿子蹒跚学步时,就时常与邻居的小女孩一起玩耍。这个时期的孩子完全没有性别意识,在一起玩耍接触中相互模仿,为“双性化”人格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岁半时,儿子上了幼儿园。一群男孩女孩中,儿子从不划分帮派偏向哪方,简直说得上是“如鱼得水”:男孩喜欢的东西他喜欢,女孩喜欢的东西他也喜欢,兴趣非常广泛。我欣喜地发现,儿子非但没有“女性化”,反而改掉了爱动手打人的坏毛病,学会了宽容与礼让。当有女孩受欺负时,他还会攥紧小拳头向人示威,显示出小小男子汉的威力呢!
  再大一些后,周围有许多女孩开始学舞蹈,儿子也想学。不顾众人的反对,我把儿子送到一个舞蹈班学了半年的舞蹈。之所以只学半年,其实还是有所顾虑,因为孩子已经到了性别萌芽期,为了强化他自身的性别意识,只好适可而止。而送儿子去学舞蹈,主要是想鼓励他向异性学习,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日趋完美。经过半年的舞蹈训练,儿子身体的协调性、音乐的感受力、动作的节奏感都有了明显进步。
  尽管已经尝试了几年的“双性化教育”,但面对“芭比”时,我起初还是有点犹豫。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芭比”抱回去之后,儿子既当爸又当妈,给她讲故事、唱歌、喂奶、洗澡,忙得不亦乐乎。他没有去学女孩子娇滴滴撒娇的样子,只是在细心呵护“宝宝”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其实,孩子的性别取向,关键还要靠家长正确的引导,玩具本身是没有性别的,只是成人为其附加了各种性别标签。何况,玩具的多样性可以弥补孩子自身性别中的不足,这与我尝试的“双性化教育”并不矛盾。我很庆幸满足了孩子的愿望,使他在成长中多了一份责任,更多了几分欢乐,而我也因为孩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如今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是一个活泼开朗、大方勇敢、细心温和的好孩子,常常受到老师及邻里的交口称赞。虽不敢说这全是“双性化教育”的功劳,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种种双性化教育的尝试都曾给他的性格养成留下养分,引导他一路向前。
其他文献
那天,我刚进家门就听见儿子的琴房传来一连串极不和谐的鼓声,踩叉响个不停,发出刺耳的声响。儿子学架子鼓已经有3个月的时间了,一直以来学习的兴趣都很浓厚,表现出如此烦躁的情绪还是第一次。我轻轻地推开门,对一脸沮丧的儿子说:“不想练就休息一会儿吧。”儿子竟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漠,“咚咚咚”乱敲乱打地发泄起来。  从一开始,儿子要学架子鼓的时候我就在犹豫,架子鼓不如键盘类或是弦乐类乐器有音高和旋律,这么枯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整日跑跑跳跳,而骨骼发育还不够强壮,很容易发生骨折。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家长平时应该掌握一些骨折急救方法,以免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机。  骨折有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剧烈疼痛,患肢运动受限,患区压痛极为明显;患部出现肿胀,皮肤变色等。在关节脱位和严重骨折时,还容易发生肢体变形。  如果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直叫胳膊疼,而没有明显的畸形,只有些红肿,家长也一定要重视。要到医院进行X光透
保时捷目前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包括:911系列、panamera、cayenne、macan、718系列,每一款车型都是热销车型,能做到这一点需要精准的产品定位和眼光独到的产品规划,Taycan是保时捷的全新车系,当年保时捷发布Panamera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它会开辟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并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Taycan未来市场表现同样令人值得期待,根据目前的情况,尚未发布的Taycan已
一天,有则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某高校新生入学登记时,要求填写父母的生日,这可难坏了那些天之骄子们。有90%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但却有相同比例的孩子知道给自己过生日。专家因此指出,孩子从小不懂得关心他人,将来将很难适应社会。  这则报道让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我的孩子才6岁,但已完全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势。作为一名单亲妈妈,我总希望在各方面都给儿子最好的,使他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日子,以补偿失去的那
上周六,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动物园。这次去之前我就跟丈夫统一了意见,女儿已经满两岁了,认动物已经不存在问题,这次去玩应该注重培养女儿的观察能力,所以,无论看什么动物,女儿不同意离开,绝不许离开,哪怕一整天下来,只看一两种动物也好。  果真如我所料,我们进去后,先看的第一个动物是懒懒的大熊猫,女儿虽然激动但兴趣一般,第二个动物是河马,这下不得了了,女儿高兴得手舞足蹈。有两头河马,它们在水里一会游泳一会潜
一天中午,我在值班,小朋友们大多数都入睡了,只有程湘越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肯入睡。我耐心地哄着她说:“你乖乖地躺着不要动,等起床后,老师奖你一朵小红花。”程湘越十分听话,静静地躺在床上不再乱动,5分钟后便睡着了。但是,由于下午急着准备一些公开课的资料,小朋友们起床时,我竟然忘记了要给听话的程湘越贴一朵小红花,甚至整个下午都没想起来。  马上就要放学了,本来挺开心的程湘越却变得闷闷不乐,眼睛还时不时地看
游戏1:寻找声音(0~5个月)  ●文/杨朵朵     宝宝长到4个月大时就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了,尤其是对妈妈的声音特别敏感。这个时候,妈妈可在宝宝看不到的地方发出声音,跟他玩寻找声源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仅有助于训练宝宝的听力,还可以激发他的好奇心。  游戏玩法:  爸爸抱着宝宝,妈妈在远处发出声音:“宝宝,宝宝,妈妈在这儿,你能找到妈妈吗?”爸爸顺着宝宝目光的指引带领他寻找妈妈。  爸爸妈妈还可以
  
或许是遗传了我们夫妻俩天性中对书的热爱; 或许是被家里成百上千的书本激发了好奇心; 又或许是我们有意的引导和用心的陪伴,儿子从小就很喜欢看书。回顾儿子虽然短暂,但还会一直延续下去的阅读时光,我发现,儿子正在阅读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1岁以前: 看图识物  在儿子学会坐、爬以后,他就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为此,我买来了大量的识物卡片、实物挂图,甚至拼图。这时的儿子对物体色彩的关注多于物体
在早期教育中,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如果家长说话的方式不对,孩子就不爱听,不肯照家长的要求做,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效果。所以,跟孩子说话也很有讲究。以下几个实用技巧供家长们借鉴——  技巧1:用描述性语言代替批评  描述你所看到的情景或问题。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可以避免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上面。  现象:把一杯果汁碰倒了。  A说法:家长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