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旅游消费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和旅游资源整合,二者融合必将带来双赢。旅游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形式多样,其既可以将金融机构内部化,也可以就某一特定旅游项目同金融机构签订合约。本文介绍了多种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认为大型旅行社应该通过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实现银旅合作,而中小型旅行社可就某一项特定项目与银行签约实现合作,比如发行联名卡等。
关键词:美国运通公司;银旅合作;旅游信用卡
一、引言
旅行企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形式多样,其既可以通过控股商业银行将金融机构内部化,包括业内典型的“运通模式”或旅行企业入股于商业银行;也可以同银行机构就某一项特定的旅游项目签订合约,发行联名卡。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模式,希望能为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使得我国旅游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模式
(一)控股式
旅游企业将金融机构内部化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后盾,集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为一体,不同业务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这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内源融资为导向的美国运通模式,银行是其旗下的分支机构;二是以外源融资为导向的对外战略投资,在市场上寻找一个合适的银行对其进行收购达到控股目的。
1、内源融资导向
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融合的模式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典型的模式就是“运通模式”。
运通公司完美的实现了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在其强大金融后盾支持下,运通公司拥有其他旅游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美国运通银行于2008年3月4日被渣打集团收购,但本次收购并不包括运通公司的卡类和旅游业务。旅游支票与运通卡仍然是运通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两大支柱。
2、外源融资导向
2012年港中旅4.1亿元增资入股,占焦作市商业银行19.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港中旅董事长表示要把焦作市商业银行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银行,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使商业银行实现新的飞跃。焦作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集团的战略合作将开启双方共赢的新篇章。
港中旅入资焦作市商业银行,试水金融业务,重点打造旅游金融业务板块,为港中旅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港中旅具有强大的市场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也将为焦作市商业银行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单项目合作式
除控股商业银行外,旅行社还可以就某一项特定的项目同银行签约合作,比如发行联名卡。目前其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联名信用卡、刷卡专享优惠线路、分期付款旅游。
旅行信用卡是典型的旅游金融产品,从2004年招商银行、携程旅行网和VISA国际组织共同推出国内首张旅行信用卡,到近期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联、携程旅行网联合推出“世界旅行信用卡”并首创旅行基金,国内旅行信用卡发展已经经历8年。信用卡专享优惠线路一方面集合了国内主要的银行信用卡,以及VISA、MASTER、JCB发卡机构,同时整合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当地商家,可以实现超低价旅游,进一步体现信用卡的优势,体现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的优势。
分期付款不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轻松的旅游消费方式,特别对热爱旅游却有一定经济压力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当然分期付款旅游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主推的分期付款旅游目的地是中国香港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4地,都是费用不太高的线路。一般信用卡的额度在1.5万元以下,用一张信用卡支持两个人的旅游费用并不困难。但如果是欧洲线路,一般没有3万元的透支额度难以实现。因此,分期付款推行到更多线路将受到信用卡额度的限制。所以分期付款并没有实现让消费者能选择较高品质旅游的初衷。
三、旅游金融的前景
旅游业与金融业是服务行业的两大支柱,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发达国家的标准就是其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多少。旅游业与金融业之间相互融合可带来双赢,但是针对目前业内现存的融合模式,我们需要客观分析,不能盲目复制他人的模式。
1、关于大型旅行社与银行合作问题:大型旅行社可通过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实现银旅合作。运通公司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一直是业内楷模,其“旅游+金融”的模式是其他企业效仿的对象。将港中旅成立财务公司和控股银行的动作,与运通的集团架构相比较,也很容易看出港中旅“学习”的痕迹。[1]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融合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其实旅游企业控股商业银行是涉及双方选择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旅游企业在众多银行中选择收购条件最有利的,也包括商业银行从众多旅游企业中选择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战略投资者。以上文提到的港中旅和焦作市商业银行为例:港中旅选择焦作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取得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权太难,而收购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成本较低。而焦作市商业银行选择港中旅作为其战略伙伴有内在必然性。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信用等级低,补充资本能力弱,发行债券利率高,因此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一般企业难以满足其补充资本的要求,而资金充裕实力强的央企(如港中旅在2013年资产规模达到709亿人民币)可以解决城市商业银行持续补充资本的要求。此外,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地域限制,网点少,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小,其发展必然受到制约。而港中旅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旗下拥有遍及全国延伸海外的100多家旅行社及其他遍布全国的资源都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客户资源的扩充。
综上所述,若想实现旅游企业控股商业银行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旅游企业需是资金雄厚、资源丰富的大企业;二是被控股的一般是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对于不能控股商业银行的中小旅游企业来说,他们就只能通过签约方式与银行合作实现旅游与金融的融合。
2、关于中小型旅行社与银行合作问题,目前业界通行的三种方式分别为:发行联名卡、信用卡专用优惠线路、分期付款游等。前两种方式已比较成熟,各家企业各个银行发行的联名卡都大同小异,通过刷卡优惠活动,旅行社为银行带来更多的信用卡用户,并且可以增加境外刷卡率,而旅行社则可以得到银行的增值服务,以更贴心的服务吸引更多高消费群体。当然受惠的还有消费者,消费者可从中选取最省钱的旅游方式。在未来发行联名卡、信用卡专用优惠线路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发行联名卡也不局限于银行与旅行社的合作,应扩大到其他行业领域,比如旅行社、银行与航空公司共同发行联名卡,实现刷卡累计航空里程,以此吸引更多消费者。分期付款游的发展受多方面的限制,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同,年龄大的消费者对分期付款游持观望态度,所以分期付款游吸引的对象一般是三十岁左右热爱旅游的青年人,这不有利于分期付款游市场的扩大。这与我国的高储蓄率是息息相关的,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消费在GDP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步改变,或许分期付款游将在银旅合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本论文是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美国运通公司;银旅合作;旅游信用卡
一、引言
旅行企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形式多样,其既可以通过控股商业银行将金融机构内部化,包括业内典型的“运通模式”或旅行企业入股于商业银行;也可以同银行机构就某一项特定的旅游项目签订合约,发行联名卡。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模式,希望能为我国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使得我国旅游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模式
(一)控股式
旅游企业将金融机构内部化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后盾,集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为一体,不同业务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这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内源融资为导向的美国运通模式,银行是其旗下的分支机构;二是以外源融资为导向的对外战略投资,在市场上寻找一个合适的银行对其进行收购达到控股目的。
1、内源融资导向
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融合的模式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典型的模式就是“运通模式”。
运通公司完美的实现了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在其强大金融后盾支持下,运通公司拥有其他旅游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美国运通银行于2008年3月4日被渣打集团收购,但本次收购并不包括运通公司的卡类和旅游业务。旅游支票与运通卡仍然是运通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两大支柱。
2、外源融资导向
2012年港中旅4.1亿元增资入股,占焦作市商业银行19.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港中旅董事长表示要把焦作市商业银行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银行,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使商业银行实现新的飞跃。焦作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集团的战略合作将开启双方共赢的新篇章。
港中旅入资焦作市商业银行,试水金融业务,重点打造旅游金融业务板块,为港中旅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港中旅具有强大的市场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也将为焦作市商业银行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单项目合作式
除控股商业银行外,旅行社还可以就某一项特定的项目同银行签约合作,比如发行联名卡。目前其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联名信用卡、刷卡专享优惠线路、分期付款旅游。
旅行信用卡是典型的旅游金融产品,从2004年招商银行、携程旅行网和VISA国际组织共同推出国内首张旅行信用卡,到近期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联、携程旅行网联合推出“世界旅行信用卡”并首创旅行基金,国内旅行信用卡发展已经经历8年。信用卡专享优惠线路一方面集合了国内主要的银行信用卡,以及VISA、MASTER、JCB发卡机构,同时整合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当地商家,可以实现超低价旅游,进一步体现信用卡的优势,体现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的优势。
分期付款不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轻松的旅游消费方式,特别对热爱旅游却有一定经济压力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当然分期付款旅游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主推的分期付款旅游目的地是中国香港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4地,都是费用不太高的线路。一般信用卡的额度在1.5万元以下,用一张信用卡支持两个人的旅游费用并不困难。但如果是欧洲线路,一般没有3万元的透支额度难以实现。因此,分期付款推行到更多线路将受到信用卡额度的限制。所以分期付款并没有实现让消费者能选择较高品质旅游的初衷。
三、旅游金融的前景
旅游业与金融业是服务行业的两大支柱,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发达国家的标准就是其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多少。旅游业与金融业之间相互融合可带来双赢,但是针对目前业内现存的融合模式,我们需要客观分析,不能盲目复制他人的模式。
1、关于大型旅行社与银行合作问题:大型旅行社可通过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实现银旅合作。运通公司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一直是业内楷模,其“旅游+金融”的模式是其他企业效仿的对象。将港中旅成立财务公司和控股银行的动作,与运通的集团架构相比较,也很容易看出港中旅“学习”的痕迹。[1]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融合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其实旅游企业控股商业银行是涉及双方选择的问题,这其中既包括旅游企业在众多银行中选择收购条件最有利的,也包括商业银行从众多旅游企业中选择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战略投资者。以上文提到的港中旅和焦作市商业银行为例:港中旅选择焦作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取得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权太难,而收购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成本较低。而焦作市商业银行选择港中旅作为其战略伙伴有内在必然性。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信用等级低,补充资本能力弱,发行债券利率高,因此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一般企业难以满足其补充资本的要求,而资金充裕实力强的央企(如港中旅在2013年资产规模达到709亿人民币)可以解决城市商业银行持续补充资本的要求。此外,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地域限制,网点少,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小,其发展必然受到制约。而港中旅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旗下拥有遍及全国延伸海外的100多家旅行社及其他遍布全国的资源都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客户资源的扩充。
综上所述,若想实现旅游企业控股商业银行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旅游企业需是资金雄厚、资源丰富的大企业;二是被控股的一般是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对于不能控股商业银行的中小旅游企业来说,他们就只能通过签约方式与银行合作实现旅游与金融的融合。
2、关于中小型旅行社与银行合作问题,目前业界通行的三种方式分别为:发行联名卡、信用卡专用优惠线路、分期付款游等。前两种方式已比较成熟,各家企业各个银行发行的联名卡都大同小异,通过刷卡优惠活动,旅行社为银行带来更多的信用卡用户,并且可以增加境外刷卡率,而旅行社则可以得到银行的增值服务,以更贴心的服务吸引更多高消费群体。当然受惠的还有消费者,消费者可从中选取最省钱的旅游方式。在未来发行联名卡、信用卡专用优惠线路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发行联名卡也不局限于银行与旅行社的合作,应扩大到其他行业领域,比如旅行社、银行与航空公司共同发行联名卡,实现刷卡累计航空里程,以此吸引更多消费者。分期付款游的发展受多方面的限制,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同,年龄大的消费者对分期付款游持观望态度,所以分期付款游吸引的对象一般是三十岁左右热爱旅游的青年人,这不有利于分期付款游市场的扩大。这与我国的高储蓄率是息息相关的,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消费在GDP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步改变,或许分期付款游将在银旅合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本论文是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