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组合玩自驾:会比特斯拉更安全吗?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特斯拉又撞了”的消息数次被媒体曝光后,外界难免要对自动驾驶是否可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在宝马(BMW)集团董事长克鲁格、Mobileye董事长Shashua和英特尔(INTER)CEO科兹安尼克三人联手时,业界基本无人再看空自动驾驶。讨论的重点不再是自动驾驶可不可行,而是该如何推进研发进度,以期在2021年实现商业化,即便自己做不到,至少也不能落后竞争对手太多。
   IBM联手就应该被看好吗?
  7月1日,宝马、Mobileye与英特尔联合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基于宝马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车合力打造全自动驾驶汽车,并计划于2021 年实现量产,届时可实现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全自动驾驶。这是一次真正的强强联手。
  宝马集团的情况,相信勿需笔者多做介绍。英特尔作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在早几年就看到了无人驾驶领域的商机,悄悄进行着布局。该公司一方面为汽车企业提供芯片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它先后投资了日本的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商ZMP,收购了意大利的无人驾驶汽车芯片商Yogitech、俄罗斯的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开发商Itseez 等,意在强化自身实力,以加快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
  与BMW和INTER相比,外界对Mobileye的认知度是最低的,但这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企业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领域(ADAS)的地位,并不亚于前两者。自1999年成立后,这家公司花了8年时间优化算法,从2007年开始量产;再一个8年后,Mobileye的ADAS技术已经成为业界主流。到2015年底,包括宝马、沃尔沃、福特、通用和特斯拉在内的20多家汽车企业的221个车型配备了该公司出品的EyeQ 芯片和ADAS系统,全球累计装车量超过1000万辆,市场份额超过90%。



  这三家公司分别代表智能驾驶产业链条的三段:整车、ADAS和芯片算法。它们的合作一旦如期深入开展,即三家公司充分发挥其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则其协同发展就意味着产业链条的三段将实现垂直整合。
  出行成本最多可省70%
  按照IBM组合的规划,三方将基于宝马 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 概念车合作开发高度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必要的解决方案及创新系统;先是推出一款展示自动驾驶技术测试的高度自动驾驶(HAD)原型车,再在2017年拓展到其他自动驾驶车型,在5年内逐步实现3-4级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最终,在2021年时,使车辆在技术层面上实现5级自动驾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人驾驶”。
  笔者要特别强调一点,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更严谨的说法,应当是“自动驾驶汽车”。即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手段,车辆可以自行判断行驶路线,处理行驶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使驾驶员无需操控车辆。
  简单来说,相当于你付费雇佣了一位高水平的专职司机,只是这笔雇佣费包含在车价中;由于它的出现,车主既能继续实现点对点的出行,又能够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那样省心省力。
  对于它的商业价值的定量研究,美国劳工部和交通部已经完成。它们公布的数据与统计表明,无人驾驶如果和共享经济有机结合,可以给汽车用户带来两部分好处:一是身心放松,二是出行成本的急剧降低。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调研,大部分的旅行时间被用于睡觉(50%)或者闲暇娱乐(41%)。一旦无人驾驶彻底解放司机双脚、双手、眼睛和大腦,司机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睡觉或者闲暇娱乐,从而使驾车出行变得更加惬意和放松。
  而美国交通部(DOT)则大胆预测,在无人驾驶+共享经济时代,驾车出行的成本会较现阶段降低70%。DOT认为,在共享经济时代,因为共享拼车的出现,汽车空座位率的降低,效率提升会降低车辆的单位运行成本。而无人驾驶成熟后,司机的雇佣成本、司机的时间成本大大地被降低,车险支出将不仅仅是“腰斩”,这将进一步降低车辆的单位运行成本。DOT预计,上述两者红利的叠加,可以降低70%的出行成本。
  五年之约
  无人驾驶的商业价值是推动它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那么,5年时间真的就够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首先,无人驾驶并非空中楼阁,它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当然,现有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无人驾驶是ADAS的最高形态,作为智能辅助系统,ADAS的研发与大规模应用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积累下来的数据,包括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可有力地支持下一阶段的技术突破。
  例如第一起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失效事件,客观上证明了当下ADAS系统大量使用的毫米波雷达在识别物体时存在天然短板,摄像头在识别物体层面无法达到汽车产业要求的准确率,必须用精度更高的激光雷达进行补充。也由此,在过去数年中一直存在的ADAS在识别物体时,是使用激光雷达还是单目摄像头的技术路线之争被划上了句号。
  其次,各大汽车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将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节点定在2020年前后,并都拿出了10亿美元级别的真金白银。例如丰田汽车在2015年1月时宣布,计划“2020年左右实现自动驾驶车的商品化”,为此该公司投资10亿美元在硅谷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规划研发全自动驾驶汽车。再比如通用汽车在2013年时宣布会在2020年前推出首款无人驾驶汽车凯迪拉克SRX;而今年3月,该公司耗资10亿美元收购硅谷初创公司 Cruise Automation,后者专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软件,这是迄今为止汽车行业在硅谷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
  此外,在汽车企业开始冲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时,谷歌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谷歌已开始着手将无人驾驶业务从Google X 实验室剥离。谷歌从2009年开始开展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目前谷歌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居于全球领先水平。一旦谷歌无人驾驶业务从Google X 实验室中独立出来,说明谷歌认为它已足以为公司带来收入和盈利。目前尚不确定谷歌计划如何从无人驾驶业务中盈利,从之前该公司内部孵化的其他项目看,预计租车业务、技术授权、移动广告平台等有望成为谷歌将这些技术变现的途径。
  在技术基础已经基本牢固以后,随着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到5年后的2021年,无人驾驶在技术层面应已成熟。接下来面临的问题,一是如何让消费者相信并信赖无人驾驶技术,二是说服立法者接受技术比人更智能。
其他文献
——7月13日,易到用车创始人及CEO周航因易到专车比价软件和易到App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皆被屏蔽,公开致信马化腾。在题为《弱者也有权利发声》的公开信中,周航对微信只屏蔽易到、Uber和神州专车,却对“自家人”滴滴敞开大门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其违背了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呼吁微信尊重“弱者”。对此,微信方面表示,易到被屏蔽是因为其链接内容涉嫌诱导分享,并强调平台一直以来都尊重每个个体,更未偏
期刊
您是汽车媒体人,但还没玩过自媒体?对不起,您OUT很久了。  在大汽车圈儿,自媒体从2013年的初出茅庐,到2014年的百家争鸣,再到如今的全面开花,稀奇古怪的署名或发布消息或指点江山,大有颠覆传统传播套路的态势。而两微一端和各门户平台的开放也让很多传统汽车媒体感到紧张。至于汽车圈的自媒体到底有多少个,没人进行过统计,粗略翻看微信公号,大约会以万数计。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媒体对资讯的垄断。在人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民健身的号召,大众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参与健身运动的人逐渐增多,健身是实现身体健康的直接原因。大众在物质条件上得到了满足,从而对身体健康就有了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到商业健身房进行健身。在商业健身房中,私教课是主要的组成成分。私教课程为私教会员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让会员科学锻炼身体”。
  近年来,新的训练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竞技、医疗康复、健身等方面都有大范围的应用,并受到了教练员的青睐。核心力量训练可以稳定训练者的脊柱和骨盆,提高锻炼者的身体素质、
二十年前,天上掉下一块砖头,能砸死一个总经理,现在只怕被砸死的人叫“网红”。掰着两手两脚都数不过来的直播平台,朋友圈每次刷新都少不了的微店和代购,让看似懒散的姑娘们变得无比敬业,她们可以整日的坐在电脑前说个不停,也可以一天发上百个包裹,还带动了韩国旅游和整容这两个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锥子脸审美疲劳之后,我们可能已经对无处不在的网红们习以为常,毕竟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papi酱式的人物,还
期刊
想要一辆所谓互联网汽车的人,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在汽车上得以延续。  一些厂商说,好吧,你们不是喜欢智能手机吗,我把汽车给你变成一部智能手机。他们给汽车装上了触控屏幕,请求手机app的开发者为这块屏幕改出一个定制版。这就是被很多人嘲讽的“安卓+大屏”模式。  但这种模式并不能带来好的用户体验。汽车是第三空间,但相比家庭和办公室来说,人们在车里停留的时间并不算多。用户需要的是将
期刊
新年伊始,各车企已开启新一年规划,做好了全年的“排兵布阵”。2月国内新车市场非常热闹,多数车型在情人节前后扎堆上市,本小编精选了16款车型并搜罗了口碑点评,不妨猜猜哪些车型新年迎来开门红?  全新科鲁兹两厢★★★☆  日前,全新雪佛兰科鲁兹两厢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搭载1.5L以及1.4T动力的5款车型,且分别配备6速自动变速箱和6速手动变速箱,新车在配置上增加了自动启停、7英寸中控触屏、胎压监测
期刊
格力要造车了?也许你会不信,因为春兰、新飞、奥克斯、波导、美的等同行都曾前赴后继,无“功”而返,新闻变成炒作。  格力要造车了!这消息出自格力老大董明珠——网红“董小姐”之口时,你就不得不信:在很多伟大、突发大事发生的7月,停牌四个多月的格力电器宣布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新进展,计划向含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配套募集资金,用于对珠海银隆收购。董明珠此前宣称,“收购新
期刊
近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同意以150億美金(999亿元人民币)的金额为“尾气门”丑闻事件买单,相关柴油车主能获得百亿美金赔偿,大众汽车在美的经销权估值跌到最低点,一些美国汽车经销商开始“抄底”收购大众汽车经销权。  “尾气门事件的解决可能会引发经销商买断活动的增加,一些经销商想要放弃经销权并且高价卖掉,还有一些经销商想‘趁热打劫’买断大众汽车经销权。”一位美国当地的销售顾问说。  但是佛罗里达州的一
期刊
2016年7月2日,一向令股民看不太懂的汉能,放了一个大招。发布了4款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的电动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汽车产业。  汉能从造车那天起就广遭质疑。一方面因为人们从未见过由太阳能提供动力的汽车,多少有些怀疑其商业化量产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则是去年5月汉能股价突遭腰斩,千亿市值蒸发,动摇了不少人的信心。虽然看上去汉能已经熬过了股价暴跌后的艰难时光,但对于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来
期刊
运作了半年时间,优信拍(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信拍”)借壳步森股份(002569.SZ)却以失败告终。  7月13日下午,步森股份发布公告称,因国内证券市场环境、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拟放弃持续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资产重组——以优信拍资产置换步森股份的主营业务。  一位接近此次资产重组的机构分析师表示,造成此次重组失败的原因是:优信拍估值太高,且主营业务并未实现真正盈利,资本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